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紧张就手抖怎么办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将致颤剂注入到预先毁损小脑齿状核的动物脑中可诱发本病,据此推测
其机理是致病基因破坏了齿状核神经细胞,导致小脑对人体精细动作调节功能障碍的结果。
而特发性震颤除了姿势性震颤外,平衡功能不受影响,也提示只是小脑内部的神经核发生了
病变。由于致病基因的破坏只针对齿状核,所以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局限性疾病。 根据以
上认识,目前西医仍然只能采用对症治疗措施,用心得安、阿尔马尔等阻滞受体降低交感神
经的兴奋性;用各种镇静剂抗癫痫药扑米酮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药物对症治疗,可
以暂时减轻症状,但不能阻止本病持续进展,且有较多的副作用。因此,西医对特发性震颤
缺乏治本之策。
特发性震颤属于一种遗传性疾病,由致病基因所致,并有一定的发生发展的外部因素。在没
有出现临床症状之前,致病基因处于休眠状态。一旦被激活,就会对小脑齿状核的神经细胞
产生破坏作用,而表现出姿势性震颤的特征性临床表现。该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症状也
随年龄增长而加剧,显然与人体衰老密切相关。
根据中医理论,中老年人五脏皆亏,尤以肝肾亏损为甚,从其表现来看,也是肝肾阴精亏损
所致的虚风内动。治疗应该滋肾水养肝木,使阴精亏损在最大程度上得以纠正,震颤也自然
会得以从根本上缓解。实际上,中药滋肾养肝就是保护和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避免其继续
破坏,促进其功能的恢复,进而达到改善或消除震颤的目的。这正是中医药治疗特发性震颤
的机理之所在。
特发性震颤属于中医“肝肾阴亏,虚风内动”的范畴,阴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肝
肾之阴精更是生命之根本。中医学最早的经典着作《黄帝内经》说:“年至四十,阴气自半
,起居衰矣。”对中医学发展影响深远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滋阴学派代表人物的朱丹溪认为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阴难成而易亏。他指出大多数内伤杂病的形成都与阴精的耗伤有关
,因此在治疗内伤杂病时,特别注意护阴养阴,以致后世中医学界形成了一个普遍共识:治
疗外感伤风宗张仲景,治疗内伤杂病宗朱丹溪。朱丹溪的养阴思想至今仍然对中医临床具有
重要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震颤病症的形成归根结底是肝肾阴精亏虚,阴不制阳,以致虚
风内动。只有滋补肝肾阴精,恢复阴阳平衡,才能熄风止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