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努力不再有用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努力吗

最近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好多天了,那就是“当努力不再有用的时候,我们还需努力吗?”
这个问题缘起于看书和现实生活。无论是在书中还是现实生活你会发现总有一些并不是最有能力的人占据着高位,支配着某个领域的资源。也就是说最后谁能获得这个稀缺的资源决定权在这些少数人手里。如果这些支配着权力的少数人道德操守比较好的话,资源分配也许就比较公平,反之,腐败就会滋生。所以,我们经常会在新闻里或者生活中看到这样一些现象:要么对领导卑躬屈膝,要么私下进行不那么光彩的权钱交易。这也就是权力让人着迷的原因。
如果你能非常自如地做到对上级弯腰屈膝,也许你能获得晋升的机会就更多,如果你不擅长这样,那么很多机会可能就与你无关。比较让人绝望的一点是掌握资源的那些人有时候自己就觊觎这些资源,让他分给别人一些,那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这就给那些不善阿谀奉承的人树立了一道巨大的屏障,哪怕他自身有一身本领,估计也没有更高的平台展示。这个时候,他还需要继续努力吗?
有没有一本书或者一种哲学流派可以提供破局的方法呢?答案是有的。因为这个问题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而是从古至今都存在。阿兰德波顿的《身份的焦虑》就指出我们焦虑的原因在于渴求身份认同、势利倾向、精英崇拜等。王阳明在《传习录》里也号召人们要致良知。也就是我们的行为的出发点要从自己的良知出发,只要自己良知得到安顿,别的也就不需要过度关注。
也许我们的努力不能获得别人的认同,也很难获得应有的资源,甚至还会引发别人的嘲讽,我们对外界的期待也许会落空,但是这也不是我们自甘堕落的理由,
因为:每一天的充实感是切实的,每一件事做的更好也是真实存在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也是令人愉快的,自己良知得到恰如其分的安放也是真切的,这就是支撑我们继续努力下去的理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