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岁就该立规矩了,打是下策,骂是中策,上策却少有人知
台湾知名作家分享过一个故事:
曾经去一位朋友家做客,无意中发朋友的女儿小小年纪聪明过人,一年级就在学习二年级的课程。
于是建议朋友好好栽培女儿,将来必是栋梁之才,可女孩家长奉行“散养”教育,根本没放在心上。
10年后,作家再见到这个女孩时,她正在自己楼下吸烟,胳膊上腿上布满骇人的纹身,也不再礼貌地向大人问好了。
作家不仅感慨:食物有“有效期”,父母教育也一样,孩子原本都是天使,父母不在适当时间教育,就会变成魔鬼。
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父母奔波于工作生活,无暇顾及教育孩子,美其名曰“放养”,实则是不负责任,等孩子成了“废柴”又埋怨孩子的不是。
著名主持人董卿这样说:当孩子需要教育时,你选择了挣钱放弃了立规矩,等孩子长大了,你辛苦20年挣的钱,都抵不过他败家一年。
老人常说“管孩子要趁早”,3-6岁是给孩子立规矩的最佳时间,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抓住这个黄金阶段,在该管教时及时纠正,别等孩子长大了定型了再后悔!
为什么要在3岁立规矩呢?
一是因为孩子刚出生时不会说话不会表达,完全没有自理能力,不适合立规矩。
二是因为3岁是孩子上幼儿园的年龄,从教育学角度看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具备了基础的自理能力、察言观色等技巧。
三是因为3岁是孩子从家庭走向校园的第一步,幼儿园中的社交、学习会给孩子带来前所未有的挫败感,也是家长讲道理、立规矩的黄金时期。
不过,给孩子立规矩也有“讲究”。
打是下策,棍棒底下不出孝子只出逆子,父母的暴力打骂容易激化孩子内心的负面情绪,比如从小被父母打的孩子,长大后也会打自己的孩子。
骂是中策,孩子不好好写作业,妈妈往往会说“你是猪脑子”、“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久而久之只能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孩子根本不听,一种是孩子产生了自卑情绪,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严重还会留下心理疾病。
什么是“祖母效应”?
美国研究发现祖父母比父母的安全性多50%,由此衍生出了“祖母效应”,具体是指用强频率的活动去弥补低频的活动。
简单举个例子,孩子想玩玩具,不想写作业,家长可以反过来利用玩具制约孩子写作业。玩半个小时必须写作业,或者写完作业可以玩半个小时。
孩子3-6岁要立哪些规矩?
3-4岁:礼节教育
3-4岁是孩子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年,与小朋友、幼儿园老师相处都需要礼节。
3岁前孩子任性的霸占所有玩具,吃饭时挑食护食,都有父母耐心地接受。但是进了幼儿园,其他小朋友不会礼让,教孩子学会分享、尊师敬友、融入班级至关重要。
4-5岁:三观教育
三观是一个孩子个性的体现,三观不正很容易走上歧路,害了自己连累父母。
4-5岁时孩子犯错,要及时地纠正改正,爸爸妈妈要以身作则,品行端正,告诉孩子正确的是非观。
5-6岁:奖惩教育
5岁后的孩子身体发育近乎完善,有了独立判断的能力,也具备独立行为能力。
有时候家长的口头劝告已经不起作用了,可以适当加入棍棒教育,当然只是在孩子犯了重大错误的时候。
平常生活中,也可以给孩子设立奖惩规则,比如成绩进步了给买心爱的玩具,成绩退步了要阅读一本书等。
ps: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