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指责“锦鲤”刷屏,人家本来就是在收“智商税”

 01 

如果让一个自媒体运营者许个愿,内容一定会是这样的:

文章阅读量越大越好,转发分享的人越多越好,粉丝增加得越快越好……

我敢肯定,上千万公号主都做着这样的梦,期待一夜成名,一夜暴富。

我同样也敢肯定,就算有朝一日公众号成为了历史,绝大多数人也只会停留在做梦的阶段。

但这样的梦,被一位90后,用一篇文章,在几个小时的时间内,实现了!

 02 

作者“一地金啊”在其公众号“今夜九零后”中推送了一篇《在这个从小躺赢到大的女人面前,杨超越真的不算锦鲤……》,结果短短8个小时,就阅读上千万,吸粉30万,点赞10万+,收到读者的打赏也达到了微信一天的封顶额,10万元。

文章其实很简单,就是作者说自己运气很好,从小到大一直好,好到自己身边的人都跟着也运气好,谁转发了她的文章谁的运气就会变好。

当然,谁要是给文章赞赏,还她会专门给谁发功。

于是,希望“逢考必过,财源滚滚来,喜欢的人都喜欢自己”的读者,就开始像文章中说的那样,“沾沾喜气”,小手轻点右上角转发,“喜欢作者”打赏,创造了又一个流量奇迹。

 03 

人红是非多。

文章火了之后,作者“一地金啊”到底是不是真的运气那么好,被神通广大的网友深挖了一通。

她以前的微博,豆瓣上的文字,室友的微博,都被翻了出来。

结果发现,她并不像自己写的那么神奇。

就连她毕业学校的师兄,也站出来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做《作为“超级锦鲤”的直系师兄,我有话想说》,并且被人民日报公众号转载。

文章中,那位“曾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专业第一、上过很多大媒体的头条,还拿到过校长奖章和很多国家大奖,至今仍出现在学校新生必学的入学教育材料中”的师兄对师妹说,“你到底有没有你文章里说的那么神,咱们的专业是否在学校排名第一?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04 

显然,“一地金啊”在写文章的时候,有夸张的地方。

但这也可以理解。

哪一个有超能力的人,不是从出生开始就有异象,少年时得遇高人,成长路上多神迹,最后万众瞩目呢!

至于小时候尿床,偷邻居黄瓜被抓住打了一顿,让暗恋的女神一脚踹了,那事儿谁会说呢!

说白了,人家本来就是在收“智商税”。

就算她的故事全部真实,她的好运真的就能转变成你的好运吗?

如果转发一篇她的文章就能心想事成,她发发功就能决定你的前途和命运,这事儿是不是想想就让人感到可怕?

当然,联想到作者团队成员在业界知名的专门收“智商税”的公号实习锤炼过的实际,我们可以断定,这篇文章只不过是运用了心理学知识,进行了一场成功的营销而已。

只不过,这篇文章比那些如果不转发亲人如何如何的文章,高明了一些,文明了一些,轻松了一些,让人更容易接受一些。

 05 

文章火了之后,新榜对作者进行了专访,采访文章中透露了一个有趣的细节:相信锦鲤的大部分是留学生和海归党,反锦鲤的则大部分是自媒体从业人。

自媒体的反对不说了,同行反对同行,无论说得多么义正辞严,都难逃“羡慕嫉妒恨”的嫌疑。

但留学生和海归党,或者说很多年轻的大学生相信锦鲤,却是一个让人担心的现象。

大学生乃至留学生,他们的智商,不应该是用来交税的。

还在花父母钱的他们,可能很少给父母买礼物,父母过生日的时候可能连一句问候都没有,却五元十元甚至百元给文章打赏;上了快20年学,拥有着令人羡慕的高学历,将来要成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却在为一条“锦鲤”而狂欢。

不管是只想图个乐子也罢,或者是心里想求个平安也罢,都是不正常的。

 06 

不得不提一下“今夜九零后”公号曾推出的另一篇爆款文章,叫做《蠢货崔永元其人》,相信很多人也都读过。

那篇文章被删除之前,阅读量达到 4700万,点赞破百万,评论条数破10万,评论点赞破10万,3次触发公众号打赏上限。

纵然对于自媒体运营者来讲,每一篇文章都可能有着营销的初衷,但敢于为处于风口浪尖上的小崔站台,也是一种让人佩服的勇气。

说实话,如果我能决定删文,我更愿意留下关于小崔的那篇,而把这篇删了。

我不愿意这个社会失掉了质疑精神,只剩下了拜锦鲤。

可惜,我说了不算。

作者:遗君明珠,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文章影响了亿万学生和家长。微信公众号: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欢迎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