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末梢血管的方子!治着凉生气后手指凉、麻、痛,源于实战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曾经有人对我说,文君然,你既然是要搞中医科普,那你就给大家简单说说中药,就得了呗?就给大家简单说说中医概念,就得了呗?何苦说这些中医验案、验方?大家能听懂吗?

我说,你真的是太小瞧读者朋友了。

你可知道,当代的国人,有多少都在渴望学习中医?

你可知道,有多少读者,通过自学,已经掌握了中医的基本门径?

你可知道,那些泛泛的、平淡无奇的所谓科普,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大家的求知欲?

因此,用专业的视角,给大家做专业的中医科普,以验案和验方的形式,手把手地教给大家一些经验和理念,是非常必要的。

比如说下面我要讲的这个吧,就是一则专业的,但是又十分具有启示意义的经验。

关于什么呢?就是打通我们的末梢血管。

故事是这样的。

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年纪是35岁,医案记载姓李。

她什么毛病呢?就是双手的手指,发凉,疼痛,麻木。这个现象已经持续一年了。

一年来,什么时候发作最厉害呢?主要就是在受凉、生气的时候。一生气,好家伙,两只手就开始发麻。一受凉,比如说气温降低,十根手指就发白,毫无血色。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患者到医院去检查,很快被确诊为“末梢血管痉挛”。

但是,用了药以后,效果平平,好像有些好转,但一点都不明显。

怎么办呢?患者最后决定,看中医去。

找的谁呢?医案记载,是门纯德老前辈。

门师,是我国山西的中医临床家和教育家。1984年离世。他的许多验案,至今依然在影响着后人。

刻诊,见患者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说话声音小,不爱吱声,脉象细弱。仔细询问,得知平时胃口不好。

这时候,门师就给患者开了一张方子。什么方子呢?医案记载,就是黄芪30克,鸡血藤20克,另外加上一个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汤,这是文老师我经常和你念叨的一张方子。

结果如何?患者用药半个月,诸症全部消失。

这就是医案的大致经过。

说到这里,您也许也会感慨:对啊,我也是这个症状!

嗯,我知道。医案里这种患者,还是蛮多的。正因为比较多见,所以我才把医案拿出来,和你分享。

我们从头说一说。

首先,这个人的症状,在遇寒受凉的时候加重。这就告诉我们,她不耐寒邪。寒邪,很容易伤害她的身体。

其次,这个人面色萎黄,脉象细弱,这提示我们血虚。对不对?

你再看,这个人平时纳差,神疲懒言,这说明什么?是不是脾虚气弱啊?

好了。这么一分析,患者的基本状态就是血虚、气虚,外受寒邪。

至于说血管是怎么痉挛的,我们就不去考虑了。反正,从中医辨证的角度看,就这么回事。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看看当时门师用的配伍:当归四逆汤,加上黄芪30克,鸡血藤20克。

这里头的黄芪,能够补气健脾,解决患者气虚的问题。这里头的鸡血藤,善于补血活血,通经活络,解决血虚的问题。

接下来,你重点看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原方:

当归9克,桂枝9克,芍药9克,细辛3克,炙甘草6克,通草6克,大枣8枚。

所有这些,水煎服。

当然,我说的,是原方。医案里,门纯德老前辈到底是怎么拿捏用量的,并没有记载。我们就姑且以当归四逆汤原方为例,剖析一下,门师为什么用这张方子。

说起来也简单。患者不是血虚吗?所以用当归、芍药、大枣来养血。患者不是易受寒邪吗?所以用桂枝、细辛、通草来温通经脉、散寒。炙甘草健脾益气,配合大枣固护气血生化之源。

总之,这个当归四逆汤,本身就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作用,是改善血虚寒凝证的常用配伍。它用在上文医案里患者的身上,是十分贴切的。

现在,我想请你把门纯德老前辈的配伍经验记住:当归四逆汤,加上黄芪和鸡血藤。这样的方子,对于气血不足、手指在感寒的时候发凉、麻木、冷痛的患者,是比较适合的。非专业读者,我建议你可以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专业的读者朋友,您也对此有个了解。毕竟,在当下这个季节,末梢血管循环不好的人,很多。中医对此以血虚寒凝论治,往往有不错的效果。

当然了,冬天的时候,手指头伸出去发凉,这是很多人身上都有的事儿。能说每个人都属于病态吗?肯定不能。因此,我们不必过于敏感。只有那些舌质淡,脉弱,气血不足寒凝经脉特别明显的人,才应该考虑药物干预。没啥事儿的时候,你喝中药来取暖,热乎一下身体,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好了。关于此,我老师就说这么多。我感谢你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