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忍无可忍,借笑话讽刺薛宝钗见男人就想嫁,薛姨妈太丢脸了

贾母反对金玉良姻不是秘密。对老太太来说,薛宝钗是个好姑娘她也喜欢。如果只是出身差,接受起来完全没有问题。但贾母之所以反对金玉良姻,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说明。
一,林黛玉确实是金玉良姻的阻力。贾母最心爱的女儿死后留下的唯一女儿,老太太有私心让她嫁进自家方便照顾。从感情上理解完全没有问题。只此一点,薛宝钗就输了。
二,薛宝钗商人出身确实不如林黛玉。古人对商人是全方位鄙视的。贾家是最高的贵族门第,要与最低的商贾之家联姻,不啻现在的富豪与农民做亲家。不是不好不能,而是不般配,也被世俗侧目。
三,金玉良姻背后不止是薛家和贾家联姻那么简单,种种迹象表明是王家一手策划。
薛家没有男主人,薛姨妈在金陵只能依靠娘家。王家有王夫人、王熙凤嫁入荣国府。一旦薛宝钗嫁给贾宝玉。荣国府未来两房贾琏、贾宝玉都受王家影响和控制。对贾家极为不利。
四,薛姨妈带着女儿以走亲戚的名义住到贾家,一住多年不走,还要图谋人家下一代继承人的姻缘,失礼又无礼。
贾母坚决反对薛姨妈的“无礼”,并借“掰谎记”在笑话的包装之下,给了薛姨妈和薛家最严厉的批判。
(第五十四回)贾母道:“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难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不成?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便是告老还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伏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
贾母借“掰谎记”于笑谈中讲了两个道理:
一,女儿不应该一见到男子,就想起来姻缘。这是对宝黛爱情和金玉良姻各打五十大板。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姻缘,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贾母支持认同,但宝黛爱情的“私情”不可以。
金玉良姻是薛家人在贾家偷偷摸摸背后“图谋”,贾母深恶痛绝。“鬼不成鬼,贼不成贼”,直接定义为“贼情一案”。
二,世家应该有世家的规矩、礼仪。小孩子不懂事,“夫人都知书识礼”,薛姨妈却带头鼓噪金玉良姻,难不成礼都被狗吃了?
贾母“掰谎记”主要集中在“礼”字上,直接炮轰薛姨妈无礼。相信薛姨妈心中有鬼,一定如坐针毡。
《掰谎记》借金陵名宦王忠之子王熙凤“勾引”世交李家女儿,清楚明白指出金玉良姻背后的策划人是王家家主,也就是王熙凤的父亲。贾母反对薛宝钗嫁给贾宝玉,避免贾家受到藩属家族王家反制,凸显出四大家族内部的分歧日益尖锐。
其实薛姨妈执意图谋金玉良姻,一来贾家就宣扬“薛宝钗的金要找有玉的配”,也是身不由己。
首先,薛家的情况不允许薛姨妈再端着架子放不开。丈夫去世,儿子不成器,整个家族的商业版图一夕之间瓦解。薛姨妈为了儿女和薛家,不得不放手一搏找一门可靠的人家联姻自救。
薛蟠糟糕指望不上,唯有薛宝钗可行。薛姨妈能支撑薛家不倒,就靠兄弟姐妹扶持。但老一辈要死了,薛家还是完蛋。唯有给薛宝钗找个好人家,薛蟠才可无忧。
贾家是薛家唯一能够攀附的机会。进京多年他们不是不想找别人,奈何京城权贵都嫌弃他们穷酸,根本不理他们。
其次,金玉良姻何尝不是王家帮助薛家支撑不倒的条件?薛姨妈必须完成任务。薛宝钗嫁入荣国府,王家将从王夫人、王熙凤到薛宝钗,彻底掌控荣国府的未来。下一辈子弟都是王家外甥,那荣国府姓贾还是姓“王”有什么区别!
所以,薛姨妈并非真无礼,她也是不得已。但她的行为严重侵犯了贾母、贾家的利益。老太太高瞻远瞩,即便薛宝钗再好,也不会同意荣国府被王家这棵树吊死。
《凤求鸾》这段书给了贾母“掰谎记”的机会。贾母毫不客气直言薛家无礼,既是讽刺薛姨妈,指责王夫人,也是说给王家听。
说者有意攻击,听者颜面尽失。但薛姨妈开弓没有回头箭,她懂贾母意思,却唯有装不懂。这是薛姨妈的悲剧和不得已。为人母者薛姨妈,不刚也得刚!
文|君笺雅侃红楼,欢迎点击关注,文章持续更新

动手转发一下,没准您的朋友也爱看,感谢赞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