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道与《周易》
道与《周易》
阴阳和合而生天地万物,万物自化又赖以阴阳护持。如老子所言:“道者,万物之奥。”(《道德经》第 62 章)“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词上传》)。
天地人和万物的生成和变化,无非是“阳化气,阴成形”,“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而阴阳的变化过程正是《周易》所描述的对象。“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周易·系词上传》)孔子以上所言“两仪”即阴阳。易与道不仅皆论阴阳,而且易卦中天地人三才之位与天道、地道和人道是相互对应的。故孔子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同上)
毕敦一先生在他的文章《易文化:中华文明唯一的本根和源泉》中说道:“所谓道即是易的阴阳五行,所谓理即是阴阳五行之道的构造、运化及其规律规则”,我深以为然。
包羲氏一画而分天地,制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词下传》)后世圣人作易而“因阴阳以统天地”。(《列子·天瑞篇》)老子则法于易而成于道。道的理论植根于易,扩展了易的研究领域,揭示了“道生天地万物”的真理。最值得称道的是:老子以辩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构建了道的理论体系,引导后人进入哲学研究领域,完成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部哲学著作《道德经》。
对于先天地之道,只能请专业学术者去研究,我等普通人何妨学庄子 “六合之外存而不论”的治学态度,不去涉足天地之先的未知领域,从而也可以不去深究道是形而上还是形而下,只着眼于后天地之道,参易理以明道之哲理。践行老子“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遗训,修身养性,处世为人。如此方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周易·系词上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