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四十四、谁是天朝?
有趣的谈判
这故事一追溯,就得从元封元年说起。那年汉武帝陈兵朔方,让使者郭吉去晓谕匈奴乌维单于,要么出来决战,要么俯首称臣,远遁漠北可不是个爷们。乌维单于大怒,扣押了郭吉,然后派人跟汉武帝虚与委蛇,表面示好,实则卧薪尝胆,准备休养生息练成精兵跟汉朝决战。
到了元封三年,汉武帝灭朝鲜、取楼兰和车师、灭滇国、平氐族叛乱,打遍周围无敌手,又是时候重启和匈奴的谈判了。这就是天朝的逻辑,按说大家各守一方,老死不相往来不就完了吗?但是汉武帝不这么想,哪怕割给匈奴一块地,也得让匈奴称臣。巧了,匈奴也是这么琢磨的。宁可血流成河,也得保住天朝的名号。
所以这一时期,西域各国活的都比较滋润。过去匈奴在西域设官员统一收税,现在西域各国独立,匈奴想收税困难点。汉朝满西域撒钱,让西域各国齐头并进奔小康。但是,西域各国多数是拿了汉朝的钱,暗中依附匈奴。他们不跟汉朝作对,就算是拿了钱对得起良心了。毕竟汉朝的金元外交,远不如匈奴骑兵有威慑力。
到了元封四年,匈奴一批批使者用甜言蜜语都把汉武帝拍的审美疲劳了。他决定派人去匈奴看看,这帮货到底是真的有诚意,还是忽悠汉朝别动手。问题来了,谁敢去匈奴当使者?去了就得被扣下。我们从小就知道苏武牧羊的故事,但是像苏武这样被扣押的使者太多了,而且结局都比苏武惨。比如郭吉,就在贝加尔湖放羊呢。
没办法了,这次派去匈奴的使者叫王乌,是在北方边境长大的,会说匈奴语,熟悉匈奴的习俗。王乌是个匈奴事物的专家,也是汉朝历史上少有的能全身而退的外交家。王乌到了匈奴地界,让随从们就地休息,他自己去见乌维单于。
古代天朝外交官不需要外交技巧、谈判技巧,需要的是气节,而且是仅仅需要气节。气节的“气”,就是天朝气势。上国之臣可当下国之主,所以天朝使臣到了属国,骂人家国王跟骂三孙子一样。宋高宗向金称臣,每次金使来南宋,宋高宗总是想尽各种理由推病不见。这都不用问,天朝来使就是来骂人的。后来明清时期派往属国朝鲜的官员也就是一个礼部的八品官,照样把朝鲜国王骂成狗。真到了袁世凯这个级别顶着通商大臣的名头在朝鲜驻军的大将,实际上就是属国的太上皇。气节的“节”就是天朝使者的符节。张骞也好、苏武也罢,把这个符节看的比命还重,所以他们为了保护这个符节,被扣押了。
王乌心说为这点事去贝加尔湖放羊实在是犯不上,所以王乌去见乌维单于的时候,屏退左右,只身前往。什么天朝气节,统统玩去。根据匈奴的规矩,下国来使朝见天朝单于,得换匈奴的衣服,把脸用墨涂成黑色,还不能带符节进来。王乌统统照办,不就是换身衣服嘛,又不要钱。涂个大黑脸就大黑脸,权当cosplay时尚黑人巴洛特利。放下符节就放下符节,脸都黑了,还顾得上那条牛尾巴?
乌维单于见到王乌,那是非常的喜欢,甚至误以为汉武帝示弱。你看这回来的这个小王的态度,就比那些个求放羊的好得多。聊聊吧,汉朝的条件是称臣,只要匈奴称臣,要媳妇给媳妇,要嫁妆给嫁妆,甚至想搬家去河套住都没问题。
乌维单于一听不对啊,你黑脸都涂了,怎么还谈让我称臣?得是你们称臣。但是考虑到王乌开出的价码太诱人,于是乌维单于模棱两可的告诉王乌,可以派太子去长安。王乌一听,这不就是说要称臣的节奏吗?乌维单于真淘气,还不明说。于是王乌赶紧回去通知汉武帝,说乌维单于要称臣。
汉武帝大喜,派出帅呆酷毙霸气侧漏能代表天朝体面使者杨信出使匈奴,谈谈具体太子入朝的细节。杨信这一去,双方就搞乱了。匈奴方面觉得是现在汉朝怂了,要面子非得说自己是天朝,事实上汉朝已经服软了,要不然汉武帝那性格,能让自己的使者这么卑谦的来谈么。杨信认为是王乌已经谈妥了,匈奴怂了,只不过碍于多年天朝的面子,所以嘴硬不承认,但是实际上匈奴已经服软了,要不能让太子入朝么。
俩天朝外交官遇上了,场面就尴尬了。匈奴那边纳闷,老杨你倒是换衣服化妆啊,还有你手里那个破棍,赶紧放下,不得带入单于王帐。杨信大怒,你们全家都是老杨,叫我杨大人!换什么衣服?化什么妆?叫小乌维滚过来见我!
这样一搞,双方就杠上了。匈奴官员赶紧给乌维单于汇报,打算给杨信一个好看。不料想又有消息传来,据传说匈奴在西域最铁的兄弟乌孙要和汉朝和亲了。乌维单于迫于形势,得和杨信谈谈。但是,决不能堕了天朝的威风。可是杨信是个硬茬,油盐不进。乌维单于只好变通一下,汉朝规矩不是不换衣服不涂脸不放下符节吗?匈奴的规矩不是带着符节不能进王帐吗?干脆,就在草原上接见杨信,不去王帐不就完了。
就这样,亚洲最强大的两个帝国,或者说当时世界的两大帝国的高级谈判,在露天的环境中展开。双方谈判的基础,从汉文帝时代的和亲政策开始。乌维单于要求汉匈两国的关系恢复到汉文帝时代,汉朝把藩王的女儿嫁给匈奴单于,并附上一定标准的嫁妆。作为回报,匈奴不去打汉朝。杨信一听就怒了,牛逼也不是这么吹得啊,有能耐你倒是来打啊,上次郭吉那样劝你来打,你不是也连个屁都没放?乌维单于退一步,说反正太子入朝这个条件我不接受。杨信一看,你爱接受不接受,不谈了,走人!
就这样,这场世纪谈判,谈崩了。汉武帝就纳了闷了,王乌去一趟,好歹双方交换了意见。老杨你去一趟,啥也没说,扭脸就来了,气节是可嘉,但是事没办成啊。看来还是王乌比较有谱,再让王乌去一趟。
汉武帝可不知道王乌是怎么谈得,但凡汉武帝知道王乌的作法,得把王乌剁碎了。王乌再入匈奴,乌维单于很满意,好歹可以坐在帐篷里谈点实事,别老纠结那些没用的。乌维单于这次的意思是,愿意和汉朝结为兄弟之国,单于亲自到长安居住都行。王乌回去汇报,汉武帝大喜,赶紧给乌维单于修建豪华府邸。这时候匈奴使者也来了,说两国得互派高级官员来会晤,杨信、王乌这类人都做不了主。为表诚意,匈奴先派了一个贵族来长安会晤。结果这个匈奴贵族命比纸薄,到了长安就水土不服,一病不起。汉武帝赶紧派太医不惜一切代价,用最好的药给这匈奴贵族治病。太医望闻问切,问是够呛,语言不通。望望吧,这印堂发黑,怕是内脏有毛病。仔细一看,我去,这是不洗脸导致的。太医把脉吧,不对啊,这位贵人没有脉了。仔细一看,一辈子不洗澡,手脖子泥太厚。经过太医的缜密判断和精准用药,这位贵人死了。这可尴尬了,人家使者死在长安了,怎么解释吧。汉武帝派路充国佩戴两千石官印带着匈奴贵族的灵柩回匈奴,一方面给予匈奴死者家属极高的丧葬费,一方面让路充国以汉朝高级官员的身份跟匈奴谈判。
乌维单于大怒,还谈个茄子?把我们的人给弄死了,来呀,把这个路充国扣押!乌维单于不仅扣押了路充国,还派大军攻打汉朝东部边境。汉武帝派平定西南夷的郭昌和灭掉楼兰、车师的赵破奴去边关迎敌,两国又进入了敌对状态。但是乌维单于佯攻之后就放弃了,回家默念: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不好。
没办法,匈奴卧薪尝胆休养生息才几天啊,积蓄的实力根本不足以跟汉朝开战。汉朝百姓像韭菜,可以让汉武帝一茬茬收割。乌维单于就攒下这点牛羊马骡,不可能迅速的经济恢复。等于实际上两国在元封四年后,进入了谁也不搭理谁的状态。
两国虽然没有正面的军事冲突,但是却在西域暗中较劲。这场西域争夺战到底谁更技高一筹?请看下节。
点击查看
讲述学校欠大家的历史
打赏一块钱也是你对知识的态度
而态度决定了你的高度
笑谈中
微信号 : kxiaotanzhong
新浪微博:@依然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