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窦后入路---我的讲课幻灯系列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美国Indiana University神经外科主任Aaron教授的The Neurosurgical Atlas系列中的乙状窦后入路Retromastoid Craniotomy。

Aaron教授的The Neurosurgical Atlas系列是十分有价值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通过 http://www.neurosurgicalatlas.com 注册使用。这个网站也是美国神经外科住院医师经常登录学习的网站。

在神经外科的早期经常通过双侧开颅术来显露后颅窝病变,因为当时的诊断技术不能达到病变的准确定位,同时也希望对不能手术的病例能达到满意的减压效果(Cushing,1917)。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桥小脑角区域的手术方法逐渐采用单侧枕下入路(Dandy,1925)。事实上,早在1903年F.Krause就曾详细描述了该手术入路。现代显微外科技术和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对神经外科医生的手术策略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具备不同手术入路的手术经验,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生赞成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桥小脑角区病变,并且在准确定位和熟练操作的基础上,手术切口和骨瓣越来越小。

这一入路切除听神经瘤的适应证较宽:小到内听道内的小肿瘤,大到直径大于5cm的巨大型听神经瘤均可采用这一入路。对于伴有颅内高压的患者,只要作恰当地处理后仍可进行这类手术。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也可用于切除桥小脑角区其它肿瘤及非肿瘤病变:脑膜瘤、表皮样囊肿、局限于后颅窝的颈静脉孔神经鞘瘤、三叉神经鞘瘤、斜坡型颅咽管瘤、小脑前下动脉动脉瘤及脑神经微血管减压等。

以下为讲课幻灯:  文末有视频

以下为乙状窦后入路 如何画 皮肤切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