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画山石,你得了解这些术语!
潘韵 树石画谱 画石起手法
石分三面
画石技法术语。古人曰:“画石起手当分三面。”“三面者即石之凹深凸浅、参合阴阳、步伍高下、称量厚薄,以及矾石棱面,负土胎泉。”石立土坡可见正、侧、顶三面,画石须注意面的表现,忌平滑无体积感。
潘韵 树石画谱 画石分面法
取势法
画石技法名称。指画石取势法。诸家画石虽皴法不一,然因地而施皆同。“三面来分,一笔实下,具有磊落雄壮气概,一笔须有顿挫,使之矫若游龙,先以淡墨勾框,再以焦墨破之,石廊如左既勾浓,则右宜稍淡”,左线细则右线粗,左线陡则右线平,以此分阴阳背向,棱面凹凸等。
参伍法
画石技法名称。指画石布势法。古人曰:“万石不外参伍其法。”参伍之中有大间小、小间大之别,又有聚与散布势之分。即有聚一、聚二、聚三、聚四、聚五之法。聚一者石面有变化;聚二者一大一小;聚三者一大二小;聚四者一大三小;聚五者一大四小,其四小之间又有大小奇偶之变。
画石间坡法
画石技法名称。指石间坡画法。山有坡、坡有石乃造化也。故画石间坡是为古法,古人多为之。黄子久、倪云林画石多间土坡。
画石诸法
中国画技法名词。古人画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经探索与概括形成多种画石方法。其中包括巨然石法、倪云林石法、吴仲圭石法、黄子久石法、王叔明石法、二米石法、范宽夏圭石法、荆浩关仝石法、刘松年石法、马远石法、徐熙石法以及解索皴石法、乱柴皴石法、乱麻皴石法、折带皴石法、披麻间斧劈皴石法、荷叶皴石法、小斧劈皴石法、太湖石皴法等。
贺天健课徒画稿 王维渲淡破勾斫法
王维石法
画石技法名词。王维画石不用刚性线条,而是用劲爽而又有柔性的线条勾出山石轮廓,这种线条曲折自然、变化随意、漫不经心,不似飘风吹带,不似钢丝直折,而是像自然披挂着的长麻皮,易于启发披麻皴。用这种柔性劲爽的线条勾勒出山石轮廓后,再加以水墨渲染出山石凸凹、高下和向背,是为王维画石法,在画石技法史上有承前启后兼具转折的作用,这是王维的独创。
贺天健课徒画稿 李思训石法
李思训石法
画石技法名词。其笔格遒劲、极简,略类小斧劈皴,实则是勾线填色,在勾好的外轮廓中又勾以很多脉络,细分山石结构,线条或疏朗或繁密,以区别山石脉络纹理之不同,此即山石皴法由无到有之始。
贺天健课徒画稿 李成皴法
李成石法
画石技法名词。山石用瘦劲的线条勾勒,然后以细劲清晰的小线条皴写,毫锋颖脱,墨法精微、清刚、淡雅、轻秀、圆润。
贺天健课徒画稿 郭熙皴法
郭熙石法
画石技法名词。线条有粗细变化而柔曲,笔墨圆润,快速乱扫,有浓淡干湿和飞白效果,甚至不用线勾勒山石轮廓,直接用松而毛的笔墨恣意快速“胡乱”挥洒,再用水墨纷披,“石似云根”“圆润突起”。这种画石法用淡水墨连扫带写加勾,基本一遍完成或再略加修饰而成的画石法常被称为“乱云皴”和“鬼面皴”。
贺天健课徒画稿 米芾皴法
二米石法
画石技法名词。二米,指米芾、米友仁,米友仁即米芾长子,史称二米。米氏画石多用披麻皴兼以米点而微间微皴。
贺天健课徒画稿 巨然皴法
巨然石法
画石技法名词。巨然画石以长披麻皴为之,石块或山头多作矾头,画中有正开石面,面如鼻准,故称之为“石准”。
贺天健课徒画稿 萧照皴法
萧照石法
画石技法名词。用坚硬的线条勾轮廓,山石内部结构用小斧劈皴、刮刀皴,横刮斜擦加竖擦,浓密厚重,遒劲有力,且多怪石奇峰,有波涛汹涌、云屯风卷之势。
贺天健课徒画稿 吴镇皴法
吴仲圭石法
画石技法名词。吴镇石法与董源、巨然石法相接近,皆用披麻皴法。
贺天健课徒画稿 倪瓒皴法
云林石法
画石技法名词。倪云林宗法董源,参以荆浩、关仝技法,用笔方折,其石廓多作方折体势,创“折带皴”写山石法,多用侧笔。
贺天健课徒画稿 王蒙皴法
王叔明石法
画石技法名词。王蒙画石多用披麻解索皴,讲究石形穿插布势,或大间小或小间大,奇偶虚实相间,披麻解索兼用。
贺天健课徒画稿 黄公望皴法
黄子久石法
画石技法名词。黄公望宗法董源、巨然,受赵孟頫指教,皴笔不多,茫茫简远,气势雄伟。画石层层骀荡,多作虞山矾石,用笔宗法荆关而自为减塑,笔如画沙益见高简。
观赏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