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教师帮”(ID:jiaoshi-bang)原创首发,校长传媒获得授权发布
古人云:“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万事都要讲究一个“度”字,但如果把好的事情做得过头,反而会适得其反。
这个“度”字用在家庭教育上,往往会失去本意,导致很多父母逾越了限度去逼着孩子去学习。
在这样的施压环境下,孩子就会出现不健康的心理特征,严重的会选择轻生…
父母有一颗“望子女成龙成凤”的心愿固然没错,但有错的是不该给孩子施压!
对待孩子的教育,相信很多父母都不吝啬,肯花重金送孩子去名校读书。在这般“校内课外”的施教下,孩子就会感受到学习带来了压力。如果学习成绩没提升、没拿名次,有些父母就要动家法,不准孩子在周末以及寒暑假期间玩乐,而是要叮嘱孩子用心学习。甚至有些父母会给孩子安排学习任务,如有:不按时写完作业罚站、考试不及格被骂…前几年,江苏南通市区易家桥新村内发生一起“12岁女孩跳楼身亡”的悲剧事件!据知情人透露,这名女孩今年要从小学五年级升为六年级,父母平时对女孩的学业要求很严格。从女孩留下的遗书中也发现,一张纸上写着醒目4个字“我恨你们”,结尾还特意交代“把我的作业都撕了吧!”遗书中的短短几句话读起来很沉重,字里行间也揭露出女孩的死因,那就是“学习压力大”。12岁的孩子,除了要上学外,最该需要一份没有压力下的童真,好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可有些父母不但不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反而把孩子捆绑在学业上,逼着孩子没日没夜的学习学习、再学习。一根稻草看似没什么分量,很多人都不在意它的存在。但如果把这根稻草不断往骆驼的身上增加分量,当达到最大局限时,那这只骆驼就会被一根稻草给压垮。但这个道理父母懂不懂,关键要看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想急于求成,还是水到渠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尝试过的事情,家长应该放手,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但是,孩子能不能有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关键在于父母。不明智的父母,在教育上误以为“有压力才有动力”,从而不断给孩子施压,要求孩子考第一。但对于孩子来说,承受着学业带来的压力和痛苦,会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不仅会带来抑郁、暴躁、反逆等性格,严重的会让孩子有轻生的想法…根据《中国儿童自杀报告》的数据得出: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分钟就有2名死于自杀,还有8名自杀未遂。在自杀原因的排列中,因 “学习压力大”导致自杀占据了第一位!压力的背后,不仅折射出“人格短板”、“心理缺陷”等毛病出现在孩子身上,就连有些大人也会被压力给压垮。之前,一则“广东一男子因请假被拒绝后在厂内自杀”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该男子已经成婚,是在厂里从事机修工作。由于一个月只有两天假,再加上工作强度高、环境差,他的身体有些吃不消。没想到的是,公司不但不给他批假,还有意把他开除掉。男子一时想不开,留下遗书后选择自杀!面对压力,有些大人都扛不住,父母凭什么要往孩子的学业上施压?都说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总想通过孩子的努力甩掉自己平庸的标签,就使劲往孩子的学业上施压,强调考取第一。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写道:“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在教育上,决定孩子未来的因素不仅有成绩,当孩子走出社会后,还需要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每个父母的心里,都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孩子的未来把脉、为孩子的学业操心,父母也算得上是一位启蒙老师。但这个老师合不合格,就看父母的认知。如果认为教育孩子应当以“成绩为重”,那父母肯定会在孩子身上施压,因为有了压力就有了动力。这话听起来蛮有道理,但实际上是误人子弟,过度施压足以把孩子给压垮!如果认为教育孩子要遵循“寓教于乐”,那父母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让孩子减压、如何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这次的疫情中,相信很多父母都会说:“孩子健康,比什么都重要。”那健康的来源,就在于快乐,而不是在孩子的学业上打“施压针”。追求完美的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的缺陷,存有自傲的心理。每个孩子都有不一样的学习潜质,如果你的孩子不是学习的料,对比成绩只能让孩子更自卑。如果靠打、骂、罚等方式去逼孩子学习,这种负激励只能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扭伤。作家龙应台说过:“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不在学习成绩上争高低,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对孩子的教育观”也秉承这一观点!作为资深媒体人的白岩松,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教育方式,那就是不让白清扬考第一名。白清扬在中考时,白岩松给儿子提了两点要求:你要是考上北京最好的高中,我就跟你急;你要是考班级第一,那就断绝父子关系。这对于很多父母来说,白岩松的教育观可谓是“另类”。白岩松说过:“人生不是一个竞技场,第一名不一定是胜利者,人生更像一场马拉松,他希望孩子追求的是‘更好’而不是‘最好’。”除了不准让白清扬考第一外,白岩松还纵容儿子看闲书、放假不准学习而是外出踢球。在白岩松看来,看闲书能培养儿子的阅读兴趣,放假不准学习能养成儿子的自律性!因此,白清扬继承了父亲的优秀基因,在学业上一直品学兼优,读高三的他就已经被伦敦某名校录取为预备生,是一位实打实的学霸。从白岩松不按常规的家教来看,让儿子在减压中学习是上上策。毕竟,一位合格的父母,在教育上为孩子的未来把脉,要站得高看得远一些!梁启超曾说过:“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会受益。”孩子每一阶段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如果父母在教育上拔苗助长,那就会把孩子逼进“死胡同”。父母给孩子施压,压力“适度”还是“过度”,关键在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让孩子自主去选择学习的权利,是每位父母需要去做的事。每个人都会犯过错,但作为父母,请不要在孩子的教育上“犯错”。
文章原创作者:笔下有情。本文为教师帮原创,教师帮(ID:jiaoshi-bang)一个有趣、有态度,专为教师发声的公号,百万教师的成长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