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

成为襄子特别读者
点击上方「襄子的箱子」→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这是【伴点襄思】第 012 篇文章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今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曾经有人跟我说,你读那么多书没用,要出去行万里路。我当时觉得他说得挺有道理的,但现实是很残酷的,第一没钱,第二没时间。

后来我仔细思考了一下这句话,觉得可能很多人对“行万里路”都产生了误解。

在我看来,要“行万里路”,肯定不是到一个地方的酒店住一住,拍照拍一拍,然后写上“到此一游”之后拍拍屁股走人。“行万里路”需要跟当地人接触,感受当地的风俗与文化,最好是住一阵子,这样才算是真正践行了“行万里路”。

古人将“读万卷书”放在“行万里路”的前面,想必也是知道“行万里路”的困难,远胜于“读万卷书”。很多人认为,现在时代不同了,书籍的获取很容易,交通也更发达了,因此应该反过来。

古代,交通落后,一个人一辈子的生活圈子可能也就方圆百里,而且旅途充满了危险。可是,我们想想,古人说“行万里路”究竟是什么意思?古代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因此才需要一个人出去走一走,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去打破自己固有的认知与局限。(我认为,无论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古人的意思是为了打破自己固有的认知与局限。)

以前一个上海人,大概率来讲,一辈子都不知道北京人都在干什么,在吃什么,他们的房子是什么样的。而现在呢?虽然我一直待在南方,但我也知道北京有天安门,北京有四合院,东北还有二人转,他们的方言我也会来上那么一两句。

因此,通过互联网以及如今发达的媒体,我们足不出户,就可知晓天下事,这在古人看来是绝对不能想象的。古人的观念中,只有一个人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才算是到过了一个地方,而现在的社会,完全打破了这种肉身的局限。

当然,我并不是说“行万里路”不重要,对于现在一个普通人来讲,行万里路的成本也很高。我们要工作,就算有双休日,也多半用来休息,或和家里人待在一起。一年之中是有那么几个假期,可以出去走走,可多半是去看人山人海。我们去了一个地方,带回来一些特产,带回来一些旅游景点的照片,对于当地的风俗与人情,我们究竟了解多少?

旅行的确可以扩宽一个人的视野,启蒙时期的欧洲,很多拥有思想和自己看法的人,除了那个从没迈开步子的康德,基本上都不会局限于自己的家乡,他们会到其他国家看一看,瞧一瞧,与当地的士绅贵族交谈交谈,甚至还能得到与国王觐见的机会。这些经历对他们来讲是宝贵的财富,可是,别忘了,他们相对来说是自由的,没有房贷的压力,没有一周五天的工作日,其中部分还是有钱的贵族,就算不工作也不愁吃喝。

弗朗西斯·培根是一个喜欢旅行的人,他曾说:“旅行,对于年轻人来说,是教育的一部分,对于年长的人来说,是经历的一部分。”他还说,出门旅行的时候,要和当地的国王与官员多交流交流,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他自己旅行的时候还会随身带着仆人。

这不现实啊,普通人旅行,顶多与当地百姓搭上几句,根本没有机会见到当地的官员,就连仆人也是痴心妄想。

也不排除部分人每年都要出去旅行一次,甚至去国外看看风土人情。可是这毕竟是少数人,再排除掉一些纯粹是为了跟风旅行的人,其中真正能达到“行万里路”标准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

相比于“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成本则更低,读书几乎是一件成本很低,收益却很高的事情。这里的“万”是一个虚词,指的是多。读书的收益,很多时候并不会呈现出“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呈现出“指数增长”的趋势。也就是,前期很慢,但一旦到了某一天,就会突然间来一次爆炸性的增长。

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相信本意是打破自己固有的思维观念,去看看其他地方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不要总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唯一的、正确的。既然如此,那么无论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只要是朝着这个方向前进,那么也都是可以的。

而对于现代的一个普通人来讲,“读万卷书”比“行万里路”来得容易许多。这两者本身没有高低之分,只不过出于现实的考虑,“读万卷书”依旧在“行万里路”的前面。

当然,一个人若是有机会,还是要亲自出去走一遭,旅行,就像是一股能量,只有注入到自己的内心,才算是真正的旅行。其实读书也是如此,要“六经注我”才有意思,而不是我看着六经从我眼前晃过,而我没有抓住。

罗胖曾说,穿过身体的知识才是自己的。

无论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穿过了自己身体与灵魂的见识,才是真正具有价值的东西。

我看了看自己的钱包,与日程表,好吧,还是先“读万卷书”吧。

与君共勉

2021年1月30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