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饱经风霜,一位歌妓给了他最深得感动

苏轼是乐观主义者,但他也是悲观主义者,通过其诗词文章得知,他的心灵总是在这二者之间挣扎着。

对于这一点,他自己也是心知肚明。古代男人,读圣贤书,为的就是治理天下。苏轼屡屡被朝廷嫌弃,苏轼的内心自然是寂寞,自然是悲戚丛生。

有的时候,苏轼或许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连一个女子都不如吧。

那个时候,苏轼认识一位歌女,是他朋友的女人,名家柔奴。真的是很美的名字。名字美,人更美,生得是那个眉清目秀,天生丽质。歌喉好,口才也好,每每跟苏轼们叙谈,总是对答如流,苏轼很是喜欢。

此女出身也不低,其家世世代代都住在京城,天子脚下的人,城里人,自然也就一向都是千金之躯。

但是,后来,苏轼的朋友贬谪去了岭南,一个及其艰苦之地,这位天生丽质的养尊处优惯了的柔奴也跟了去。

后苏轼再次拜访这位朋友的时候,也就很好奇的问她:“岭南条件艰苦,你住在这里应该还适应吧?”

谁知,柔奴却回答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柔奴这是何等的洒脱,似乎全然没有思乡之情,在如此艰苦的环境里,依然素心泰然。似当初的颜回一般。

苏轼听了,立马就愣住了,感动不已。想自己因贬谪在外也未免悲戚,此等女子却如此想,我等情何以堪啊!

于是他有感而发,也就就一时的感受填写了一首词:“

万里归来,年愈少,

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好否?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这是在此中盛赞此女子有着梅花一样的品质啊,耐得住人生的苦寒。她如此的心态也是他苏轼值得学习的。何谓苦?何谓甜?心安就是幸福,生活的美好从来都只属于热爱它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