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之父马尔克斯,他的《百年孤独》对中国文学影响有多大?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代表作《百年孤独》的经典开头。
许多年之后,中国网友统计了一下当代中国重要作家的小说开头,戏仿说:“许多年之后,当中国作家写下自己小说开头时,将会回想起第一次看到《百年孤独》的那个下午。”
1982年,马尔克斯开始在中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当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当时中国国门初开,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如同平地惊雷,在中国文坛产生了“爆炸效应”。人们开始意识到,小说原来可以这么写——人鬼不分、时序颠倒、现实和梦幻交织…
《百年孤独》成了中国作家的“圣经”,马尔克斯则成为中国作家之“父”。
中国大多数年轻的作家都是在学习模仿马尔克斯的写作手法,才走上创作生涯的。
在中国众多学习马尔克斯作家中,莫言无疑是最成功的一个。
据说当年莫言一打开《百年孤独》,刚看了个开头,就大叫“我知道怎么写小说了”,此后小说创作如同井喷。他此后创作的《红高粱》、《金发婴儿》、《檀香刑》、《生死轮回》等诸多小说都有马尔克斯的影子。
2012年,莫言成为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评委会授奖词称,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陕西作家陈忠实的《白鹿原》是近二十年来影响很大的一部作品,荣获过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如果我们同时翻开《白鹿原》和《百年孤独》,就会发现两者相似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两书都是记叙家族的几代兴衰;《百年孤独》里是找“路”,《白鹿原》是找“鹿”;《百年孤独》有先知梅尔基亚德斯,《白鹿原》则有朱先生这个“圣人”;《百年孤独》是常年雨灾,《白鹿原》是常年旱灾…
30多年来,没有任何一部外国名著能超过《百年孤独》对中国作家的影响。余华、苏童、韩少功、贾平凹、扎西达娃、刘恒、马原等作家的小说中都有《百年孤独》的影子。
当年的文学青年几乎人手一部《百年孤独》,我也在新华书店买了本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百年孤独》。当时满以为买到的肯定是正版正品了,后来才知道马尔克斯的所有作品当时都没授权给中国各个出版社。
1990年,马尔克斯到中国访问,看到书店里陈列着诸多版本的《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十分生气,扔下一句狠话——“死后150年都不授权中国出版其作品,特别是《百年孤独》”。
直到2010年,事前才有了转机,经过新经典文化的努力,马尔克斯愿意将《百年孤独》交给该公司推出中文版。
希望这部伟大的作品能给更多的人带来创作的力量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