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人际关系的三个习惯,不少人身上都有

主播:Bobo

这本书是由日本生活美学第一人松浦弥太郎所写。它是作者的成名作“生活中的巧思与发现笔记三部曲”之三,在这本书中,作者分享了40个调整脆弱人际关系的诀窍,说明他是如何从生活中发觉守护人际关系的珍贵智慧。每一个点都能让你的思考更深一些。

这次我们重点分享伤害人际关系的三个内容,分别是定义的伤害、说教的伤害和脱口而出的伤害。

『定义的伤害

作者非常反对给人贴标签,比如

“那个xxx,不过是这种人。”

“像这种类型的人,一定不会怎么样。”

“他啊,我太清楚了。”

这么做带来最直接的后果是:伤害你自己。

一方面,如果你时常给别人下负面的标签,则说明你的心性不够柔软,很难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你也会因此错失各种机会。

另一方面,当你给别人贴上了负面标签后,你和对方的交流就很难自在有序,自如随意。对方也一定能感受到来自你的尴尬微表情和微情绪,这样对方该说的话也就不说了,该给你提的醒,可能也就不提了。

除此之外,习惯贴标签最大的坏处是,你觉得自己很聪明,规避了风险,梳理了思考,但其实你会渐渐丧失感受能力。

你看到对方的坏,就看不到对方的好,不能理解别人的出发点和动机。或者你只看到别人的好,也可能在人际关系上栽跟头。

换句话说,贴标签是大脑偷的懒,这种行为会让你放弃思考,按照标签对待周围的人、事、物。

说教的伤害

“你为什么迟到了?这个习惯可不好,下次要改。”

“你怎么做事这么拖拉呢?到现在还没完成,下不为例。”

“你为啥不把这个东西捎带手带过去?我之前不是跟你说了吗?”

习惯说教别人的人,看不到人的状态变化。

比如,他迟到,可能不是因为堵车,而是因为不想来;他做事拖拉,不是能力差,可能是对你的工作安排有情绪;他不把东西带过去,不是没看见,也不是不愿意,而是他不想帮你这个忙。

说教别人潜藏着支配他人的意识,这就是问题所在了。如果别人不愿意让你支配,就会有各种你不理解的问题出现。或者情绪一出现,对方就根本不可能按照你的意愿做事。

而且叮嘱别人的话语,往往都在指出对方的弱点或缺点。即便你态度温和、面带微笑,被提醒的一方,心里也还是非常刺痛。

在你看是提醒,在对方来说,可能就是语言暴力了。

所以,想改变一个人的言行,说教的方式最不可取。更好的做法应该是去相信对方,花时间和精力去尽量帮忙才对。

『脱口而出的伤害』

一次,作者看到朋友很消沉,就上前问他原因。结果对方说自己的父亲罹患癌症,晚期。

当下,作者决定给他打气,于是他这么说:“丧亲之痛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你要加油啊。”一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没毛病的劝解,却让作者出了一身冷汗。

那句“每个人必经的过程”,刺伤了朋友的心。首先他的父亲还没有去世;其次既便去世了,对朋友而言,那是他唯一的父亲,被别人说成“常有的事”,也是很难接受的;最后,他需要的是治愈疾病的鼓励,不是治病失败的劝慰。

作者反应过来后,立刻道歉,并且对自己的不体贴非常懊悔。朋友虽然原谅了他,但也确实因此非常郁闷。

所谓祸从口出,往往就是从脱口而出的话里来的。激动时的保证、兴奋时的允诺、逞能时的满口答应,到最后都会让自己付出不小的代价。

话一旦说出口,就无法收回,这就是脱口而出的可怕。因为它最容易伤害人际关系。

总结一下,其实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身上有很多不好的习惯。作者告诫我们要慎之又慎、多加小心。因为人际是最易破碎,最难修复的东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