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搬迁县城始末
大埔搬迁县城始末
最初不是湖寮,而是选在高陂
大
埔县城1961年4月从茶阳迁至湖寮,到现在整整40周年了。然而,茶阳是古老的县治,从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重置大埔县设县治起,经明、清和民国,新中国成立至1961年4月迁至湖寮镇止,经历了435年,一直没有改变,何以在20世纪60年代要迁徙?新县治为何又要选择在湖寮?许多人都不太了解。值此迁县治40周年之际,我们翻阅了迁县治前后的一些文书档案,采访了一些当事人,共同回顾当年的一些史实,对于了解大埔的历史沿革,发扬当年迁县治时那种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做好今后工作,是很有意义的。
迁县治的缘由
茶阳位于大埔县境北部,与福建省永定县比邻。汀江纵贯福建长汀、永定,从石下坝进入大埔,经茶阳至三河坝汇合后称韩江。20世纪50年代以前,茶阳同外界的唯一通道就是汀江。历史上闽汀、杭、永所产的竹木、山货、纸类、烟丝等大批农林副产品靠汀江水运和人工肩挑到大埔,在茶阳设行栈收集囤积,运往汀属各县。茶阳很自然地成为闽西出入门户、闽粤边境贸易中心,历史上曾经相当繁荣。
▲ 茶阳古镇
新中国成立以后,情况起了很大变化:一是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很多重要商品实行“统购统销”,省际之间甚至地区之间商品购销“画地为牢”;二是随着鹰厦铁路通车和闽西各县公路迅速发展,在客观上商品流转也起了巨大变化,闽西的商品无需再经茶阳转水运,茶阳便失去了商品集散地的功能;三是茶阳处于大埔北端,地理位置偏僻,也不能成为本县的商品流通枢纽;四是从交通方面看,当时只有一条简易公路和汀江水运,全县15个公社中,有6个到县城逆水而上需两天路程。以上四方面的原因,茶阳几乎成了“经济死角”,起不到经济中心的作用。加上漳溪河、小靖河通过茶阳汇入汀江,而狮子河口河道狭窄,每逢雨季,洪患严重。据解放后10年的统计,平均每年受淹达18天之多,受淹期间,城内城外交通断绝,给领导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再加上县委、县府的工作重心是领导经济建设,重点又是农业,而在城内城郊耕地及农户稀少,城镇居民连吃菜问题都很难解决。所有这些使茶阳已不适应大埔县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日益发展的需要。
▲ 茶阳古镇
基于上述情况,中共大埔县委、大埔县人民委员会于1959年10月、1960年2月和1961年2月,三次向省、地两级党委、政府呈送迁移县址的报告。经省、地同意,1961年4月成立了新迁县址领导机构,由县委书记处书记、县长任庆延任领导小组组长,张玉林(副县长)、刘嘉伦(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张新(国营农场党委书记)、黄群(湖寮公社党委书记)为组员,下设办公室,刘嘉伦兼主任,温颂尧(县财政局长)、邓凤(县计委主任)为副主任,并抽调若干干部安排迁县址的具体实施工作。
何以选在湖寮
新迁县治,最初并不是湖寮,而是选在高陂。选在高陂,当时只要有三点考虑:一是1958年撤销丰顺县,该县潭江、黄金、(阝留)隍、大龙华4个公社并入大埔县,高陂相对处在全县的中心地带;二是高陂是陶瓷主产区,有“白玉城”之美誉,有一定知名度;三是交通方面,当时主要是水运,相对比较接近汕头专署所在地汕头。据1959年10月14日中共大埔县委(埔委字407号)向省、地委的报告称:“埔丰合并后,根据省、地委指示,为有利工作,需将原县城迁至高陂镇。高陂是全县较集中的一个中心地区,韩江下游通(阝留)隍、潭江、潮州、汕头,水陆交通方便,不仅便于对全县的领导,且是陶瓷工业区,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名扬四海,产品远销海外,是县的工业发展基地,又是经济、文化中心。”报告送上以后,县里组织了工作组,紧锣密鼓地进行勘测、选址,并作了城区布局的初步规划。
▲ 湖寮
当第一个迁县治的报告上报不久,出现了两个新情况:一是上级有吹风,要恢复丰顺县,潭江等4个公社仍归旧属,云云(注:1961年1月正式恢复丰顺县,4个公社仍归其辖)。如果这样,地盘的变动,高陂又变成县境的南端了,与其他公社的距离拉得太远了。二是省、地委对水利电力建设有一个规划,拟在韩江(阝留)隍的孤山建一个大型水库,高陂会受淹。于是决定放弃高陂,比较之下,唯一可供选址的便是湖寮。
湖寮在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曾立义招县,县治在今古城,有一定文化底蕴。湖寮的地理位置又处于全县中心,与县内各乡镇的直线距离东面大东为21公里,南面桃源为30公里,西面英雅为23公里,北面长治为30公里,是大埔县山区中比较广阔的一片平原,当地有7千多农户,城区与龙岗、古城、新村、岭下、黎家坪5个村庄交错,城乡结合,发展前景很好,又与邻近的百侯、枫朗、西河公社和县国营示范场相连,且湖寮一向为县领导农业生产建设的重点;在发展工业上也有一定的基础,有陶瓷、造纸、矿产、榨糖及林产化工等工业;又有公路同龙岩、饶平、潮州、汕头和高陂等地;孤山水库建成后,梅潭河与韩江水运相连,下游可通500吨轮船至三河、高陂直至潮州、汕头,上游可通梅县、埔北。
▲ 湖寮
经过充分论证以后,中共大埔县委、县人委于1960年2月19日以埔委字(60)079号文向汕头地委、专署再作报告,称“根据省、地委水利电力基建规划,1961年,在(阝留)隍孤山要兴建大型水库,按该水库的设计,正常水位达50米至56米。水库建成后,大埔沿河地区约有7.5万至8万居民必须向山区迁移。因而在选择新县址时,考虑到人口迁移和水库建成后的地理环境及交通环境上新的变化,以及市政建设发展长远规划,认为还是选择湖寮作县治最为适宜。”最终得到省、地批准,县治决定迁至湖寮。
艰苦创建新县城
新县治选定后,县址的布局,采取长远规划,分期建设的方针,具体实施上,因陋就简,先搬迁,后安窝,再建设。迁县治之初,湖寮只有一条110间店铺且狭窄的同仁路。当时国家正处于经济暂时困难时期,财力十分有限,省里只拨了5万元迁县费用。然而,迁县城是一件顺应潮流,得民心的事情,全县上下团结一致,广大群众特别是湖寮的群众十分支持,终于靠群众的力量,靠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克服了一个个困难,顺利完成了整座县城搬迁的庞大工程。当时既没有庆典活动,也没有挂牌仪式,各级干部一安顿好铺盖,就照常办公,保证了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
▲ 湖寮新城
搬迁一个县城,仅有5万元费用,确实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把它用作整修办公室和给予群众腾出房子的补助。县委、县人委大批办公物资、桌椅板凳主要靠肖畹香先生捐赠的一部英国产旧卡车,日夜兼程一点一滴啃下来的。党、政、军、群机关办公用房是向龙岗、古城、新村、岭下、山子下等大队租用10座民房(共298间、53个厅)安排的。县委机关设在新村蓝森堂,县人委设在龙岗孝友楼。干部、职工则散居在各个小村庄,每人平均仅有2.24平方米的临时住房,还有部分干部未作妥善安排,处于“打游击”状态,有的还是搭眠搭睡。尽管条件很差,大家同舟共济,没有一点怨言。没有集会场所,每当召开200人以上的会议,就要借中学教室,千人以上的会议便很难解决。1961年10月中国共产党大埔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就是在虎山中学的球场上搭起帐篷举行的。1961年9月开始筹建、1962年9月建成的大埔戏院,是新迁县城后第一个建筑物。直到1970年才动工在五虎山麓兴建县委、县府大院。
▲ 湖寮新城
经过40年的逐步建设,旧貌变新颜,在昔日的乱葬荒坡地上,建成了山环水绕美如画的新县城。城区面积由1961年的1.2平方公里增至现在的16.49平方公里,规划区域扩大到41.4平方公里,先后建成25条街道,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交通四通八达,通讯设备完善。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电视广播设施一应俱全。虎山公园,树木葱茏,青翠欲滴。县城绿化覆盖率在32%以上,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14平方米。1994年以来连续八年被省政府评为“十佳卫生城市(镇)”,去年通过省“岭南杯”达标验收,最近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环境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登上五虎山俯瞰山城,但见规划整齐的街道,错落有致的高楼,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7公里长、40米宽的环城公路和8座横跨梅潭河上的大桥,构成了山中城、城中水、水环城的美景,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不禁赞叹“虎山瞻眺万川秀,盘龙活水抱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