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课当课

别把课当课

作者:李广生 摄影:孔建斌

昨天上午,连续听了两节小学劳技课,一节是纸版画制作,一节是编结。从孩子的课堂表现来看,两节课都很成功,不难看出,教师花了心思、教研员下了功夫。

和来自北京市教科院的专家简单交流几句,她表示对这个学科的担忧,但我信心十足,劳技课等实践类课程将越来越被重视,并有整合其他学术类课程的趋势,而不是被整合、被边缘化的命运。

劳技等实践类课程确立自己地位、发挥自己独有价值的重要途径是——不把自己的课当成课。

现代教育制度确立以来,人们对课程和课堂的定义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学术化和标准化。这样一来,就把很多学习活动排挤到了“课”的概念之外。一节课,如果没有教师的讲解,或是系统知识的传授,如果没有交流、展示、问答、探究等属于课的形式,如果没有具体的可检测的成果,可能就会有人质疑——这是课吗?还可能有人提出尖锐的批评——简直是瞎胡闹,这不就是玩嘛,是哪门子课!但我认为,越是这样——越不像课——越能彰显这类课程的生命力。

劳技等实践类课程,若是在一般意义的“课”的概念下,和语文、数学等学术类课程比拼,肯定会一败涂地。因为它先天不足,它很难像那些课程一样,建立起自己特有的知识体系,很难为自己确立一个清晰的边界,形成属于自己的王国。所以,劳技等实践类课程,虽然名之为课,但绝不能走“课”路。或是可以说,越是像课,越没有出路;越是不像课,越可能成功;越是不把自己的课当成课,越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基于此,我建议劳技等实践类课程的教师,千万不要模仿那些学术类课程的教师:不要像他们那样组织教学,不要像他们那样安排学习活动、设计学习任务、处理学习内容,不要像他们那样按部就班的讲解概念、解释名词、传授知识等。那些成熟的教学范式和方法,并不适合实践类课程。一味的模仿照搬,只能让实践类课程学术化,从而被淹没、被边缘化。

我经常发现有些劳技课教师,把自己的课当成语文课、数学课来上。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先把各种相关知识、动作技术要领等,条分缕析的给学生讲解一番,让学生理解、记忆,甚至背诵。这样折腾了大半节课,动手操作的时间所剩无几。实践课就变成了关于某种实践的知识课。那些所谓的知识真的有用吗,我们真的有必要把它们提炼出来,加以分析、讲解和传授吗?我觉得值得思考。

还有一种情况,也非常普遍:教师随时打断学生的操作过程,让他们停下来彼此交流、相互展示,就像指导孩子做数学题一样。有的孩子做着做着,刚找到点感觉,却被教师叫停。只见教师走上讲台,来到投影仪前,对全体同学说:“大家先不要做,看这里,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节课一共40分钟,要被打断七八次之多,孩子还能安心实践吗?

我参加过劳技等实践类课程的教学研讨活动,发现大家的研讨的主题和内容,和那些学术类课程的教学研讨几乎没有区别,再看教案,居然也没有什么区别。很多时候,我们像研讨语文课那样研讨劳技课、像设计语文课那样设计劳技课,所以就会像上语文课那样上劳技课。劳技课等实践类课程,越来越像课了,但特色没有了,生命力也就消失了。

我建议专家开展劳技课与数学课的整合研究,特别强调是劳技课把数学课整合,劳技课的内容占主导,让数学知识为实践服务、为技术素养的形成服务。这才是正道。实践类课程前景广阔,在具体的实践中,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就可以把哪方面的课程整合进来,想整谁就整谁:)

对于实践类课程:别把课当课,当成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别把教室当教室,当成一个个手工作坊;别把学生当学生,当成你的小徒弟或是工作伙伴。这样一来,实践类课程就步入正轨,才真的具有实践性。不走课路,方得生路。

别把课当课,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参与讨论;欢迎转发,邀请更多的朋友参与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