怛罗斯之战:大唐与阿拉伯两大帝国的巅峰对决

战争起因:

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大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以石国国王“无蕃臣礼”为由,领兵讨伐。石国国王请降,高仙芝应允。这其实是高仙芝的一个阴谋,其想兵不血刃洗劫石国,待大唐安西军进入石国之后,高仙芝便反悔,擒获了石国国王及其妻子,并强纳石国公主为妾,石国王子向西投奔阿拉伯帝国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沿途散播唐军暴行,请求艾布·穆斯林出兵帮助其复国。在将石国洗劫一空之后,回军途中高仙芝又以同样的套路洗劫了大唐在西域的另一重要藩属国——突施骑汗国。高仙芝这种残暴的统治手段为他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此时的西域诸国对大唐已是越来越不信任,心底仇恨的种子逐渐萌芽,在等待一个爆发点。而此时的高仙芝可以说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时期,自从智取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吉尔吉特)并以此军功接替夫蒙灵察出任安西四镇节度使之后,就有点忘乎所以了。他这种铁腕治边,以杀戮取代怀柔的策略正为唐朝经略西域埋下隐患。

唐朝全盛疆域图

高仙芝之所以做出攻灭石国以及突施骑汗国的举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觊觎两国的财富,特别是石国,其地处中亚位于丝绸之路上的河谷地带,农业发达,居民又善于经商,积攒了大量的财富。从高仙芝先接受投降,又反悔的这一行为看出,其不光是为了征服石国,更是垂涎石国的财富;二是为了杀鸡儆猴,震慑西域诸国。当时逐鹿中亚舞台的有三支力量,大唐帝国、阿拉伯帝国、吐蕃王朝,对于西域一众小国而言,这三个哪一个都不是好惹的主儿,可以说是在“三个鸡蛋上”跳舞,左右摇摆, 朝秦暮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生存之道。特别是阿拉伯帝国,在“一手经书,一手弯刀”的铁腕推进之下,影响力很快遍及中亚各地,并开始向大唐西域边境扩散,从怛罗斯战役中,呼罗珊军队能纠集近十万人的扈从军而高仙芝仅集结了葛逻禄和拔汗那两国的一万扈从军就可以看出当时在中亚阿拉伯帝国的影响力已经是多么强大了。高仙芝作为大唐在西域“一把手”,对此不可能没有认识,也是出于这种危机感才让他做出了攻灭石国和突施骑汗国的决定以“杀鸡儆猴”。

战役经过: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怛罗斯战役经过有如下记载“仙芝闻之,将蕃、汉三万众击大食,深入七百余里,至怛逻斯城,与大食遇。相持五日,葛逻禄部众叛,与大食夹攻唐军,仙芝大败,士卒死亡略尽,所余才数千人。右威卫将军李嗣业劝仙芝宵遁。道路阻隘,拔汗那部众在前,人畜塞路;嗣业前驱,奋大梃击之,人马俱毙,仙芝乃得过。”大意是高仙芝听闻石国王子向大食(阿拉伯帝国,又称黑衣大食)求救,企图复仇。于是决定先发制人,率部深入七百余里,在怛罗斯城与大食呼罗珊总督艾布·穆斯林率领的大军遭遇,双方激战五日,相持不下。后因葛逻禄部背叛唐军与阿拉伯军夹击唐军,致使唐军阵脚大乱,阿拉伯军趁机猛攻致使唐军溃败,之后就是溃退了。

其实,怛罗斯战役更像是大唐和阿拉伯帝国的一场遭遇战,艾布·穆斯林率军进至怛罗斯城更像是帮助石国王子在怛罗斯城复国,因怛罗斯城是石国第二大城市,《新唐书·石国传》记载“怛罗斯城,石国常分兵以镇之。”之所以选择去怛罗斯复国,估计艾布·穆斯林考虑到直接去石国都城可能会遭遇唐军,这也说明大食并没有准备攻击大唐安西四镇,不然不可能只带十余万人,其中大多数还是河中诸国的扈从军。而高仙芝很可能战前就得到了大食将率军送石国王子赴怛罗斯复国,于是便做出了,深入敌境,抢先攻下怛罗斯城,粉碎石国王子在怛罗斯城复国的企图。做出这种大胆的军事部署是符合高仙芝用兵习惯的,其人善用奇兵,兵行险着是他制胜的法宝。他在攻灭小勃律和车师国的军事行动中,大胆采取翻越帕米尔高原雪山的行军路线,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敌军面前,使敌军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陷入大乱,最终被唐军击溃。高仙芝进军怛罗斯也是想给大食来一个出其不意,只不过这次运气没有站在他这一边,在他还没有完成攻下怛罗斯城这一既定军事方针的情况下,阿拉伯大军就赶到了。双方陷入遭遇战,在不占兵力优势的情况下,人少的一方是经不起阵战消耗的,葛逻禄之所以叛变很可能也是因为发现唐军支撑不下去,为求自保才反戈一击的。

陌刀

战役结果:

艾布·穆斯林在击溃唐军后并没有下令追击,也没有继续向安西四镇进军,阿拉伯帝国反而在怛罗斯之战后遣使赴长安讲和,更多的像是双方在解决一场误会。站在阿拉伯帝国呼罗珊总督艾布·穆斯林的角度分析,他很可能认为与其遭遇的这支只有两三万人的唐军并非大唐安西军主力,贸然追击恐有埋伏;其次,这支只有两三万人的唐军却与他的十余万大军相持了5天不分胜负,最终还是诱降葛逻禄部使其叛变才侥幸打赢了战争,很显然他手头这点兵力不足以继续去进攻大唐安西四镇。估计此时的艾布·穆斯林已被大唐陌刀队的战力给震慑到了。后来艾布·穆斯林由于功高震主遭新任哈里发曼苏尔猜忌,将其诱骗至巴格达以图谋反叛之罪处死,艾布·穆斯林手下大将齐雅德·伊本·萨里也惨遭杀害。

怛罗斯之战失败后,高仙芝被解除了安西节度使之职,入京任右金吾大将军,节度使一职由王正见担任。752年,王正见死,封常清接任节度使之职。753年,封常清率军征讨大勃律,大败大勃律军,大勃律被迫归降。至此,大唐在西域的势力范围达到鼎盛。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高仙芝、封常清率军固守潼关,结果遭边令诚谗言,唐玄宗下令诛杀二人,自毁长城,致使叛军攻破长安,玄宗匆忙逃往巴蜀。高仙芝、封常清作为大唐先后镇守西域的”帝国双璧“戎马倥偬没有死在敌人手上,反而死在自己人手上,可悲可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