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十戾·驴】四、缅甸如何打破了八旗骑兵不可战胜的神话?
驴·海兰察
两次征讨缅甸的失利,让乾隆皇帝颜面尽失。但这不代表乾隆帝可以正视中缅双方的正式实力差距,他坚信之前是大意了,这次只要明瑞带着八旗兵一到,必然大破缅甸。
从纸面上的数据看,缅甸跟大清比起来,那就是弱鸡。缅甸军队人少,没有犀利的骑兵,不具备大型火炮,仿佛跟清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但是,明瑞可不知道,他的两个前辈战败不仅仅是绿营兵战斗力差,而是因为部分缅军配备了从英属印度买来的燧发枪。所以在轻型火器装备上,少部分缅军要比装备火绳枪的清军武器高出两个代差。当清军需要装药、点捻发射的时候,缅军的遂发强可以直接扣动扳机射击。
更重要的是,缅甸的地形完全不适合骑兵长距离突击,而且当地蛮荒烟瘴极多,北方人极其不适应。再加上地形的制约,入缅作战的补给远比去西域作战的补给难多了。
乾隆帝从西南各省抽调了两万五千军队给明瑞,其中三千人是八旗骑兵。要保持三千八旗骑兵的全部战斗力,按照标准就是每人配三匹马。另外部分绿营兵也需要马,运送辎重也需要马。也就是说,要打缅甸的话,云贵地区要准备三万多匹战马。
这对于云贵地区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了马之外,云贵孱弱的生产力,也无法及时供应清军足够的军粮。要打缅甸的话,其中一半军粮得从缅甸当地搞定。那要怎么搞定?我想缅甸人是不会主动捐粮的,只能清军自己动手。
鉴于此,明瑞对这次军事行动并无太大信心。讲道理的话,一个职业军官在分析完敌我态势后,应该拒绝这次战争。军粮都凑不够,还打什么仗?但是,大清自有国情在。这次战争的场外意义远比场内意义大得多,之所以乾隆帝从伊犁那么老远把明瑞调来,就是让明瑞来给他找面子。
所以,无论条件是否满足,明瑞都必须开战,而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等于说明瑞只有一捆大葱和一盘木耳,乾隆帝非让他做一道葱烧海参,这工作根本没有任何可以完成的迹象。
明瑞一琢磨,要不虚晃一枪,就说是打败了缅甸,缅甸大军仓皇而逃。不行,这招刘藻用过,死了。
那要不就去缅甸多收服几个土司,假装胜利后称病请假?不行,杨应琚用过这招,也死了。
摊上这么些“聪明”的前辈,让明瑞十分的头疼。
明瑞经过分析,常规战是不可能打败缅甸。最起码军粮不够,这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皇帝都不差饥饿兵,更何况他一个云贵总督。
于是,在现有条件下明瑞决定对缅甸进行“斩首行动”。按照预设计划,清军直接攻破缅甸首都阿瓦,结束战斗。
为了支援明瑞,云贵两省玩命凑,凑出来一万多匹马。至于辎重队,只能用牛和驴。万一粮食运的不够,那就直接把运输的牛吃了。
准备停当之后,明瑞兵分两路,一路由参赞大臣额尔景额率八千兵为辅助,明瑞亲率主力直捣阿瓦。
实际上此时的缅甸也有些轻敌,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付暹罗上。至于清军的进攻,缅甸决定坚壁清野,用环境“毒”死清军。在重要的据点上,还可以打打防守。清军的战斗力缅军也见过了,就那么回事。
明瑞跟他的前辈们一样,进入缅甸后几乎没有遇到抵抗。但是他只有两个月的军粮,确实耗不起。再者,缅甸的环境真是厉害。参赞大臣额尔景额一仗没打完,就活活病死了。
明瑞也遇到了比较膨胀的缅军阻击,双方展开野战。在硬碰硬的正面战场上,缅军确实不敌八旗骑兵的冲击。缅军丢下两百多具尸体后再也不敢出战,坚守不出。
缅军坚守不出,明瑞就犯难了。如果是双方决战,明瑞必胜。但如果转入僵持,明瑞可没有足够的粮食打消耗。
明瑞不敢对峙,于是只能带兵强攻缅甸的木寨。贵州的传奇英雄藤牌兵王连第一个爬进木寨斩杀数人打开寨门,清军蜂拥而入,歼敌两千,大获全胜。
缅甸知道清军厉害之后,继续坚壁清野,并从暹罗往回调兵。明瑞取胜后被封为一等公,为了对得起这个爵位,他继续高歌猛进,朝着阿瓦方向进攻。当清军距离阿瓦只有七十里的时候,粮食耗尽,战线太长,补给不上,官兵多有病患。
强弩之末的清军,只好在明瑞的指挥下退兵,要不都得饿死。清军一退,缅军就不远不近的跟着。
明瑞只要回头交战,缅军就退。明瑞继续回国,缅军就跟上。
这一路上,缅军只敢骚扰,不敢追击。但这样足矣给明瑞的大军带来很强的心理压力,非常影响军心士气。
另一方面,缅军开始攻击清军的各个据点,让明瑞的主力既不能有效休整,又不能得到补给。明瑞主力军的辅助军队溃败,明瑞的主力军士气低下,军心也到了崩溃的临界点。
在明瑞大军的注意力都在尾随的缅军身上时,其实缅甸的主力已经扫清了清军的外围据点和辅助军队。在明瑞大军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缅军开始对明瑞的主力军采取合围行动,明瑞被缅军重重包围。
这下麻烦大了,云南方面也曾派出过援军,但很快就被击溃。明瑞无奈,只能决定突围。于是他亲自带着八旗骑兵殿后,让大军迅速往云南方向撤退。
缅军对清军发动了猛烈进攻,清兵的骑兵队长阵亡,额附观音保打到还剩最后一支箭的时候自杀。重伤的明瑞且战且走,最后实在走不动了,就下马割下辫子让亲兵带走,自己找棵树自缢身亡。
这一仗,缅方的记载和中方差不太多。只不过在战绩上,缅方说清军三万大军只有少部分突围,其余都被他们歼灭或俘虏,这就有点夸张了。
缅军对清军还是有很大的心理压力,而且不知道明瑞已死,因此不敢造次追击,见好就收。这也导致缅军没能围住清军,使得清军主力撤回云南。那些能打的悍将几乎都死在了战场,但他们保住了伤病员和文职官员脱离了险境,倒也不失军人本色。
消息传回北京,乾隆帝勃然大怒,要继续添兵作战。为了稳住局势,乾隆帝先派出遏必隆的孙子,领侍卫内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阿里衮迅速赶往云南稳定局势。另外再琢磨派谁去收拾这个烂摊子。
打一个缅甸,清军三易主帅,这让乾隆帝非常的恼火。这就像某足球队,头几年还喊着冲出亚洲,现在连东南亚都冲不出去,脸上挂不住啊。
如果清军败给准噶尔汗国,那不算丢人。但败给缅甸,真的是没法混了。乾隆帝始终不相信缅甸有什么难打的,一定是明瑞轻敌冒进,一不留神才输了。但转念又一想,这已经是三个不留神了,靠阿里衮也不能保证他会不会不留神。
那么该派什么样的阵容去征讨缅甸呢?乾隆帝还没琢磨明白,一封来自缅甸的求和信送到了京城。但是谁也没想到,乾隆帝看到缅甸王送来的求和信,更加气愤了。
那么说这封态度卑微的求和信到底触动了乾隆帝哪根脆弱的神经?乾隆帝会派出怎样的阵容南征?我们下次再讲。
西山十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