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李军:“有为”和“无为”

从楚拉山口出来就到达了林芝。

这是我第三次来林芝了,很巧的是这三次林芝都是住同一家酒店。

到了林芝大伙一起选了一家当地排名第一的店吃了石锅鸡。

离开林芝我们驱车前往雍布拉康,雍布拉康也是第二次来了 。

雍布拉康据传说建于公元前二世纪,那个晕头晕脑就做了吐蕃第一代藏王的聂赤赞普,除了成为“脖子作宝座的英王”外,还得到了这座特意为他而建的三层“红柳香莎宫”。

这故事其实听着挺耳熟,俗点儿说就跟听到谁谁忽然间中大奖,一下子就奔有房有车的“高级阶段”的故事似的,宫殿二层墙壁的壁画上还绘有这段传奇故事,让我一类的后人为之景仰不已。

由此,这座宫殿也成为历代吐蕃赞普的王宫,直到第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高原,将王都迁往拉萨。

不过,即使英明神武如松赞干布,也不敢忘了雅砻这块吐蕃的根本之地,不时还回来居住,据说文成公主远嫁到西藏后的第一个夏天就是在雍布拉康度过的。

雍布拉康还有一神奇之处,自第一代聂赤赞普以来,历代赞普皆以雍仲笨教为护国教,直到第二十八代赞普拉妥妥日年赞时期。

传说有一日天降“神物”于雍布拉康的顶上,内有经书、法器和咒语若干,可是当时谁也不识这些东西的奇妙,只知是些好东西,于是将之供奉起来,还取了一名叫“宁波桑哇”,意思是秘室。

直到后来许多年以后,才有后人识出密室中的《诸佛菩萨名称经》等珍贵经卷,方悟出其实印度佛教在松赞干布时期以前早就进入了西藏了,只是因当时地上的本教势力太盛,才只好先“空投”,再“埋伏”,以待后日。

该宫殿随之成为印度佛教圣地,也由此变成了一佛殿,成为许多高僧大德修行之地,也成为许多“伏藏”的发现和埋藏之地。

以上资料来自于百度百科,不过我的理解就是三层意思:

这是本教的发源地,在没有统一高原之前历代吐蕃王居住的宫殿,松赞干布统一了高原之后才迁宫至拉萨。

与文成公主有关,文成公主入藏第一年也居住于此。

雍布拉康是从苯教转换成佛教的重要场所,因为很早就有重要佛法经典就藏在此地的密室之中,佛教一直在等待一个最佳时期的最佳人选,将佛教在藏地发扬光大,最后这个人就是统一整个高原的松赞干布。

夜宿与雍布拉康的民宿。因为下雨就没有参观雍布拉康,这是第二次与雍布拉康擦身而过 。

离开雍布拉康我们就将行驶500多公里经卡久寺穿越洛扎峡谷途径普莫雍错前往康马县。

第一次去卡久寺是今年2月份,从拉萨出发,在卡久寺住了三天,目的是拍摄棕尾虹稚。

这次是从雍布拉康出发到卡久寺,不过我已经不是为了拍摄而来,而是就想静静和卡久寺待一会儿,看云卷云舒, 思世间百态。

卡久寺是公元七世纪莲花生大师闭关7年之久的有名的修行之地,也是后来朗开宁布等众多高僧圣人传承教法的神奇朝佛之地,共有一百多座修行洞。

卡久寺四周群山郁郁葱葱,原始森林植被丰富,远看卡久寺如同空中楼阁。

置身于卡久寺,四周忽而云雾升腾、云海涌波,忽而又云开雾散晴空方里,漫步其间就如同神仙漫步云海,时而享受着天降甘霖,时而又沐浴着明媚阳光,彩云、彩虹也经常相伴随行。

卡久寺寺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岩石像胜乐金刚腾飞天空,从岩石的缝隙中流下清泉,因此得名“卡久寺”。“卡“在藏语中是指岩石或城堡,这里指岩石。“久”在藏语中是指水。

另一种说法是:如白色水晶堆积的雪山,向四方流下如牛奶般的八股甘泉,直流下到“卡”钦天母之山,因此得名卡久。

相传莲花生大师为普度众生,让佛法与世长存,在卡久修行法洞周围埋藏了许多珍贵佛教经典遗教及稀世珍宝,还亲自修建并加持佛塔。

离开卡久寺走盘山道下山,进入洛扎峡谷,顺着奔腾不息的河流一路向前,来到一片浩瀚的湖边- 普姆雍措。

看普姆雍措的时候第一印象就是清澈安静,雪山围绕着的普姆雍措绝对会让你眼前一亮,还有西藏四大神山之一的库拉岗日。这里游客稀少,就少了其他景点的那种喧嚣,在这里可以放空自己静静的看着湖发呆。

普姆雍措海拔5000多米,海拔较高,今年2月来的时候,这里的湖面全部都已经结冰,人可以在上面行走,每年的2月2日,附近村庄的牧民将成群的牛羊,从结冰的湖面上赶到,湖对岸放牧吃草,这也是这里最壮观的景象,藏民还喜欢带着干粮行装围着普姆雍措转湖祈福。

这500公里中很多弯道都很急,而且很多的疾驶的大车迎面而来,豹哥都用不易察觉的方式轻松处理, 我很好奇是如何做到的?

豹哥说他很多的处理都是自然本能反应,人车合一。

不过这些都是几十年来无数次的驾驶经验的积累,这不是看几本书 就能学会的。

听着豹哥娓娓道来让我想到,很多时候我们对"无为"有一些误解,以为"无为"就是啥也不做,恰恰相反要达到"无为"的状态,需要平时刻苦自律,一丝不苟刻意练习的"有为",才能达到自然而然的无需任何停顿思索,自然 反应的"无为"。

"无为"是一种境界,是和当下环境做出最恰当反应,多一点,少一点都会失衡,所以"无为"是达到"中庸"唯一正确 方法。

一路聊天一路思考,不知不觉就到了海拔4300米的康马县康马镇 。

(0)

相关推荐

  • 此生必驾318@4815KM,这里是山南!

    / 此生必驾318:第三十二站 /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腹地,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南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有一块雪山.冰川众多,江河稠密的宝地,它是藏民族的摇篮,藏文化的发祥地,它就是山南. 摄影: ...

  • 错了好多年,西藏第一座宫殿竟然是雍布拉康

    什么?什么?什么?布达拉宫竟然不是西藏的第一座宫殿?是的,是的,是的.在冈底斯山与念青唐古拉山的南方,有一片被誉为全西藏"最富庶"的土地--山南,这里是藏民族历史文化的发祥地,而在 ...

  • 吐蕃王朝的松赞干布时代:雪域高原上的三国演义

    [版权声明]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签约账号[ 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原创内容,独家发布在网易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吐蕃王朝> ...

  • 通俗西藏史(十五)——被宝箱砸过的第一宫

    上期咱们讲了布德贡杰和茹拉杰的迷幻兄弟情,这一集咱来聊聊藏地第一宫--雍布拉康. 在聊雍布拉康之前,咱还得再说两句布德贡杰, 布德共杰在带兵复国之时,空中雷音滚滚,说了句"你能搞定一切&qu ...

  • 隐藏在西藏深处的神秘地带,你所不知道的“山之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是旅行菌,我一直在路上. 今天一起走进一座隐藏颇深的城市-山南. 人们都说西藏是世间最后的一片净土. 在很多人的眼里,西藏是神秘且神圣的,是这世间许多人的人生信条.西藏是神圣的,尤 ...

  • 【杂谈】雄踞高原的吐蕃族

    别具一格的高原民族 在世界屋脊上,有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猕猴和魔女结合,繁衍出了人类,这些人类就幸福快乐的生活在青藏高原上.若干年后,吐蕃人就把这个传说作为自己民族的起源. 在我有限的知识范围内,东方 ...

  • 通俗西藏史(十六)——佛教传入西藏的时间

    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讲藏史的老布又回来啦! 上期咱们讲了,吐蕃第27代赞普在位时,一个宝箱咣当一声,砸在了雍布拉康房顶上. 大家打开一看,里面写的文字全都不认识,这时候空中雷音滚滚,说了这么一句,& ...

  • 跑者李军:好习惯是从“有为”到“无为”的救赎

    人生最大的财富就是拥有好习惯. 什么是好的习惯? 我无法具体去定义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但是我可以从这次"走进三江源,膜拜母亲河"的越野旅行中,清晰看见了自己的坏习惯,差点造成 ...

  • 投机的人生其实是颠沛流离的人生,论有为与无为的交易境界

    投机的人生其实是颠沛流离的人生,论有为与无为的交易境界

  • 有为与无为

    人生难免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学会忘记, 几乎就不会记住:这可算是生活的辩证法, 也算是生活本身的规律所在.

  • 猎鹰解期: 投机的人生其实是颠沛流离的人生,论有为与无为的交易境界

    猎鹰解期: 投机的人生其实是颠沛流离的人生,论有为与无为的交易境界 1 交易者要修心,这个不是一句空话,你的手段与你的态度应该是两者齐头并进,不可割裂开看,一个心态再好的司机,如果驾驶技术不过关,上马 ...

  • 太极拳:以有形练无形,先有为而后无为

    疗金句 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 --<荀子·荣辱> 形者,形象也,有形之象也.有形之物,必有其象.而人之身体乃为有形有象之形体,有人之形方可谈精神之修炼.拳谚云:"外练筋 ...

  • 老子有为与无为概念的区别

    老子为有为概念下过了定义,有为的定义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道衣养万物不为主,水利万物而善下,圣人功成身退,甘居万物之下之后. 功于万物而不处前,反处万物之后:利于万物而不处万物之上,反处万物 ...

  • ▷投机的人生其实是颠沛流离的人生,论有为与无为的交易境界(有声版)

    交易者要修心,这个不是一句空话,你的手段与你的态度应该是两者齐头并进,不可割裂开看,一个心态再好的司机,如果驾驶技术不过关,上马路都要出问题的.手段与心态就象金庸小说中的武功,招式与内力是分布对应的统 ...

  • 道德经讲义-第十一章 有为利无为用-道德真源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夫道生于鸿濛之始,混于虚无之中,视不见,听不闻,修之者又从何下手乎?圣人知道之 ...

  • 《庄子》:人生常为者未必有为,无为者反而大为

    一. 人生常为者未必有为,人生无为者反而大为.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衡量事物,并且期望用自己的主观行为,使人生越发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这样的"常为"之心,未必会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