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之城”的奇特建筑

上一篇:二战大轰炸中鹿特丹唯一幸存的中世纪建筑,能保存至今多亏荷兰女王

回到布拉克地铁站北边的广场上,环顾四周,会发现许多奇特的建筑。除了西边的市场大厅外,东边这幢像吸尘器一样的建筑是鹿特丹的中央图书馆。它由荷兰建筑家雅各·贝克玛(Jacob Bakema,1914-1981)设计,1983年落成,正面层叠而下的玻璃幕墙仿佛白色岩石间的一道瀑布,因此又被称为“玻璃瀑布”。但我还是更喜欢叫它“大吸尘器”,谁叫它像个大簸箕斗,后面还有那么多黄色的粗管呢。

图书馆南边形似铅笔的建筑是荷兰建筑家皮特·布洛姆(Piet Blom,1934-1999)设计的布拉克塔,建于1984年。西边那个“带提手的大锅盖”就是布拉克地铁站。

说起布洛姆,他可是荷兰赫赫有名的建筑家、结构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为荷兰留下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现代建筑杰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布拉克塔旁边的一片住宅楼,又被称为“立体方块屋”。

布洛姆的设计理念是“居住在城市屋顶”,即在高空营造高密度而地面空出足够空间。这种形式类似大树,树冠覆盖的面积远大于树干。

这片住宅楼由38个小方块屋和2个大方块屋组成,彼此连在一起,又被称为“布拉克森林”。走进“森林”,仰望天空,围合的建筑将蓝天勾勒成一块块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

来到中间的一片空场上,凝望这一圈头部向内倾斜的方块屋,好似看到一群手搭肩膀团成一圈的足球队员,正聚在一起喊着“加油”。

鹿特丹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现代建筑呢?这里1340年就已正式升级为市,曾经拥有欧洲最大的河港。不是鹿特丹人没有认真保存古建筑,而是因为一场残暴的大轰炸。1940年,纳粹德国入侵荷兰,希特勒原本希望一天内征服这个毗邻的小国,不料遭到顽强抵抗。5月14日,希特勒下令对鹿特丹进行地毯式轰炸,市中心除圣劳伦斯大教堂、市政厅和白房子等标志性建筑以外几乎全部夷为平地。希特勒扬言这就是给荷兰打个样,如不投降,将照此继续轰炸其它城市。看到实力对比悬殊,为避免生灵涂炭,荷兰政府被迫放弃抵抗。战后的1950年,鹿特丹逐步开始重建,尤其在1980年后实施了更加积极的建筑政策,使城市中出现许多新奇的现代建筑。2015年,重建后的鹿特丹被评为欧洲年度城市。

穿过立体方块屋,是建于1350年的老港口。它正好位于曾经的鹿特河水坝下游与新马斯河交汇的地方,是鹿特丹最古老的港口之一。站在立体方块屋南头的平台上,西边的白房子、南边的红色大桥,与老港口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白房子”是1940年大轰炸中极少数幸存的建筑之一。这幢新艺术派建筑建于1897年,虽然只有43米高,但一度成为欧洲最高的办公楼。与我们之前在阿姆斯特丹看到的许多重要建筑一样,为保证地基稳固,也在建筑下方打了上千个木桩。如今在二层的壁龛中还能看到荷兰雕塑家特雷·马多克斯(Trey Maddox,1860-1934)创作的精美雕塑,分别象征航海、进步、农业、工业和贸易等。

那座红色大桥名叫威廉桥,是以曾任英国国王与荷兰执政的威廉三世(William III,1650-1702)命名的。它由荷兰建筑家科尔·威尔灵(Cor Veerling,1926-)于1981年设计建造,以取代1878年投入使用的一座老桥。我们在桥的东北角找到一处楼梯,得以上到桥面拍下这幅照片。

向西走不远看到的这幢建筑是不是有点儿眼熟?这不是成龙电影《我是谁》里面那个跳楼的地方吗?据说成龙就是从这个楼顶沿着斜面滑下来然后停在斜面末端的,没用替身、没有安全绳,只在楼底下有个大气垫。

再向西,远远看到的一座白桥是鹿特丹的著名地标伊拉斯谟桥。

它是继威廉桥后鹿特丹建造的第二座横跨新马斯河的大桥,以荷兰著名神学家和人文主义思想家伊拉斯谟命名。大桥全长802米,直通南岸的威廉敏娜广场。这座桥因139米高的白色桥塔形似天鹅而被昵称为“天鹅桥”。“天鹅”南边的89米桥面可以吊起让船只通过,使之成为西欧最大和最重的吊桥。

从桥头向北走出地铁一站地的距离,在海军历史博物馆旁边有个1940广场。一听名字就知道是纪念1940年德军大轰炸的。广场中央立着一尊被称为“被破坏的城市”的雕像。它由俄裔法国立体主义雕塑家扎德金(Ossip Zadkine,1888-1967)创作,1953年揭幕。雕像表现的是一位痛苦的男人高举双手,他当然不是在投降,而是质问上苍:为何带给人类苦难?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胸腹部的空洞,代表被炸毁的躯体,因此这尊雕塑又名“无心之城”,提醒鹿特丹人永远不能忘记1940年整个城市中心被炸空的耻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