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与归纳】§17.2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一、生物群落1、概念: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2.物种组成(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丰富度:①概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②常用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二、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种间互助:互利共生种间斗争: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互利共生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地衣,大豆与根瘤菌寄生
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蛔虫与人,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竞争
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则如图b。A、B起点相同,为同一营养级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AB起点不相同,两种生物数量(能量)存在差异,分别位于不同的营养级狼与兔,青蛙与昆虫三、 群落的空间结构(1)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①植物分层:阳光。②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③影响水平结构因素: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垂直结构为群落的空间结构,种群内部无垂直结构,如一片玉米地中植株高矮不齐,不能称之为垂直结构。四、群落形成一定结构的意义: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菟丝子缠绕在豆科植物茎上群落的演替一、群落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二、群落演替的特点:群落的演替是有规律的或有序的。演替不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任何环境下的演替都要最终达到一个成熟阶段,这时候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三、群落演替的类型:1、初生演替:(1)定义: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 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3) 举例:如在火山岩、冰川泥、沙丘上进行的演替。2、次生演替:(1)定义: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举例:如在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2.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较类型内容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虽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时间经历的时间长经历的时间短速度缓慢较快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3)群落演替的结果演替方向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能量一般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结构一般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稳定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一般稳定性越来越高最终的演替结果主要由演替地所处的气候条件决定。如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很难形成森林。注意: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坐标图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判断(1)看曲线上升和下降的先后关系,一般先上升或下降的曲线代表被捕食者。(2)看曲线峰值的高低,一般曲线峰值高的是被捕食者,另外,被捕食者的个体一般也比捕食者的小,所以被捕食者的数量相对较多。右图曲线中a为被捕食者,b为捕食者。
捕食与种内斗争要区分开大鲈鱼吃小鲈鱼,这属于种内斗争。捕食属于种间关系囡波湾生物扫码查看更多点击即为支持觉得不错就给我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