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贬低文科”的前生、今世和未来
明珠絮语-教育|美文|人生感悟
联系:mingzhu786(转载)hbliuchanghai(商务)
mingzhudz(读者)
原创首发|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转载请联系授权
01
最近,一篇《社会堕落,从贬低文科开始》又引发了文科和理科哪个更重要的争论。
用单田芳老师评书里经常用一句歇后语说,小孩没娘——说来话长,关于文理之争,由来已久。
就国内来说,几千年来一直都是重文轻理,自然科学长期处于比较边缘的地位。
直到清末,在大工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的碰撞中,被洋枪洋炮打醒了的国人发现了科技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于是开始重视理科。
这既是对过去重文轻理的反思,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在工业时代,理科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这也使得天平逐渐向理科倾斜。
在去年热映的电影《无问西东》中,有一个桥段令人深刻:
清华学生吴岭澜的英文学和国文学都考了满分,物理成绩却不及格。
但即使如此,他仍然一定要选择去实科(理科),理由仅仅是“因为最好的学生都读实科”。
可见,在民国时期,重理轻文就已经非常严重。
这一点,在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中也有描述:“在成绩面前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外文系看不起中文系,中文系看不起哲学系,哲学系看不起社会学系,社会学系看不起教育学系,教育系的学生实在没人看不起了,于是就看不起他们的老师……”
该书是写于1946年,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期间的事情,这也可以佐证,重理轻文已经是当时的学界风气。
而在建国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搞建设,自然科学的人才更显短缺,培养人才时也产生了一定的导向性。
而在科技大爆发和互联网大发展的时代,理工科推动经济发展和创造财富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反映到学生就业方面,一般来讲理工科要比文科找工作更容易,平均薪酬水平也更高。
这些原因,使得人们把心理的天平更多地倾向于理科。
以上,是重理轻文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02
那么,是不是现在真的理科就强于文科呢?
其实不是。
从个人成就上来说,并不是每个理科生都能够碾压文科生。
在现实当中,有许多优秀的文科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令千千万万理科生难以望其项背。
就算是在理工科人才济济的互联网领域,马云这样的文科生也同样做得风生水起。
可见,你是否成功并不是取决于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而是取决于你是否努力和优秀。
从专业发展上来说,文理兼修更有益于专业水平的提高。
现在各领域的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固然可以使得研究者的精力更集中于一点,但也会带来思维的局限性。
事实上,真正的理工类大师往往都有着深厚的人文素养。
从爱因斯坦到李政道杨振宁,他们都是哲学博士,人文思想一直指导着他们进行科学探索的步伐。
我们上学时在语文课本里都学过华罗庚的《统筹方法》,作为享誉世界的数学大师,能够把深奥的数学问题深入浅出地写给公众看,没有深厚的文科基础,是做不到的。
我们总是说民国出大师,不仅出人文大师,也出理工大师。这是否和他们从小都接受过传统的人文教育有直接关系?而我们现在总是说难出大师,和过早的文理分科有没有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从社会需要来说,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我们需要飞机火箭互联网带给我们生活的方便,也需要文学艺术美化我们的生活,深刻的思想荡涤我们的灵魂。
弃医从文的鲁迅,他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并不比一个医生、一个科学家小。
03
过去重文轻理,认为自然科学的发明创造只是“奇技淫巧”肯定是错误的,但重理轻文,认为人文学科没用,说什么“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也是不对的。
不管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社会来讲,文科和理科都应该是两条腿,只有相互配合,才能走得快、走得好。
“文学知识分子嘲笑科学家没读过莎士比亚,科学家嘲笑文学知识分子不懂热力学第二定律”,这本是不应该出现的现象。
科学家本应该读一读莎士比亚,文学家也应该懂一点牛顿定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把自己的专业领悟得更深,将自己的专业发展得更好。
真正最高端的人才,应该是文理兼通,只掌握其中的一种,都没有资格去嘲笑别人。因为,自己只是个瘸子。
真正的社会,也一定是文理并重的社会,只重视其中的一个,早晚都会跑偏。
04
有句话叫做“穷学理工,富学文史”,意思是在经济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人们会选择谋生更容易的理工类,而没有经济压力的情况下,则更注重精神层面,学习文学艺术的比较多。
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文化学习承载的谋生和改变社会阶层的功能会逐渐弱化,人们不再以工作机会的多少、收入的多寡来作为评判和选择的唯一标准。
人们会在涉猎所有学科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自由选择自己学习和研究的领域,这才应该是这个社会的发展方向。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文章影响了亿万学生和家长。新书《为自己读书》即将上市。
热文回顾:
◆张雪峰在衡水中学演讲:孩子不想读书,就带他去这四个地方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