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政权为何二世而亡?做好以下五点,德川家康绝对没机会

丰臣秀吉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千军,于公元1590年重新统一日本,以“天下人”的身份建立起关白政权。可惜的是,丰臣政权在秀吉1598年死后不久便土崩瓦解了。虽然幼子丰臣秀赖割据大阪城,但已经是强弩之末,并最终在幕府军的攻势下覆灭。

丰臣秀吉完成了日本的统一大业,让战火纷飞的日本归于太平,能力不可谓不强。正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那丰臣政权何以最终走向覆灭呢?小编认为负主要责任的还是丰臣秀吉本人。正是因为丰臣秀吉有太多的失误和漏洞,才让德川家康有机可乘。那秀吉到底有哪些失误呢?今天小编就试着为大家解读。

丰臣秀吉

第一误——选错接班人

或许是早年过于看重事业,忽视了家庭生活,丰臣秀吉一直没能当上父亲(先后有两子夭亡)。因此,当秀吉的事业逐渐走上正轨时,接班人的问题就不得不摆上台面。但没想到此事,秀吉都无比的头痛,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将外甥三好信吉收为养子,取名丰臣秀次,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进行培养。

后来,丰臣秀吉进位太阁,就把关白职位让给了秀次。这一举动天下人都看得清楚——秀吉是准备让养子秀次来继承自己的事业。

但不幸的是,不久丰臣秀吉的侧室为他生下了第三子丰臣秀赖。丰臣秀吉老来得子,自是欢喜,从此不再过多地关注秀次。丰臣秀次失宠了,很自然地就丧失了作为丰臣秀吉继承人的机会,地位一落千丈。

丰臣秀次

秀次为此十分苦恼,甚至丧失了理智,做了不少荒唐事。但招来的不是养父丰臣秀吉的安抚,却反过来被秀吉当成除掉他的借口。丰臣秀次先是被流放到高野山,随即就被秀吉赐死,其妻妾子女共三十八人一并被斩,可谓惨烈。

丰臣秀吉之所以非要除掉养子秀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怕将来秀次会威胁到幼子秀赖的地位,这和刘备赐死刘封是一个道理。

但从秀吉下决心要除掉秀次的那一刻起,他自己也失去了一位忠诚的得力战将。原本就人丁单薄的丰臣家更是雪上加霜。当秀吉死的时候,幼子秀赖才五岁,一个小孩子如何掌控天下。这一点为丰臣氏的败亡埋下伏笔。

试想,如果秀吉从大局考虑,以丰臣秀次为接班人,国赖长君,加上良臣辅佐,德川家康又岂敢轻举妄动。

即便秀吉不打算立秀次为嗣,如果能够在秀次失意时以好言抚慰,封以要职。处理得当的话,秀次将来必能成为丰臣家的一个强援,也不至于让德川家康这么轻易地就拿走了天下。

第二误——无可救药的家族势力

有人可能会说,丰臣氏哪来的家族势力,不提也罢。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确。

丰臣秀吉本人出身寒微,其父不过是织田家的一名微不足道的足轻,何谈家族势力呢?丰臣秀吉崛起之后,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也曾刻意扶植部分亲属成为将领和大名,如前面提到的丰臣秀次。

下面来单独聊一聊丰臣家族的亲属概况。丰臣氏的本家木下氏本就人丁单薄,丰臣秀吉的父系亲属方面只有一个弟弟,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丰臣秀吉的弟弟丰臣秀长只有一个儿子丰臣秀保,因为早死没有生育子女。妹妹也没有生育子女。姐姐生了三个儿子,但只有一个儿子长到成年,就是秀次。从这个角度来说,丰臣秀次是除了丰臣秀赖以外,和秀吉血缘关系最近的人。丰臣秀次共生了四个儿子,可惜都被秀吉处死。

丰臣秀赖(剧照)

由于父系亲属基本上被秀吉自己团灭,已经无人可用。秀吉只好启用妻族亲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戚。其中较为出名的还有木下家定以及他的儿子小早川秀秋。家定是秀吉的正室高台院(即“宁宁”)的弟弟,深受秀吉看重。先是给他赐姓“木下”(家定原姓杉原氏),以示恩宠,后来又赐姓丰臣氏。家定的第五子辰之助(就是后来的小早川秀秋)刚满三岁就被秀吉正式收为养子,改名为羽柴秀俊(羽柴也曾是丰臣秀吉用过的姓氏)。

就这样,丰臣秀吉通过赐姓和联姻的方式笼络了一批人,这批人可以勉强认为是丰臣秀吉的家族势力。但事实上,丰臣秀吉并不完全信赖他们,他所倚重的还是那帮跟着他出生入死的老臣。

小早川秀秋(剧照)

直到丰臣秀吉死前,他的家族扶植计划成效并不显著。所以,在临死前才不得不搞出来一个五大老和五奉行辅政的奇怪托孤模式。

而再从这些“亲属”在秀吉死后的表现来看,其实也不难看出,这群人也善于见风转舵,只是一群唯利是图的小人罢了。关原之战期间,木下家定以保护高台院为由,按兵不动,坐视西军的溃败。而原本隶属于西军阵营的小早川秀秋先是按兵不动,白白浪费了大好的战机,最后在关键时刻临阵倒戈,导致西军的全面溃败。小早川秀秋也因此得了个极具讽刺意味的绰号一关原战神。

第三误——穷兵默武,一意征朝

丰臣秀吉晚年还做了一件不该做的事情——发动侵朝战争。至于说他发动战争的动机,史学界还有争论,有人说是想获取更多的土地分封给效忠于他的大名,也有人说完全是他个人的野心和贪得无厌罢了。小编则更加认同后者。

丰臣秀吉以区区十五万兵力,就想要占领朝鲜,甚至入侵大明,简直是痴人说梦。朝鲜一战,丰臣秀吉在统一战争中久经战阵的精兵损失超过三分之一。其本人也因战况不利而抑郁而死,实在是得不偿失。

描述文禄庆长之役的画作

侵朝战争还间接导致了激化了丰臣秀吉家臣团队内部的矛盾,导致了文臣派和武将派的分裂。这也间接为秀吉死后丰臣政权的土崩瓦解埋下伏笔。

反观德川家康,翻看文禄庆长之役(日本对这场战争的叫法)战史,几乎看不到德川家康有涉及这场战争的任何记录。期间,家康获得了一个名护屋城守备的闲差事。也正是在这段时间,他为自己积累下了在关原之战中取胜的资本。

第四误——矛盾重重的家臣团队

丰臣秀吉团队内部的矛盾由来已久。丰臣秀吉征伐天下的时候,多依赖武将,而等到平定了战乱,又开始重用文臣。这本没有错,错就错在秀吉不善于调节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家臣团队的分裂。

文臣以石田三成为首,武将则以福岛加藤为首。武将派对秀吉的疏远十分不满,秀吉还在世的时候,他们聚集在秀吉正室高台院的周围,煽风点火。此时,秀吉已经行将就木,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管这些“闲事”。可正是这些“闲事”导致了丰臣政权的内部分崩离析。

等到秀吉一死,德川家康开始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两派之间进行挑拨。两派的矛盾彻底公开化。在关原之战中,有实力的武将派大都倒向了德川家康的东军,调转枪口朝向昔日的同僚,真是一场悲剧。

与其说德川家康夺取天下的关原之战是德川家与丰臣家的对决,倒不如说是丰臣家文臣派与武将派之间的厮杀。而德川家康只是顺水推舟,白捡了便宜。

第五误——临终前所托非人

由于几乎没有什么家族势力可以依靠,秀吉临时前不得不冒着风险将五岁的幼子丰臣秀赖托孤给以德川家康为首的五大老和五奉行的辅政团队。

如果说秀吉不了解德川家康,可能没有人会相信。秀吉生前就已经对德川家康有所防范。但临了还是以政治对手来作为幼子的辅政大臣,并企图以誓言的方式对德川家康进行道德捆绑。不得不说丰臣秀吉在政治方面十分的幼稚。

这也难怪,毕竟秀吉出身寒微,读的书少,对权臣篡位的风险认识不够深刻。但他毕竟还留了一手。秀吉临时前安排五大老、五奉行(石田三成是五奉行之一)联合辅政,实际上就是要让他们之间互相制衡、互相牵制。但他千算万算,有一点却忘了——德川家康是当时除了丰臣家之外最大的实力派——他封地最大,武力最强,试问谁又能制衡得了他。等到五大老之一的前田利家死后,脆弱的平衡被打破,天下再也无人能够约束家康了。

德川家康

面对德川家康的崛起,以石田三成为首的忠于丰臣家的一方确实曾努力过,想以武力的手段(发动关原之战)挽回丰臣家的颓势。但他又怎么能是老狐狸德川家康的对手呢。

反观德川家康,活脱脱一个司马懿,不但特别善于“潜伏”,政治手腕还相当高超。丰臣秀吉尸骨未寒,德军家康就利用丰臣家臣(分为文臣派和武断派)内部矛盾进行分化瓦解,收买了不少丰臣家的旧臣(这一招间接导致了石田三成发动关原之战的失败);再就是和京都的皇室勾勾搭搭,开始为自己夺权铺路。

德川家康也根本不会在乎自己曾在丰臣秀吉病榻前发过的誓言,真要动起手来心狠手辣,即使在丰臣秀赖只剩下一座大阪城,对自己已经没有任何威胁的情况下,仍要对他赶尽杀绝。家康一心要为德川幕府和子孙永绝后患,就连秀赖八岁的幼子都惨遭毒手。丰臣氏从此彻底灭亡。

丰臣氏的家族墓地

上述五误,直接导致了秀吉死后丰臣政权的崩塌。小编认为,哪怕丰臣秀吉做好其中的一点,德川家康也绝不可能这样轻易地得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