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从地产公司回了设计院

避险本能驱使的盲目逃离,容易引发危险的“相互踩踏”。
计成(ID:jicheng-0102)原创
作者 | 刘国瑞
编辑 | 肖琪玲

2018年或者再往前延伸一段时间,西安的住宅用地就开始难以获取。前后在几家中等规模的地产公司里消磨时光,轻车熟路的工作虽然非常容易,但对远方越来越没有信心。2021年春天,原公司要进行区域合并,正好一注的证书也发到手上,借着这个机会,决定回设计院试试。

当时分析的逻辑大概是这样,有注册傍身,寻求一个保底收入;利用自己对市场的熟悉程度,去拓展业务,重心放在市场拓展上。

几个月过去了,一些历程值得记录一下。

最初的一个月非常不适应。

首先是工作节奏。

参加一个小会,我准时到达。其它同事后面陆陆续续过来,会前又穿插着聊了几个问题,到正式主题展开,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小时。所有参会人都没有异样的表情,会议召集人也不急不躁,显然,大家对这种情况已经比较习惯了。

安排具体工作也是类似的情况。长期在令行禁止的现代企业生活,对任何时间节点上的拖沓,都是难以忍受的,但在传统大院,可能确实有千奇百怪的突发事件会打乱计划。

其次是角色转换带来的观念冲击。

接触过一个地级市的开发商,他们有一块设计条件非常复杂的用地,我们团队和开发商老板先后沟通过两轮方案。每轮汇报都非常顺利,对方团队在不停地拍照做笔记,但每次谈到商务时都会绕回到方案上某个具体问题。

对于前期盲目开发后的边角地块,正常的开发企业都会非常慎重,一定从设计开始就花大力气(这样也未必就能有一个好的结局)。但据说一些三四线开发商的习惯就是这样,不管多复杂的项目,不会在设计上花钱。

出去见中间人,见一些目标客户时会非常别扭。做甲方的时候,感觉和乙方是合作关系,但角色转换以后,才能真正感受设计市场中的别扭与不平等。

讨论技术问题,讨论时间进度,讨论合同细节,任何一项,在发生核心冲突的时候,其实都是乙方在让步。这种不舒适,给我观念上的冲击还是蛮大:“换位思考”是有限度的,如果没有真正的“换位”经历,作为得利的一方,做出反思可能真是非常难。

我也有机会换了个视角,看到四五线地产市场的一地鸡毛。短短的几个月里,接触到大批手里拿着几页PPT来找设计院做方案的“投资联合体”,这种团队的数量之多远超想象。地产在高位振荡的时候,已经在场的玩家都在风浪里使着浑身解数寻找新航道,但这不妨碍有更多的冒险家想来其中淘金。

也许他们中的百分之一,会打通真实的资源获取渠道;也许其中更低比例,能嫁接到公正的开发企业,实现他们财富扩张的野心。但他们中的百分百,都不怀好意地盯着设计单位,期望得到免费的鱼饵。

从这个角度看,从地产公司离开的设计相关岗位如果要继续做地产相关业务,会面对这种全方位的下滑,包括参与项目的质量和合作方的职业度,这种冲击是持续而反复的,严重的时候会触及到职业尊严这些价值观层面的问题。

直接收入的下降,办公环境的变差,反而是最容易接受的。

转型过程中,有两个意外的收获。

一是学习能力的恢复。

地产公司的设计管理,更多的是横向延伸;设计单位,针对具体问题更要求纵向贯通。在这段时间里,参与了院里一些新领域的业务,那些新的领域与设计有关,但整个知识体系对我而言是陌生的。最近在恶补相关内容,感觉有不少收获。

除了未来可能对工作上实际的益处,同时多少找回了一些校园阶段求知时的快乐。在设计院里,专业知识不一定与收入直接相关,但在更广泛的层面是受尊重的,这种学习的氛围和地产里务实的趋向是完全不同的。这可能会影响到长远的职业发展。

二是从地产里养成的一些工作习惯和能力积累,在设计院体系里至少是部分有效的。

参与过几个项目,对接地产项目时,讨论设计成果时能关照到甲方的施工难度、开发节奏这些设计以外的环节,能明显地获得一些共鸣。对接一些公共类的项目,适当给一些经营角度的建议,对推进工作也有切实的帮助。

地产公司多年快速发展之后,多数都形成了一套更加系统和高效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未必适合新单位的生产模式,但在新岗位,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的时候,放回一个更复杂的情境里去找答案,往往也会有一些启发,这种益处可能会更加长久。

短短几个月时间,对于自己来说,可能也只是在一条新的道路上开了个头。对设计人员从地产公司转型回设计院,我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同时,我对整个民用设计领域的未来,都是谨慎乐观。

民用设计是一个大市场,市场总量的基本支撑还是存在的。以西安的住宅部分为例。过去几年,西安的住宅销售基本都在2500万平方米左右,而市场存量住宅大概是400万套。极端情况,即使未来新开发完全停滞,仅存量旧房按5%的比例更新,那么每年的设计需求量也有约2000万平方米。

多年快速发展,有大批的相关专业涌入了建筑设计相关领域,但整个产业链,需要较高的学历,较高的工作经验,行业较高的进入门槛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这从各类注册人员的紧缺可见一斑,虽然年年有放水的说法,但市场的缺口并没有根本逆转。竟争变激烈后,未来投机进入本领域的人员也会变少,行业将会有一个新的平衡。

总的来说,不管地产如何起伏,不管接下来整个设计行业如何洗牌,民用设计行业,一个基本的保障是在长时间存在的。特别是年轻人,没必要过度惶恐。许多灾害,本身的危害有险;反而是避险本能驱使的盲目逃离,容易引发危险的“相互踩踏”。

如果只是要谋生,无论地产设计,还是设计院,短期来说都还不是最糟糕的选择。起码好过准备不充分的大幅度跨界。

我们熬过的那些夜,踩过的那些坑,画过的那些图纸,在遇到真正的难关时,还得指望这些东西来帮我们度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