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酶制剂在饲料中添加

关于酶制剂在饲料中添加

酶制剂的研究运用很广,可用于轻工、化工、食品、医药及农业,我们平时了解最多的就是在食品工业的运用。如在面粉中添加酶制剂,1991年我国开始在烘焙行业使用淀粉酶,后来又陆续在馒头上使用。但总的来说,起步较晚,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更是起步晚,随着中国水产业的发展。关于这方面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这里就我对酶制剂的了解,做一个分享。

现在使用的酶制剂,大多是复合酶制剂,在饲料中使用的单一酶制剂,据我了解是植酸酶,而复合酶,大多互配的是淀粉酶、脂肪酶、非淀粉多糖酶和蛋白质酶等。说白了,酶就是蛋白质,所有对蛋白质有影响的因素,都会影响到酶的活性。

所以在饲料加工中添加,高温加工会严重影响到酶的活性。酶制剂的适宜温度大多是35-45摄氏度,当超过60摄氏度,酶会变性,丧失活性。适合在水产上添加酶的酸碱度适宜范围是6.5-8.5。同时一些重金属离子也会与酶的必须基团结合或发生反应,而使酶失去活性,只有充分了解酶的特性,才能在饲料中正确的添加使用。下面我来介绍几种常见的酶制剂。

01
淀粉酶

用于淀粉的消化和吸收,具体分成a淀粉酶、β淀粉酶、支链淀粉酶及糖化酶。在2009年,黄燕华对南美白对虾的研究中就发现,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150毫克淀粉酶,能通过外源淀粉酶的添加,增加内源淀粉酶的分泌,显著提高对虾血清中PD和SOD的活性,从而达到能提高对饲料消化吸率。

02
脂肪酶

促进色素、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增加消化吸收,提高饲料能量的利用率,促进鱼类生长。酶与酶之间存在各种种样的反应,许多外源性酶的添加都可促进内源性酶的生成,脂肪酶也是这样,比如在黄颡鱼饲料中添加外源性脂肪酶,可显著提高黄颡鱼胰蛋白酶和肠淀粉酶的活性,内源消化酶的活性提高,有助于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从而降低饵料系数。

03
非淀粉多糖酶

它是一种能降解植物中所含的非淀粉多糖的酶类,在水生动物体内,许多鱼类均不能分泌足够的纤维素酶、果胶质酶、几丁质酶等,所以在饲料中添加,有助于鱼类对饲料中这部分营养的吸收。常见的种类有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等。据研究,当饲料中植物性原料占比较大时,由于饲料中非淀粉类多糖物质增多,会增加消化道中食糜的黏度,从而影响与消化液的接触,从而影响营养吸收。当然反过来,如果要符合现代女性穿衣显瘦的需求,在食物中适当增加含淀粉多糖类物质的摄入,也是助于减肥的。再如,有些人长期性的大便不成形、溏稀,也可以按这个理论,早餐中可以吃炒手、面条这些含淀粉多糖类物质较多的食物,有些时候,食物的调整,其效果远胜于药物。

04
蛋白质酶

饲料中有许多抗营养吸收因子,影响鱼类对蛋白质的吸收,所以在饲料中添加蛋白质酶,可有效对抗营养因子作用,提高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能力。据报道,在鲤鱼饲料中按每吨饲料添加175克蛋白质酶,鲤鱼肠道消化酶活性显著提高。

05
植酸酶

植酸酶可以提高鱼类对饲料中植酸磷的利用率,催化植酸磷水解,通过酶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对饲料中干物质、粗蛋白和氨基酸的消化吸收。

在药物中,有些时候一点微量含量的酶的添加,可以大幅提升药效,在饲料中,养殖户对于酶类添加了解甚少,所以随着中国养殖业的发展,后继也将会陆续有各种各样的酶类,运用于药物与饲料。

更多咨询,点击下方小程序了解。

每晚八点我在抖音直播,直接搜索“成都鱼康养鱼经”即可观看,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前来交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