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痴迷得到的朋友,脑子都不太正常

图:Tivadar Kosztka Csontvary
吴主任,您好。已是深夜,不知不觉看您文章两三个小时,但还是不知疲倦。
主要看的是您去年写的一系列关于得到的文章
最近换了新工作,领导是从得到出来的,让我们学习得到内容生产的方法,拆解罗胖的稿子。
坦白讲,罗胖的稿子有时让我看得不知所云,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七绕八绕才能说完,领导说,这是反转的技巧,要学会用。越是看得晕晕乎乎,越是怀疑自己,是我理解有问题?模仿得到的写作套路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更痛苦的是,即使按照领导的意思改了三四遍,领导觉得你写的离得到标准差很远,定义为“我认知深度不够。”我越写越迷糊,越写越不敢下笔写。
今晚看了您的文章,才真的明了得到大部分内容的弊病:强加因果。而我看不出来,背后是常识不够多,对正确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认识不够,才没有自己的判断。
如同您说的,读好书,深入阅读和思考,没有捷径。大概一两年,我买过您出的第一本书《青春大丈夫》,刚刚,下单了您的新书。感谢您这位近乎免费的老师,互联网真好。
晚安,吴主任。
________________
感谢你的喜欢。还是忍不住要再说两句。我以前说过,要是有闲情逸致可以一年365天点评罗振宇和得到,槽点太多。算他们幸运,我并不打算这么干。但缘分这东西就是这样,既然你提到了,我就再说说振宇和得到。
罗振宇是不读书的。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个问题。
跟一个不读书的人学习读书学习知识,这件事本身就很荒谬。
自打罗辑思维这档节目开始,罗振宇就是个创业者,不可能有时间去真的看书。每天的音频也好,40分钟左右的品质还算不错的知识普及视频也好,都是别人写好了,他念的。这不是他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分工,他亲自写稿就只是个写手而不是老板了。
后来有了得到,请了很多名师,真的假的都有,其中当然有好的,不多,但套路是差不多的,课程的标准化设计符合商业逻辑。罗振宇是一个贩卖知识的老板,在用户体验上确实钻研过,他的着眼点并不是那些知识本身,他要考虑营收,他要流量,要想尽一切办法让饥渴求学的人有一种获得感。
当然,这件事无可厚非。罗振宇和得到毕竟是知识付费的头把交椅,至少目前是。这说明他的套路和营销,尤其是对内容的筛选和制作方式是有效的。
再次拿出我个人最喜欢的类比,就是牙膏里的薄荷。牙膏诞生之初卖得很差,因为人们并没觉得刷牙有啥效果,直接拿刷子刷刷也行吧,为什么要花钱买牙膏?直到有个天才在牙膏里加入了薄荷,刷完牙,薄荷带来强烈的清新感受,一下子觉得牙齿干净了。但是我们都知道薄荷并不负责清洁。
罗振宇就是那个在牙膏里加入薄荷的人。罗振宇的全部心思都在研究比薄荷更带劲的辅料。至于知识是什么,能给用户带来什么,都不如营收重要。
大家知道小罐茶吧,但未必知道杜国楹,就是小罐茶的创始人。杜老师之前的创业项目也都很经典,背背佳、好记星、E人E本、8848钛金手机都是杜老师的手笔。你可能瞧不上,但用我一个广告业朋友的话说,全体中国人就像一块大蛋糕,人家杜老师根本不贪心要服务大众,咔嚓,精准切中属于他的傻x人群,稳准狠,至于其他人怎么看,根本不重要。
智商税啊这那的,说这些都没用。信息从来不对称,信息也不需要对称,市场就是来解决不对称的。不偷不抢不搞欺诈,自愿交易,能让人自愿掏钱就是本事。史玉柱老师也是个中高手。
什么意思呢,罗振宇是个成功的知识付费品牌老板,他创造的商品让许多人自愿掏钱购买,也是对着蛋糕咔嚓一刀切得精准。用户掏钱并且乐在其中,体验良好,其中的很多用户都痴迷于平台上的那些知识,对振宇心怀感恩。这是本事。很厉害,客观上的厉害。
然后我们就该谈一谈主观了。首先我跟罗振宇无冤无仇,没有任何利益纠葛,但我们诚实点,是个人必定有喜好,喜欢这个讨厌那个,都很正常,甚至不需要解释。我也不想假惺惺地说期待罗振宇能虚心接受外界批评,改进什么的,人家没这个义务,而且我算什么东西呢。所以跟这些都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主观看法。
主观是我认为,我认为一个人不看罗辑思维不上得到,这辈子不仅不会错过任何重要的知识,而且可以避免陷入“得到”的幻觉。在我看来(请注意,很主观)得到上几乎所有课程都是垃圾。本来挺好的东西,本来挺好的老师,被振宇从营销的角度重新设计,味道全变。
要让一个人在短期内,花点小钱似乎就收获满满,这违背学习规律。但这又与当下热衷于各种金句的潮流十分契合。什么是金句,就是流行语但又似乎有些内涵,如果能押韵简直就是镶了钻的金句。金句很适合用来武装浅薄的大脑,毕竟在交流当中,蹦出那么几句看似高深的术语也是很能唬住人的。若是努力一点,多背一些金句,把各行业的各种结论记下来,这些就成了茶余饭后闲聊的武器,整个人气质都出来了。
从得到这家公司出来的很多笨蛋编辑,尤其那些设计课程的编辑,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首先就有一种职场精英附体的幻觉。他们觉得这世间的一切内容都应该用类似得到的课程那样有他们理解的“深度”和结构。牙膏薄荷的量得加大。越冰爽感觉清洁效果越显著。
其实普通人在工作中生产内容,比如文字表达这件事,最重要的是说人话,然后还追求条理清晰的话,就琢磨出个一二三的框架,最后就是把要表达的说清楚就行了。根本不是比拼文笔和结构创新,其实是一种态度问题,态度越老实越好,不要装逼炫技。是否诚恳,正常人是能感受到的。
得到那些套路,尤其振宇的稿子,我早就拆解过很多篇了,不仅仅是强行因果,这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条。而是把很多简单的知识搞得狂复杂,具体的我在得到狂欢周几篇文章里写了足够多了,不赘述。
很大量时间和金钱紧跟得到学习的人,多少都沾了不说人话的影响。满嘴的术语,但是细细琢磨始终不落地,完全不知道要说什么,玄乎得很。如果你身边有任何痴迷得到或者罗振宇的死忠粉,可以观察他们的朋友圈和在群里的发言,无论病情严重与否,症状都很明显。
说句得罪人的话,身边痴迷得到的朋友,脑子都不太正常。希望他们早日治疗戒掉这个不良习惯。
这就是我主观上完全不提倡一个正常人去跟罗振宇去跟得到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原因。别说花钱了,免费看脑子都会被整糊涂了,但学习者本人却觉得是知识大餐,大满足。
互联网上有些评书或者知识串讲,历史故事什么的,听个乐呵挺好,如果喜欢看,比如看易中天老师的就很不错。这些东西与得到的区别是什么呢,前者告诉你这就是闲聊,我随便说说,你随便听听,很朴实的姿态。但得到是什么,罗振宇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在暗示,这是知识的海洋,这是系统化的知识。很多课程在结构编排上也很讲究,真的像是在传授知识。但与此同时,零门槛,谁都行,结果越没见识的人越会被吸引。虽然没有明说,一切设计都围绕人性中的急功近利。否则如何让人掏钱学习呢?
学习知识最核心的部分是什么,不是直给结论,不是拎出几个结论你记住就行了。是思考,是反复的思考。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来自阅读,也可以来自和优秀老师的互动对谈,这是读书过程最有益的部分。如果只看结论,大部分书看个目录上的大标题和小标题就够了。小说看个梗概也差不多了。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跟学习没有半点关系,如果这就是知识,维基百科足够用了,去查一下,都有。何必学习呢?
相比正儿八经的著作,对谈和闲聊是很重要的,我们为啥喜欢看各种对谈,因为很轻松,而且对谈有一种亲和力。得到上的课程哪边都不靠,相比专著过于单薄和浅薄,都是为营销而重新编排的,相比对谈闲聊又端着一副郑重其事的姿态,因为它的定位就是完整的课程。哪边都不靠,毫无价值。
我身边也有朋友是得到爱好者,十分痴迷。他们经常会说,你们能自己看书的当然不需要上得到,但它的确解决了一些问题,专家帮你们读书。听起来有道理吧,如果有人帮你读书,不是好事吗?是好事。但问题在于他们是怎么读的。得到上有些课程是不错的,判断的标准就是不是在说人话。多数都不行,这个判断不需要你去学完所有课,看罗振宇每期罗辑思维的内容和课程推荐的用词,那种故弄玄虚的气味藏不住。只有不明觉厉包装全新的概念,哪怕生造一些词汇也得让这个课程看起来有足够的深度。也就是说,得到从营收的角度来设计内容早就让帮人读书这件事变形了。
普通人真的对某个领域的知识好奇,甚至想试试自己是否有机会成为领域的专家,从零开始,老老实实看书,一个领域一本,都有非常不错的教科书,自己精读一遍,再附加一些通俗读物(也就是我说的闲聊)足够了。
学习这件事从来就不神奇,但试图从得到上去得到,那就有点神奇了。
上篇:杨超越落户上海和那条缝隙
推荐:得到&罗振宇狂欢周系列完结篇暨荣誉征文颁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