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邦博山发现木棍,上有“蓖麻素”成分,它是古人狩猎的好帮手
在人类发展史上,很多东西都是偶然发现的,比如毒药就是其中之一。考古专家们推测,远古时期的人偶然食用了某些果实后丧命,于是有人经过总结发现了毒,并制作毒药捕猎……不知您是否想过,古人何时开始用毒的呢?在很长一段时间,这一问题存在争议,但边界洞的发现给出了确凿证据,还在狩猎棒的顶端发现一种毒药。究竟是什么毒药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南非东部的夸祖鲁那塔尔地区,有一座横亘南北的山脉——莱邦博山,也是当地一处不错的避暑胜地。从考古发现来看,莱邦博山脉一带有许多远古时期的古人生活遗迹,以及一些天然的原始洞穴。自上世纪60年代,欧洲的考古专家们就多次前往莱邦博山一带考察,并且还发现了十几件古人类的头骨化石,因此莱邦博山也成为考古专家们的一处天堂。
2012年9月,一支由南非考古专家和美国考古专家组成的考古小队,深入莱邦博山的密林中寻找原始人居住洞穴,他们在密林中跋涉了半个多月仍毫无收获,但正当他们要返程时,一位队员用望远镜发现远处岩壁上有一个隐秘的洞穴,他们翻山越岭,前往这座神秘的洞穴查看。洞穴的面积约20平方,里面还有一些零散的石锤和石棒,在进一步的发掘中,还出土了一些兽骨和带有火烧痕迹的木棍。考古专家们欣喜不已,这些都足以证明这是一处古人生活遗迹。
考专家们经过两天的清理,将发现的石器,兽骨和木棍等,都带回了实验室进行研究。首先,考古专家们需要确定该遗址的年代,他们通过碳14标记法对兽骨进行检测,确定其年距今约4万年,然后还确定了兽骨是野猪,野鹿和野马等等,可见他们的生活条件还不错。
出土的木棍一共有4根,粗细都不相同,长度也不一样,最长的36.6厘米,最短的23厘米。这些木棍都有火烧的痕迹,想必都是古人的捣火棍。然而,考古专家们在检测其中一根短木棍时,发现它的一端有个平整的缺口,并且在缺口处还化验出了高分子蛋白,后来又经过更先进的化学检测,确定这些高分子蛋白竟是一种致命剧毒——蓖麻毒蛋白。
蓖麻毒蛋白来自蓖麻子,它是一种油料农作物。蓖麻子看起来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但其实从蓖麻子中提取的蓖麻毒蛋白却是一种剧毒物质,仅需7毫克就能致人死亡,并且临床上还没有有效的解药,如果发生蓖麻中毒只能通过血液过滤的方式减少对身体的毒害。目前,蓖麻毒蛋白在医学上的应用主要是治疗一些恶性癌症,用以杀死肿瘤细胞,可见其毒性巨大令人后怕。虽然蓖麻毒蛋白毒性极强,但是也有一个弱点,即不耐高温,放在开水中蓖麻毒蛋白就自动分解了,因此在压榨蓖麻子油的时候都需要经过高温处理,才能放心的食用。
在此之前,考古专家们还未发现远古时期古人用毒的证据,而这些木棒上的蓖麻毒蛋白就刚好弥补了这一空白,将人类使用毒物的历史提前到距今4万多年前。考古专家们研究后推测,古人先采集大量的蓖麻子,然后在石板上将其碾碎提取出汁液,最后再将汁液涂抹到木棍之上。在狩猎的时候,将涂抹毒液的木棒击打向猎物,猎物被狩猎棒击打要害后,无外乎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当场死亡了。
第二种情况是:如果击中的猎物被打得皮破血流,即使逃走了也不要紧,人们就紧跟在猎物后面,等它什么时候毒发跑不动了,再一举出击将猎物抓获。或许您看到这里就纳闷了?古人吃了毒杀的猎物,为什么不会中毒呢?其实,上文已经提到当时古人用火烧烤,而蓖麻毒蛋白在高温下就会分解失效,所以被毒杀的猎物就不会有毒。这也足以可见古人的智慧,不仅会用毒药,还会用火来驱毒。
一段时间之后,考古专家们将发现的蓖麻毒木棍的洞穴命名为边界洞,并在后期的考古发掘中又发现了不少带有蓖麻毒蛋白的木棍,可见当时的古人的智慧不低,能力真的并非一般!
参考资料:
《致命元素: 毒药的历史》作者:(英)约翰·埃姆斯利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