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丁!海南长臂猿种群规模增至35只,竟会像人类一样组建“家庭”

众所周知,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东西跨经度约62度长达约5200公里、南北跨纬度约50度相距近5500公里,拥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以及约470多万平方公里的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

我国的热带地区有哪些?

我国位于大洋的西岸,也就是濒临地球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且南北跨度大,因此是世界上水热条件较为优越的国家之一,水资源总量排名全球第六位(前五位分别是: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

由于我国南部有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北回归线穿过,具体来说就是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被北回归线横穿,因此热量丰富、雨量充沛,不过由于广西受南部沿海沿岸寒流等因素的影响,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导致广西的气温相对较低、降雨量较少,达不到热带气候定义上的月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的“要求”,故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只有台湾省南部、广东湛江的雷州半岛以及云南南部(包括西双版纳、普洱的部分大部分区域)、海南大部分区域按照积温数量达到“热带”的标准,不过有明显的旱季、雨季,因此都不是热带雨林气候,而是热带季风气候,只不过植被(自然景观)表现为热带雨林。

我国天然的“物种基因库”

此前笔者在科普云南印度野牛(亚洲野牛、白肢野牛)、圆鼻巨蜥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时候讲到过,由于云南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且海拔高差异常悬殊,因此气候类型多样,中部和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于热带范围、滇西北属高原山地气候,动植物种类位居全国第一位,脊椎动物种类和高等植物种类分别占全国的60%以上和58.9%,被誉为“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

而海南省位于我国的最南端(属于华南地区),这里处在热带地区的北缘,全境基本上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除极个别年份冬季有低温阴雨天气外长夏无冬、降雨充沛,雨源主要有“锋面雨”、“热雷雨”以及“台风雨”,不仅气候宜人,非常适合“北方人过冬”,而且也有利于热带动植物的生长和繁衍,是我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海南光温充足、光合潜力高,被誉为我国的“天然大温室”,岛上不仅有神奇的热带原始森林(热带雨林),而且还有102种珍稀动物被列入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动物名录,其中包括黑冠长臂猿、海南坡鹿等珍惜物种。而且还有野生稻、小粒稻、野荔枝、等野生物种,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由于海南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可以说是我国“物种基因库”和最大的“自然博物馆”,因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别样的风土人情而形成丰富的旅游资源。

海南黑冠长臂猿喜“添丁”

据海南日报等媒体的报告,记者在9月5日举行的海南长臂猿喜添婴猿海口-马赛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监测到海南长臂猿B群、D群两个家族群分别增加婴猿1只”,也即是说“海南长臂猿的种群数量由2020年的5群33只增加至5群35只”。

提起海南黑冠长臂猿,有些朋友可能比较“陌生”,它是哺乳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长臂猿科长臂猿属,在全球20种长臂猿中唯一在我国海南省有种群分布的物种,也就是属于海南省的“特产”了。

海南黑冠长臂猿有“海南长臂猿”、“黑长臂猿”、“吼猴”、“撩梆猴”、“料猴”、“风猴”、“黑猴”等别称,与其它物种靠拉屎撒尿来标记领地不同,海南长臂猿靠“吼声”来确定“领地”,活动领域比较固定,主要是吃“坚果”,在食物比较匮乏的季节偶尔也会以嫩叶、花苞和小昆虫、鸟蛋等动物性食物“充饥”。

从栖息地环境来看,海南长臂猿栖息在海拔约100米到2500米的原始热带雨林和南亚热带山地湿性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且活动、觅食、休息等均在高度在15米以上、树径在20厘米以上的大乔木冠层或中间层进行,很少下至5米以下的小树上活动,过着“高大上”但又居无定所的生活,也就是从不落地,“吃喝拉撒睡”都在树上且没有固定的“窝”。

从外表上来看,雄性和雌性的毛色相差明显,主要表现为公猿全身几乎是黑色,母猿通体金黄且头上有恰似戴了一顶“小黑帽”的冠斑,故而被称为海南黑冠长臂猿,不过与其它有些物种雄性体型略大于雌性不同,海南长臂猿公猿的体形要比母猿略小。

海南长臂猿属于全世界极濒危的25种灵长类物种之一,已被列入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受到法律的保护。

海南长臂猿为何如此珍稀?

实际上在20世纪初,海南森林覆盖率达90%的时候海南长臂猿还曾有较大范围的分布,到了20世纪50年代森林面积的减少其种群数量降到了2000多只,而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扩大,其栖息地不断被压缩或栖息地被碎片化种群被隔离成岛状分布,导致种群数量锐减,至90年代初除了“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尚有两个族群不足10只个体外,其它区域几乎没有了踪迹,属于极度濒危物种。

尽管现如今的海南长臂猿种群规模已经恢复到了5群35只,且我国为了恢复其种群恢复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依然处于病危的边缘,这主要是与海南长臂猿所依赖的栖息地环境和其自身的繁殖速度等有关。

一、海南长臂猿生境独特

上文中讲到,海南长臂猿“栖息地”非常特别,栖息在原始森林的大型乔木的顶端或中间层,从来不下到地面活动,可以说不仅对原始森林的生境非常“挑剔”,也非常“挑食”,因此人工林或残次林很难达到它的栖息标准。

而且这种“高大上”的生活方式,既不利于工作人员对其种群数量的统计,而且由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极高,不能像大熊猫、朱鹮等物种那样通过抓捕进行“人工繁育”的方式扩大种群规模,只能通过保护和扩大其栖息地生境,依靠改善雨林的生态环境这种自然的方式来恢复。

二、会像人类一样组建“家庭”的海南长臂猿

对于老虎、鬣狗等大多数动物来说,要么是独居,要么是群居,并没有“家庭”的概念,大多数动物只是在“发情期”的短暂“结合”或者是“在一起”,但是海南长臂猿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

海南长臂猿一般生活在“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群中”,由一只公猿、一只母猿以及一到三头幼兽组成,也就是一个海南长臂猿“家庭”大约由5个左右的“成员”组成,可以说这种“家庭结构”与人类的非常相似。

不过海南长臂猿的繁殖速度非常缓慢,公猿要到7-8岁才能达到性成熟,而母猿要到9岁,每隔2-3年才能繁殖一次,孕期为7-8个月,且1胎仅产1只幼崽,成年体重7-10公斤,寿命最长可达30余年。

通常情况下,公猿“成年”后就会“分家”过上一段独立的生活,而在此期间若无法在其它猿群中夺取“首领”地位就很可能孤独一生,所以海南长臂猿的繁殖速度是相当缓慢的。

总结

海南长臂猿在上世纪初在我国海南岛有着广泛的分布,五指山、鹦哥岭、吊罗山、黎母山、东方以及白沙的原始雨林高大乔木都是它们重要的栖息地。

然而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原本适合海南长臂猿栖息的大面积原始森林遭到砍伐,取而代之的是农田或人工经济林,由于开发过度或原始生态林被分隔碎片化严重,缺乏生态廊道等,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在短短的百年内急剧下降,成为“濒危物种”之一。

不过好在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海南省全面停止了对天然林的砍伐,加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特别是在保护区周边种植了大面积的酸枣、榕树等适合海南长臂猿喜欢活动、采食的树木,使得其栖息地范围不断扩大。

此次海南长臂猿2只婴猿的发现,说明了“长臂猿”保护取得了重要成果,同时也表明海南的生态环境变好,热带雨林生态越来越适合“长臂猿”的生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