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到南大之间 ——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一些絮絮叨叨| 教育评论18
作者:九九
人类学博士
我是1989年参加高考的。说来惭愧,中学阶段虽然我学习成绩不错,但我对大学可以说毫无了解,浑浑噩噩。我不知道清华北大,遑论其余。我只知道老师说我上重点大学没问题,还有一位老师建议我即使保送也不要去师范大学。
文理分科的时候我也浑浑噩噩,大部分人去理科,我也就去了理科。记得当时唯一问过一个成绩和我差不多的女生,她去了文科,我还有点诧异。现在想来,主要是因为我希望继续跟她同班吧。
总之,对于高考志愿填报,当时身边没有可以指导我的人,我也不懂得去请教老师、同学。
然而临近高考的时候,我突然对北大向往了起来。主要是因为当时看到了一些关于北大的文章,比如谢冕的。在他笔下,北大不仅是一座美丽校园,更是一片“自由乡土”,科学民主是北大“未经确认却是事实的校训”——这些话,让我向往不已。可惜,知道得有点晚了。
当时是先填志愿再考试的。我是理科,但并不十分喜欢理科的东西,特别排斥工科的东西,所以就选些不文不理的。当时看了一些心理学的书,有点兴趣,因此我第一志愿报了北大心理系,第二志愿兰州大学管理学。当时招理科生的不文不理的专业并不多。
1989年有一个特殊情况是改志愿。因为当年的学生运动,招生计划有所调整,所以我们在考试过后重新填报志愿。我记得当年北京大学在福建招生数量从21人减少到9人,我唯一可以考虑的专业是生物,我从没打算学。加上高考我有一科发挥失常,分数应该也不够,因此我就改报了北师大心理系。说来可笑,填报北师大也仅仅是因为我曾经在学校看到一张北师大的海报,有一点印象。
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当年北大分数线多少。那年北大需要额外军训一年,很多高分学生都跑去清华了。网上查到一张1988年北大在各省(市)录取分数情况表,福建理科是562-613。如果1989年录取分数变化不大的话,我当年的分数是可能上北大的。只能怪自己当时确实太无知了。
相比之下,现在填报志愿的参考信息就详尽多了。前些年陪一个晚辈填志愿,我就惊叹于各校各专业历年录取分数的信息太齐全了,而且是考试成绩出来以后再填志愿,和我当年两眼一抹黑的状态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今年我儿子高考,我心中的目标是“北大到南大之间”。曾经认为他离北大不远。他高一就因信息竞赛跟北大签了一个“有条件降60分”的协议。而且他妈妈当年是厦门文科状元,因种种原因没去北大。“妈妈英雄儿好汉”,我总觉得他有上北大的实力。至于南大,是信竞老师曾经说过南大是保底(对很多信竞队的学生而言)的云云,以及,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听说南大的前身“中央大学”曾经是亚洲第一的大学,从此我对南大也有了向往。
(截图来自网友:艾小贝爱教育)
对我来说,儿子的高考虽然不无遗憾,但总算实现了既定目标。虽然儿子查分数、填志愿基本上都是他自己干的,但我还是有所参与。经此一役,我觉得我可以谈谈高考志愿填报。我想说的是,现在的高考志愿填报,已经比当年科学很多了,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01
不能只看清华北大
目前中国的大学,第一梯队的无疑是清北,无可争议。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很多高中都把清北录取人数作为竞争的主要指标,这个现象我觉得不够合理。中国那么大,把那么多资源、那么多好的学生都挤到清北,我认为是不经济的。各个中学的评估指标应该扩大一些,比如排名前十、二十高校的录取人数,这样应该更科学点。否则容易给学生造成“不到清北非好汉”的错误印象。
以北大和南大为例,两校各有千秋,虽有差距,但并非天壤之别。从校史来看,北大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12月,是戊戌变法的产物,创办人可以说是光绪皇帝,它同时兼具学堂和教育行政机关的作用。1912年5月改称北京大学。北大还有一个身份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它与整个国家的命运似乎关系较大。
(图为1903年京师大学堂仕学,师范师生合影)
南大的前身则为成立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其创办者为先后担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张之洞、魏光焘等人,他们认为兴学育才“应从师范学堂入手”。“三江师范学堂”于1904年开始招生,为江苏、安徽(江南)、江西三省之公学,“堪与京师大学堂比美”,也是“中国师范学堂之嚆矢”。1906年改名“两江优级师范学堂”。1914年筹办“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高),其校歌在2001年成为南京大学校歌。1920年,由南高筹建国立东南大学。1927年筹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改成“国立中央大学”。1937年西迁重庆,实力雄厚,师资力量为同期西南联大的两倍。1946年东还。1949年解放后更名南京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金陵大学并入南京大学,后分为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农学院等校。
(两江师范学堂手绘全景,图源网络)
其中一个细节耐人寻味。抗战之前“中央大学”院系多于北大,抗战时期“中央大学”的师资力量是西南联大的两倍,报考“中央大学”的学生也数倍于西南联大,但近年我们对西南联大歌功颂德,“中央大学”却默默无闻,不知何故?真的是“中央大学”都没有成果吗?
02
不能只看录取分数线
每年学生填报志愿的时候,主要参考学校近年的录取分数线,但是,录取分数线并不能完全体现学校的综合实力,一方面区位影响巨大,另一方面录取线有一些操作的空间。以今年福建省的理工类录取分数线为例,清北势均力敌,均为690分。上海交大紧随其后,687分,复旦大学686。浙江大学673,中科大671,南京大学670。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同为第二梯队的“华东五校”,本身综合实力相差不大,但上交和复旦的分数远高于其它三校,究其原因,当然跟它们位于上海有关,但同时,它们的分数线是有所操作的。即把大量的招生名额放入提前批,而常规批在福建省的招生数都是个位数,从而导致录取分数线偏高,这是考生们要注意的。当然,如果考生只看分数线,上交和复旦无疑可以招到更多的高分学生,成为赢家。
区位上来讲,无疑北京上海更具吸引力,所以录取分数普遍较高。人大671分,北航668分,同济662分。北理工651,高于南开和武大的648。有意思的是,与清北及“华东五校”并称C9的哈工大,647分,其深圳校区则660分;西安交大652分,低于华中科大的654。
9月8日,网友“艾小贝爱教育”通过百度APP公布了国内42所“双一流”大学最新排名,前十名为清华、北大、浙大、上交、南大、复旦、中科大、华中科大、武大、中山大学。西安交大和哈工大分列第11、12位。虽然排名经常会有所变动,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学校的实力和录取分数线不是完全一致的。
(截图来自网友艾小贝爱教育)
03
各省录取分数线可能差距较大
填报志愿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考生在本省的名次比分数本身更重要,因为各高校在各省的录取名额是给定的。我不知道各校在各省的录取名额是怎么确定的。据说是教育部划定的,但我不知道教育部的依据是什么。
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名额是一种资源,由“国家”统一安排。以我当年的北师大心理系而言,我们班30个人,来自于10几个省市,每个省一、两个人,估计是有让他们毕业回去发展本省心理学的想法。北京市多一些,我们班共有6人。
总之,分省招生的结果就是同个学校在不同省市的录取分数差别较大,这就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公平,也是造成“高考移民”的原因。
以上,纯属个人絮絮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