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 ‖ 黄龙小学二三事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  

关注我哟

在这里,你会更懂巫山!   

  去年5月的一天,阳光灿烂,风和日暖,我迈着轻健的步伐,绕着山村小路,回到了阔别40多年的培石乡黄龙小学。

当走到梨湾垭口时,我的心情开始沸腾起来。坐落在公路旁的两栋新楼房,就是迁址后的黄龙小学新建教学楼和宿舍楼,整个校园绿树成荫,花草满园,宽敞亮爽,水电齐全,交通便利。走近操场坝,眼前更是为之一亮,多么漂亮的一所学校啊!我思绪飞转,不由想起在这所学校教书和主持工作期间的几件小事。

黄龙小学全景

黄龙小学原校址在培石公社黄龙、读书、梨湾3个大队(村)交界处,一座一楼一底的土墙瓦房坐落在黄龙4队殷家包的半坡上,又当风,又缺水,条件非常艰苦。

当时全校只有5个教师,4个班60多个学生。1962年秋,我和忠县师范毕业的李光海老师同时调进这所偏僻的小学,进校的第一餐晚饭就是吃包谷面糊糊。走进厨房,只见餐桌上摆着5大瓦钵包谷面糊糊,没有菜,糊糊里只放了点盐巴和几片切细了的青黄色老南瓜叶。我们边吃边喝,都觉得美味可口。其他老师解释说:“学校一日三餐,大部分就是这个伙食。”当时三年自然灾害刚结束,农村伙食团刚下放到户,校园内到处都是半人高的杂草。改善生活的唯一办法,就是给几根还长着几片半青半黄叶子的老南瓜藤浇水施肥,让它再长出新的嫩叶来,好让糊糊里多些南瓜叶。

之后,我们便白天上课,晚上打夜工挖田,把田里的杂草烧净。夜色朦朦中,我和李光海两个强壮有力、血气方刚的年轻小伙子借来挖锄,在月光下荷锄挖地,锄头撞击土石铿锵作响,汗水顺着脸颊无声流淌。吃的包谷糊糊很不受饿,只好边歇边干,累了就坐在挖锄把上休息一会,一般都是深夜12点后才回寝室睡觉。

这样一连挖了个多星期,把学校的田地全部梳理了一遍,还把土整得细细的,虽然两只手都打起了血泡,起了茧疤,但心里还是很高兴。等到一场雨下过后,全体教师统一行动,分工协作,在地里种上了各种不同的蔬菜,吃了个多月的老南瓜叶和野菜终于退出了餐桌。

当时每人每月供应粮22斤、菜油4两,主食是包谷。大米、面条要托人情开后门才能买得到,所以偶尔吃几餐大米饭,就相当于打牙祭(吃肉)改善伙食了。每逢星期天,我们几个男教师就到离学校15里远的培石庙子山粮点去买玉米,回校的路大部分是上坡,走拢学校都累得筋疲力尽。

学校有石磨,老师轮流推磨,经过细筛后,包谷米就成了包谷面。按计划供应,给我们定的是早晚每人各2两、中午3两,所以大多数时候只能吃玉米粥,偶尔在中午吃一顿干包谷面饭。最初是由老师们轮流学着煮饭,后来请了个临时炊事员,伙食才开始有了规律。

我们进校时,生活用水就在教室后面一个约两三立方米的泥塘里,全靠收纳雨水储存。后来学生逐年增加,不得不将其扩建。

每天放学后,老师们批改完作业,就开始挖水塘。经过两周苦战,将其扩建成直径4米、深1.5米的大泥塘,这下可容五六立方米的水。但这种水很不卫生,时间久了,又不下雨,水就变色,蚊虫、蜘蛛网多,又掉树叶,脏得不能吃。

没办法,只好买来水桶、瓦缸,到两里外的读书2队去挑水吃,那里的水是从深山里流出来的,很卫生。几个男老师担起挑水重任。这是一条斜上坡乱石路,坎坷不平,极不好走,挑一担水来回要个多小时。记得我第一次挑水,开始水桶装得满满的,在路上又荡又撞,回学校就只剩半担水了。后来遇见一个好心的农村社员介绍说,要在水桶里放上几片宽叶子,水就不荡了,照做之后果然有效。只要过细,慢慢走,不撞石头,挑拢就会仍是满满一桶。

学生喝的水,也是由各班组织年龄稍大点的学生,两人一桶抬水吃。水是每天必需要吃的,所以不管天晴下雨,坡陡路滑,每天总得去挑几担水。人倒桶滚的事件不知发生了多少次,跌坏的水桶不知有多少只。所以,这条运水路,既是生命之路,也是一条伤心路。

现在,到处都吃上了自来水,应该是多享福的。

我们这个学区就黄龙小学一所完校,六十几个学生,小学普及率仅百分之十几。1964年秋季,县上召开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在全县各地办耕读小学,大力普及小学五年教育。我回校后向老师们传达了会议精神,认真组织讨论如何执行。我们学区范围虽有4个大队,但地广人稀,偏僻穷困,要普及小学教育难度很大,特别是最边远最贫穷的鹿圈大队,当地人称“世外桃源”,任务更是艰巨。

经请示上级批准,我们另外开办了一所村校,由我校抽调很有经验的杨家胜老师去任教。其余老师都很年轻,有股子劲,都表示愿意为抓普及、办耕读小学出力拼搏。每到星期天,老师们按照分片包干的安排,分头到各大队,先将大队的户籍册拿来,把适龄儿童登记造册,与在校生核对,再将未入学的儿童登记造册,然后逐户宣传,说服家长们让孩子上学。

这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为确保不漏户,老师们不畏山高路远,不畏艰苦劳累,把几面山坡跑了个遍。最高点是有20里远的读书4队南坡,最低点是十多里远的黄龙1队鱼鳞溪山谷,处处留下老师们的足迹。

根据县上文件精神,我们按各大队入学儿童数量,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发动群众自腾教室,自理桌凳,找出过去扫盲用的黑板,在大队支部和生产队的大力支持下,一下子在黄龙、读书大队各办了3所,在梨湾、鹿圈大队各办了一所耕读小学。然后,我们将聘请的文化水平较高、思想素质好的8位教师在完校进行了短期培训。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紧张筹备,各耕读小学陆续开课了。这些聘用教师的报酬虽然每月只能以农民身份评工记分,另领国家5元的补贴,但他们勤恳扎实地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非常令人敬佩。全学区共入学学生近600人,其中完校高峰是320多人,入学率达98%,在全区普及率算最高的。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调离了这所学校。4年多的辛酸苦辣,时常在我脑海里浮现。它不仅是一段难以磨灭的青春时光,更是一笔历炼人生的宝贵财富。那时的我们辛苦并快乐着,团结并坚守着。

写下这几件小事,既是触景生情,也是对工作的一点感悟,还有对当年同事们的无限怀念。但愿那时教师们的工作劲头和吃苦精神,能给现在的年轻人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作者系县师培中心退休教师)

如何关注

①复制本微信号“wsrwdl”,在“添加朋友”中粘贴并搜索号码、关注;

②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公众号名称“巫山人文地理”,即可找到、关注;

③用手机扫一扫下图或长按下图,选择“识别二维码”,然后关注。

  主 编:刘庆芳

  微信号:461269457

  投 稿:cqwslqf@163.com

(0)

相关推荐

  • 两所不同村小的工作和生活对比

    这个话题的灵感出现是在刚到现在这所支教小学一周左右的时候.我注意到很多非常明显的对比:加班时间.伙食的质量,还有老师的年龄结构等. 上一个支教小学(XL田小)是实验型小学,有很多特色的理念和课程,所以 ...

  • 前进小学大队会

    前进小学大队会

  • 【灵璧情感】平凡的母爱

    平 凡 的 母 爱 文/花暖     遥远,太遥远,远到不记得妈妈的生辰与归期,只记得妈妈是在62岁那年撒手人寰,时值秋天,田里的玉米正在等待收获,往年这个时候,妈妈已经收拾好一摞蛇皮口袋,把砍玉米秸 ...

  • 《新京都文艺》作者:岳清国《“儿童节”思念董老师》总797期④2021年147期④

    请点⤴ 新京都文艺关注公众号! 喜欢常来看看!这里有您更精彩!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儿童节"思念董老师 作者:岳清国 --"六一"儿童节感恩思念已 ...

  • 【宋家沟手记】远去的村小

    远去的村小 宋家沟村本来是有学校的.不仅有,而且还有两所. 解放初期,宋家沟没有正规的学校,在公房或民房里办学.1959年,以角黄雨林教了两年.1964年,谢国安教了一年.1968年,肖贵昌教了一年. ...

  • 【岁月流金】乐为民师(散文)/庞全林

    我当民办教师之前还当过耕读教师. 刚当耕读教师的时候,我的耕读班一没有教室,二没有课本,只有一包粉笔.一块小黑板和我们生产队的十几个孩子.经过将近两年的努力,我有了三间房的教室,一张大黑板,自己动手垒 ...

  • 吴绫实验小学开展特色教学活动 用“耕读”留下文化之根

        11月,吴绫实验小学生生园内热闹.欢腾起来,"江南水田"中的茨菇.莲藕.茭白成熟了,同学们穿上防水服下塘采挖:"阡陌井田"已是一片绿意,青菜.韭菜.生菜 ...

  • 读书真苦

    苦读 作者|张习辉 读书真苦 在我的记忆里,那一段艰辛的苦读旅程犹如二万五千里长征. 三十年前,我出生在纳雍一个偏僻的山村,那里叫干坝.干坝四面环山,村里流淌着一条河. 一风水先生这样评论:干坝凶山恶 ...

  • 【岁月·流金】小学校的变迁(散文)/庞全林

    一九六四年夏初,美丽多才的女大队团支部书记通知我,让我当我们生产队的耕读教师. 因为我父亲有历史问题,我连入团的资格都没有,当兵当工人的好事,我想都不敢想,让我当老师,我当然愿意了. 办耕读学校,是当 ...

  • 义津往事(17) | 回忆义津小学二三事

    征文启事|影响我一生的好老师 回忆义津小学二三事 作者:许芳林 小学,相对于我而言,应该是非常遥远的事了.然而,当年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经历,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却好像仍在眼前. 学校在上街头一个叫 ...

  • [不妨一阅]关于南开大学,我记忆里的二三事

    我在南大校园里玩的时候,小同事们恐怕还在做老太爷呢.当时住在东村三十六号,我三姑父明史专家谢国祯家中.关于南大,在记忆里太熟了,现在图书馆一带,那时叫西伯利亚,今天的后生们应该没几人晓得了.夏天的早晨 ...

  • 记忆深处:我与春发生的二三事

    讲述你不知道的西安故事 装饰一新的春发生店面 文/操场巷遗少 缘起 我生长在西安城内东北隅的东三路一个叫操场的小巷里,这条巷子的居民,收入微薄,生活清苦,却其乐融融.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切需票证的 ...

  • 抗美援朝二三事—儿时的记忆

    原创:苏峰 朝鲜战争停战以后,我母亲带着我和弟弟妹妹,数次往返于祖国与朝鲜之间.因为我父亲的部队,志愿军23军在朝鲜.那时候我还小,四五岁,刚刚记事,但是,朝鲜的山山水水,日日夜夜,就像一张张底片,深 ...

  • 四川成都龙江路小学旁翰林学府|解读与文人墨客的二三事

    新津自北周定名,相袭至今,已有1460多年历史,是成都平原古蜀文明发源地之一,古有"南方丝绸古道第一站"美誉.这样的新津,和过去独领风骚的文人墨客之间,还有着许许多多不曾为外人道也 ...

  • 记忆之冬 | 老底子上海人的二三事

    最近大家好像变得不"正常"了.在地铁口,平时慢慢悠悠等扶梯的人,如今哪怕距离再远,都迫不及待地迈开脚步,大踏步向里或向外走去,实在不想多呆一秒.因为,地铁口风真的太大了,太冻人了! ...

  • 【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系列之四 鸟类二三事》

    [总第032003期] 模糊的记忆系列之四 鸟类二三事 作者:魏瑞金 小时候的农村,生态环境好,不用特别的寻找,就能发现许多鸟类.像常见的麻雀.喜鹊.家燕.大雁.雀莺.老鹰.斑鸠.鹌鹑.霞喳子.跃跃牛 ...

  • 【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系列之一 大豆二三事》

    [总第029803期] 模糊的记忆系列之一  ------ 大豆二三事 作者:魏瑞金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人们岁岁年年的期盼.大豆乃五谷"稻.黍.稷.麦.菽"中菽的一种,是数千年 ...

  • 梁德新‖山村学校二三事

    山村学校二三事 文/梁德新 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福建省永安县曹远公社岩头村岩头村小学只有一.二年级十多个学生.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要到约2公里的下早小学读书.那时学校只有一位老师.老师姓钟是二十余岁的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