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千年养生法

站桩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篇古人论里,就提到过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训练方法,可惜并未被很多人认识。对于人类身体的运动,现代社会多数观点都以四肢的位移运动来评判是否为运动,这直接导致很多人对站桩迷惑不解:站着不动是个什么运动呢?更有一部分人为站桩蒙上了神秘色彩,只有真正得有师传并身体力行的人才知道站桩并不神秘。其实站桩是以人体力学、神经学、医学、哲学、融为一体改造生理的科学养生健身之法。

站桩是武术中最独特的修炼方法。它是以静站的方法养练气息,增强力量,锻炼周身气血的活畅,达到强身、健身、养身、防身的目的。站桩是一调代三调,以调身代替调心、调息。它通过起势启动带脉,带脉一动,任、督二脉也动,十二经脉随之而动,实质上是外静内动,动中求静,故行家认为“桩功是休息中的锻炼,是锻炼中的休息”。是中国武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洗髓功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站桩练习方法
方法一:
足颈:全身的重量由足掌来承担,而调正足掌所承担重量的关键是足颈,前足掌要虚含,让涌泉穴向上有吸力,脚趾自然抓地,这样足颈前面与足掌相连的大筋(肌腱)自然拽紧而绷起。足颈前后的两条大筋也相对轻度拽紧处于平衡状态,有利于运动时的松紧转换,并使其具有连贯性。
手腕:站桩时要求双手十指张开,掌心微凹有内吸之力,手指形成自认的弧度,整个手掌有如扣在一个球面上欲将球吸起。每个指缝间又有夹住一个小棉球之感,指肚稍微有点发涨,指头是肢体的稍节,使其轻度紧张则血脉灌注,有利于经络通畅。处此状态时,手腕两侧的肌腱自然绷起,腕部和掌部的韧带也自然轻度收紧,有利于手的着力变化。
头部:具体要求是面部肌肉应放松,似笑非笑。眼睛初练时可以上眼皮自然放松下垂,眼神收敛内视,神不外露;进一步可以二目平视远看,似要看穿远处景物,但又不集中注视任何物体,只是似看非看。
方法二:
腿稍弯曲:膝盖不超过足尖,可使膝盖不受太大的力,把体重放在前脚掌的三分之二处;腰略后突,胯微下坐,臀部慢慢地往后靠,如同坐一个高凳,似坐非坐,以保证小腹松圆。
脚心虚含:脚后跟始终要有点虚悬的意思,但不是真正离开地面,虚悬的目的是为了把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三条阳经的经气调动起来。
脚趾微抓地:站桩过程中,脚趾要有节奏地抓地,足心的涌泉穴也会随之一松一紧,气血在体内微微鼓荡,传导到掌心,连劳宫穴也调动了,既养心又养肾。同时活动脚趾可帮助脾胃减轻负担。可对经络产生松紧有致的刺激,随时随地有效健脾。坚持一段时间,脾胃功能会得到显著增强。
双手:双手在胸前持抱球的姿势,手抱在胸前做一个深呼吸,用鼻把气吸满,口微张;初站桩时,如感觉有点累了,后可举高或举低一点,只要高不过眉、低不过脐就行。
两肩膀:两肩膀撑开,腋半虚。
能使大脑,中枢神经得到充分的休息。因为站桩要求心身放松,大脑放空,精神放松无压力,使身心愉悦;

站桩是洗髓功中最核心的动作之一,站桩既能保养心神,又能锻炼形骸;既能健强脑力,又能增长体力,站桩时曲肘抬臂、屈膝下蹲,其目的就是让身体重心下降,使下面充实,下面充实了,肾精就会充实,肾精充实了,宗气运行通畅,心肺之气下降,肝肾之气上升,这样一来,人就进入了上虚下实的状态,就能健康长寿,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阴阳相交,加速新陈代谢,还可以加强各脏器、器官以至细胞的功能,对许多慢性病都有很好的疗效,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症、痛风等。更是后面的“吐纳”“垂吊功”的一个基础动作,只有把站桩站好了,站对了,才能更好的吐纳和垂吊。

站桩的要领 锻炼的大原则,那就是松、静、自然。 唯有松静了,五劳七伤的可能性才能降到最低,唯有自然了,也就是气血运行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运行了,才能保证肌体不受到伤害。松、静、自然,也就成为传统健身锻炼的总原则了。虽然这个大原则,为了特定的目的,为了发挥人体特定的功能,有些锻炼方法会局部、暂时的有所变通,但是最终的总原则,是不会改变的。 松,就是说在保持正确姿势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放松。静,就是在站桩过程中,尽量的保持意识的安静或专一。当然也最好保持环境的安静,以免影响心神专一安静。自然,就是在锻炼过程中,严格按照功法要求操作,越是自然越好,不要人为的强加力量、意念以助呼吸及体内气血运行。

站桩能养气血。因为站桩要求身体和精神都要放松,我们知道血管、气脉、神经遍布周身,只有肌肉放松了,气血才能更加通畅;
站桩能活筋骨。站桩的人都知道当站到气血旺盛时,全身的筋骨都拔开了,全身大小关节会又酸又疼,甚至有时还听得到关节拔开的声音;

站桩能修复病灶。站桩时很多人可以明显感觉到哪里有病,哪里不舒服的感觉就最明显,等修复好了,另一个部位又不舒服了,直至全身都舒服了,病也就好了。可见,站桩的实质是养气血,气血充足了,新陈代谢和血流就加快,就可以把体内的垃圾渣滓清理代谢出来,而垃圾,正是造成疾病的祸首根源。久而久之,便应了“气血一通百病不生”的中医论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