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东:唐江澎校长刷屏,教育要回到常识!
原创 王开东
昨天,江苏省锡山高中的唐江澎校长,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进入委员通道,第一个接受记者采访。“教育的真谛是什么?”唐校长直言只是一道难题,但校长也要做难题,然后侃侃而谈,金句频出。
“学生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让孩子们有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让幼儿园孩子养成整理东西的习惯,远比让他们早识字要好;让孩子多读书,远比让他们做那些阅读理解题重要。”
……
本来只是说教育,结果这些话语很快出圈,引发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进而又在朋友圈刷屏,引发民众的强烈共鸣。
但共鸣之后呢,不还是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唐校长只是要我们回到常识,直面事情本身,通过如此大的新鲜和共鸣,说明常识已经离我们很远很远了。
很多时候,我们把常识挂在嘴上,常识在我们的嘴里搬过来搬过去,似乎那是不言而喻的东西。但对那些搬过来搬过去的常识,我们究竟又能了解多少呢?正因为它们是常识,我们不去思考,不去辨析,常识反而最容易被遮蔽。面对一个个教育新思潮的风起云涌,我们与其追波逐流,不如回归本源,对一个个教育常识去弊,去弊就是创新。
教学
很多时候,我们把教学仅仅理解成“教”与“学”,更严重的是,又把“教”与“学”,简化为“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老师就像中介、掮客、排球场中的二传手、生意场上的二道贩子。知识就像是一个什么东西,老师把它从教科书上贩过来,如获至宝的藏着掖着;而所谓的教学,就是老师神神秘秘地把这个贩来的东西再转交给学生。所谓的教学,就是老师一教,学生一学,老师一传,学生一收,就万事大吉了。
这些都是对“教学”的严重误解。就算老师把学生都教会了,充其量学生也只是“学会”,而不是“会学”。“学会”仅仅是“会一”,而真正的“会学”,则不仅要“举一反三”,还要“举三反一”。
孔子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师“举一”于前,学生“反三”于后,如此教学相长,相得益彰,一课一得,得得相连,才能完成知识疆界的拓展和生命意义的延伸。
然而,光会“举一反三”还远远不够。因为世界丰富多彩,“一”必然是有限的,“一”有限,“三”就有限,因此,就算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最终还是会捉襟见肘。
由此看来,教学,还需要“举三反一”。
积累在先,数量在先,量变而至质变。大量积淀于前,才会精华提纯于后。无“举三”,则无“反一”,无“举三”的慢慢累积,就没有“返一”的“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一”劳永逸。
“所有的故事都曾经发生过,所有的故事都是同一个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我的故事。”这句话绝对是至理明言。
生物学上有一种“全息理论”,说:“一条蚯蚓被切成若干段,每段都可再长成一条完整的蚯蚓,因为一段不完整的蚯蚓中包含有一条完整蚯蚓的全部信息。从大量的生物界现象来看,生物体的每个局部确实含有整个生物体的所有信息,每个局部好像是整个生物体的缩影。”
全息理论告诉我们“一”的重要性,唯有把握住了本源的“一”,我们才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在一滴水里看见太阳,在一朵花里看到天堂。如中国道家所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界存在“一”之中,把有限握在手中,就能把永恒握在手中。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这便是叶圣陶所说的“教学合一”。把教和学联系起来,一方面要教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这就意味着教师这个职业,主要是让学生“会学”,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健康成长”。
当前我们看待教学,误区很多。这个误区在称谓上也可以看得出。老歌中这样唱:“小么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但现在不叫“学堂”了,而叫“教室”。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学堂”是以“学”为主,“教室”是以“教”为主。这是典型的喧宾夺主,南辕北辙。
我认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句话说得很好。但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自学。教师的主导地位要不断地弱化,以至于无;而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不断加强,并最终能够独立学习,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这种教学,势必能为个体的终身学习提供保证,也为一个学习化社会的到来提供智力支撑。
2.理解
“如果,我所期盼的东西并不是你喜欢的,请不要试图告诉我,这个选择是错误的。
如果,我的信仰与你不同,至少请你稍候再去纠正它们。
如果,在同样的环境里,我的情感不如你或者比你更强烈,请别让我违心地去感受。
不管我是否在按照你的意图做事,请不要干涉我。
我并没有要求你理解我,至少是现在。只有当你不再一心一意地要把我复制成另外一个你的时候,我才会对你说:“请理解我!”
如果你能够宽容我的某些要求、感情、信仰或者行为,也许日后你会看到,它们对我来说并没有错,甚或是对的。容忍我,是理解我的第一步。
我并不是要你接受我的方式,但是当你面对似乎是很固执的我时,请不要再表示恼怒或者失望。也许有一天,你在试图理解我的过程中,会感到我违反常规的做法和想法是有一定意义的,那么,你不仅再也不会想方设法地去改变我,而且还会保护甚至珍视那些独特的个性表现。
我可能是你的爱人、父母、儿女或者同事,但不管我们是何种关系,我深信:你我是完全不同的个体,我们都必须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段文字,每当阅读它们,我的内心就充满着一种育人的庄严感。但是说到“理解”,这又是多么奢侈的一个字眼啊。
为什么理解那么困难?
因为要达到理解,必须要沟通,而要沟通,又必须借助信息传播,但信息传播又极为复杂。杜威说:“当你试着把某种经验,特别是较为复杂的经验,完整地准确地传达给别人,你将会发现自己对待经验的态度在发生变化。”想想看,信息传播者的态度都发生变化了,更不用说信息的接收者了。
另外,儿童受身心发展的影响,其经验带有直观、形象、具体、狭窄、无序等特点,而成人所要传递的成熟信息又常常具有抽象、概括、刻板的特点。这两者之间的抵触,直接造成了信息交流的严重障碍。
正因为理解的艰难,所以生活中,我们常常呼喊理解万岁。但谁又能确切地把握理解的真正含义呢?我们常常以为理解是相互的、彼此的、对等的,这才符合公平的原则。但在真正的师生关系中,却并非如此。
我以为,在师生关系中,所谓的“理解”,主要是针对老师。目前师生很少对话、沟通、交流,主要责任也在于老师。这不仅因为老师是教育者,应该率先承担教育失效的责任。还因为老师都是从孩子过来的,都曾经做过学生,因而能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但孩子却从未当过成年人,所以不大容易理解成人、理解老师的想法。
由于成人经验和儿童经验之间存在的隔膜,以致同一事件对于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意义截然不同。“孩子如给你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款捐助一百万的慷慨;他失手打碎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母亲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受了你盛怒下的鞭打,连在梦里也会有法西斯追打的恐怖;他写字没有得到双圈,仿佛是候选总统落选一样的失意。”这是对儿童意义世界的最好描述。不理解这一点,不尊重这一点,就无法兑现对孩子真正的理解。
因此,作为老师,要学会设身处地,学会把自己还原到当初的青葱岁月,用伟大的同理心,学会尊重儿童,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就算儿童的选择不见得完善,不见得高明,甚至也不见得恰当,但只有无伤大雅,我们就该因势利导,绝不要试图代替孩子做出选择,也不要试图改变孩子的自我选择。要知道成长的过程,我们终究是无法取代的。给孩子一点民主,让孩子独立给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如此,我们就不仅能走进儿童的生活,更能走进儿童的心灵。我以为,这才是真正的理解。
3.学问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曾经很困惑的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中国的传统是做'学问’,为什么你们老是在做'学答’?”我以为这句话一语中的,这就是钱学森所说的,中国出不了创新人才的真正原因。
学问,学问,顾名思义,就是学习、研究、质疑、发问。“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真正的学习都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没有自己的创造。
罗素曾经问穆尔,谁是你最优秀的学生。穆尔回答说,是维特根斯坦。因为只有维特根斯坦在听课时,有迷茫的神色,而且有问不完的问题。后来,又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退步了。维特根斯坦回答说,因为罗素没有问题了。
当前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没有问题。要知道提问是智慧的表现,问题是前进的号角,有问题的学生,一定是有收获的学生。
然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上课就是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考试就是回答命题者的问题,我们不是在做“学问”,而是在做“学答”。
老师教书就是“教答题”,学生上学就是“学答题”,于是,学生的答题能力上去了,应试技巧上去了,但问题意识没有了,创造性也就没有了。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问题停止了,就是思维停止了,思维停止了,创造力就死去了。
正如莫兰所说,好的课堂永远是一种探险。
课堂的中心,应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理解及解决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被探索、被发现的过程。这一过程要能重现这一切:人类面对宇宙及生命现象的战栗和感动;对未知世界漫长的探索,知识艰难的形成过程,以及期间的种种困惑、尝试、失败以及豁然后的狂喜。教学不是重复前人定下的知识,而是重现这个知识发现的过程,是重新经历。经历原初的困惑与探索,悸动和喜悦。布鲁纳曾经说过,在这一点上,儿童学习这一知识的历程可以与当初科学家发现这一知识的历程相媲美。
4.会学
我们常常把“学会”不如“会学”挂在嘴边,但什么是真正的“会学”,又常常语焉不详。
所谓“会学”,不在于已有,而在于应有;不在于已在,而在于潜在。当前的问题是,人们依然迷信知识,迷信知识的获得,而忽视了对认识的再认识。
由于分科教学的特点,知识教育必然是箱格化的,我们把世界肢解分离开了,变成一个一个的碎片,然后却试图获得一个综合的、系统的、整体的理解,这不是很荒唐吗?
结构主义有一句经典的语录,“世界不是由物组成的,而是由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组成的。”任何事物都既是原因又是结果。所有事物,不管是最遥远的还是最不相同的,都被一种自然的和难以察觉的联系维系着。认识整体和认识局部必须全面互动,齐头并进。否则,整体和局部都不能被充分认识。
这就是当前“会学”的困境所在。
鉴于此,我们必须教授学生理解的能力,分析的能力,提出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必须培养学生抓住总体和基本问题,并在这个框架内整合部分和局部问题的能力;必须教授学生能够在一个复杂的世界中掌握部分和整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能力;必须教会学生把任何信息放入它的背景或总体中来认识,从关注系统的组成要素到关注要素之间的关系能力;必须培养学生具备连接知识和给予它们赋予意义的组织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具有应付抽象和具体、一般和特殊关系的能力。
具有了这些学习能力,我们就获得了学习力,我们就能面对一个日益发展的世界和终身学习的自己,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