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方式选择剖腹产还是顺产?两种方式的利弊,你真的了解吗?

之前看到一个视频,一位产妇被网友称为“史上最强悍产妇”。原因是因为这位妈妈在生完女儿后,直接自己走出了产房,护士紧随其后抱着小婴儿。
老公看到后不禁一脸发懵:这是什么操作,怎么和自己想的,或是电视上看到的不一样?
之前准备了好大一通安慰老婆的话,这时候发现毫无用武之地了,只能尴尬地问:“你咋跟没事人似的?”
刚出产房的老婆回答道:“那我能咋整?”
老公接话到:“你别这样,你好歹稍微意思下,让别人知道你是刚生过孩子的人。”“你要不要把这个秋裤给穿上,别着凉了。”
老婆很干脆拒绝了“不用,我穿这个就行。”
看到这样的视频内容,不得不说“捏真中!”生了个孩子能给人一种去了一趟厕所的轻松感,这样的例子真不多见。
在生孩子这件事上,一千个产妇就有一千个版本,但总结下来,采用顺生的方式,产后恢复要比剖腹产恢复的快。
产道顺生的分娩方式,作为流传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最本质的方式,还是有它一定的好处,存在即合理。但有些胎位异常,或是孕妇本人身体条件不允许顺生的情况下,剖宫产一来提高了胎儿的存活率,分娩过程也极大减轻了产妇的痛感,是科技进步给孕妇带来的极大便利。
有些即将到预产期的孕妇还在纠结顺产还是剖,今天就来和大家就这个问题具体分析下,重点内容全在这里了,认真看下去哦。

只要本人身体条件允许和胎位正常情况下,建议采用顺生,有这些好处:

能给宝宝获得较多益生菌
宝宝在经过产道时,会吸收部分细菌,这种细菌可以提高宝宝身体免疫力,同时有利于对肠道的发育,是最天然的益生菌。
帮助宝宝排出肺里的液体
宝宝在子宫里的时候,肺部积攒了大量液体,虽然分娩时产妇体内激素的变化会挤出胎儿肺液,但仍有少量液体会残留在胎儿肺部。
顺生过程中,产妇产道的收缩会再一次挤压到胎儿肺部,液体有了第二次排出体外的机会,这也是剖腹产的新生儿,患短暂性急促呼吸的机率会更高些。
产妇身体恢复的快
顺生的妈妈一般在产后24~48小时内就可以安排出院了,为了能让身体恢复的快些,医生会建议6周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但一般生完一天后是可以下床自由活动的。
而剖腹产情况下,即使手术顺利产后没有不良反应的情况下,也要在医院住至少四天,观察恢复情况。
伤口要6到10周才能完全愈合,期间喂奶,翻身,上厕所这些动作给伤口带来的痛感,都会给产妇带来一定的困扰。
避免手术中带来的风险
剖腹产也相当于是一场大型手术,凡是大型手术都会有一定的风险,例如麻醉后的不良反应,感染,出血,子宫Y症,肠道或者膀胱受到损伤等。顺生的分娩方式也能及早地进行亲子接触,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增进亲子关系。
顺产虽然有不少好处,但它带来的一些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
顺产方式产程时间较久,对产妇的体力消耗和疼痛忍受力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顺产时如果用力不合适或者胎儿过大,可能会有撕裂或者侧切风险,有可能要面临医生在会Y处“穿针引线”的场景,伤口的愈合一般要一周左右。
顺产的妈妈会比剖宫产的妈妈,患有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更高些,因此医生会鼓励产后四小时内尽快进行第一次排尿。

顺产后可能会面临哪些疼痛?

Y道伤口的疼痛
如果顺产有缝针的妈妈,在产后一周也会带来一定的不便,上厕所,起身喂奶,甚至简单的翻身,都能清晰地感到线与皮肤摩擦的感觉,但一周后伤口会一点点长好,线也会自然脱落排出体外。
这时候就需要做好护理工作,尽量保持伤口的干燥;每次上完厕所后及时清洗并擦干,最好涂上碘伏,避免细菌感染;大便时用干净的纸巾由前向后擦拭,避免污染到伤口;如果有痒的感觉,千万不要用手去抓。
宫缩疼痛
产后子宫会快速收缩一便恢复到原来位置,在这个过程中会带来一定的痛感,尤其是喂奶时候,婴儿吮吸乳头会刺激子宫收缩,这也是医生提倡母乳喂养的原因,不仅促进亲子关系,还有助于产妇身体恢复。
便秘
相信90%的妈妈都面临过这个问题,便秘。如果有缝针处理的情况,大便时会扯拉到伤口,给身体带来疼痛感,因此,身体会条件反射尽量避免大便行为。
其次,刚生完孩子身体虚弱,也会引起便秘,这里建议要多喝水,吃一些促排便的水果,适当下床活动等方式缓解这一症状。

如果有以下这些情况,医生会建议剖腹产:

骨盆大小异常:胎儿分娩必定会通过骨盆,如果骨盆大小不合适,会卡住胎儿,进而无法顺利分娩。
身体感染:有的产妇可能会患有生殖器方面的疾病或者阴道疾病,如果顺生,病菌可能会传染给宝宝。
胎盘前置或者胎盘早剖:这种情况对大人和宝宝情况都比较危险,需要紧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强制分娩。
胎位不正:如果宝宝有出现胎位不正,例如臀位,横位等情况,医生也不建议顺产。
B超评估胎儿过大:有些宝妈是双胞胎,为了防止生产过程中宝宝缺氧,在这些情况下医生会建议进行剖腹产。
顺产好处多多,但是剖腹产技术目前也相对完善,如果各项条件指标都符合要求,建议首选顺生,如果有其它因素的干扰,剖腹产也是目前比较可靠的分娩方式,也不必完全拒绝它,不论何种方法,只愿母子平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