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台山
中国五台山
入选时间:2009年
登录类型:文化遗产
地理位置:北纬39 1 50 东经113 33 48
遗产编号:1279
五台山(英文:Mount Wutai),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隅,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座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区总面积达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58米。五座山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环抱整片区域,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五台山最低处海拔仅624米,最高处海拔达3061.1米,为华北最高峰。台顶雄旷,层峦叠嶂,峰岭交错,挺拔壮丽,大自然为其造就了许多独特的景观。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因此汉蒙藏等民族在此和谐共处。五台山据传拥有寺庙128座,现存寺院共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寺庙建筑最早地方之一。自东汉永平(58~75)年间起,历代修造的寺庙鳞次栉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辉煌,是中国历代建筑荟萃之地。雕塑、石刻、壁画、书法遍及各寺,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唐代全盛时期,五台山共有寺庙300馀座,经历几次变迁,寺庙建筑遭到破坏。目前台内外尚有寺庙47座。
其中佛光寺和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建筑。
佛光寺
佛光寺
佛光寺
佛光寺位于五台县的佛光新村,距县城三十公里,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修建者为愿诚和尚。其大殿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唐代木构建筑。大殿坐东朝西,最东的高地高出前部地面约十二三米。大殿面阔为七间,长为34米;进深为四间,长为17.66米;单檐庑殿顶。殿内设有一圈内柱,后部设有“扇面墙”。
南禅寺
南禅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西南的阳白乡李家庄附近的阳白沟小银河的北岸,距东冶镇8公里。距今1200多年。南禅寺坐北面南,规模不大,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寺院南北长60米、东两宽51米多,寺内现分东、西两院,有殿宇6座,除主体建筑大佛殿三间是唐代原物外,山门内的四合院中,东、西配殿,即建于明代的龙王庙和建于清代的观音殿、菩萨殿。东跨院全为僧房,也是明、清时期的建筑。
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罗睺寺被列为“五台山五大禅处”。
南山寺
南山寺,北距台怀约2公里,依山势而建,海拔在1700米以上,共有殿堂窑房300余间,占地6公顷,规模很大,而且悬于陡峭山坡,更增添了宏伟气势。
南山寺始建于元代,整个寺院共7层,下三层名为极乐寺,中间一层名为善德堂,上三层称作佑国寺。寺内的石雕和泥塑内容包括佛教传说、道教典故以及林木花草等图案,堪称五台山一绝。
显通寺
显通寺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是五台山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寺院,整座大殿开阔疏朗,古色古香。
显通寺院
显通寺无量殿
无量殿为砖砌结构,里面供奉有铜铸毗卢佛,该殿没有房梁,形制非常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显通寺铜殿
显通寺铜塔
显通寺铜殿
显通寺铜殿
铜殿是一座青铜建筑物,殿内有上万尊小佛像,是罕见的铜制文物。
显通寺钟楼
显通寺前的钟楼里有五台山最大的铜钟—长鸣钟,钟的表面刻有一部万余字的楷书佛经。
显通寺
显通寺
塔院寺,寺庙名称,比较著名的有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和甘肃金塔县塔院寺。
五台山的塔院寺原为显通寺塔院。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年)扩充建寺,明神宗万历年间重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南侧。
塔院寺
塔院寺
塔院寺
塔院寺
塔院寺
塔院寺·经幢
塔院寺·白塔
此白塔通高七十五点三米,环周八十三点三米。塔基为正方形,塔身状如藻瓶,粗细相间,方圆搭配,造型优美。塔顶盖铜板八块成圆形,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等八卦地位安置。塔顶中装铜顶一枚,高约五米,覆盘二十一米多,饰有垂檐三十六块,长两米多;每块垂檐底端挂风钟三个,连同塔腰风钟在内,全塔共有二百五十二个。风欢铃动,叮铛作响。
塔院寺·白塔
塔院寺·白塔
现白塔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由尼泊尔阿权尼哥设计,将以前的慈寿塔置于大塔腹中。该寺建筑兼有汉藏佛教风格,中轴线上的建筑有影壁、牌坊、石阶、周门、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慈廷寿宝殿、塔殿藏经阁,以及山海楼、文殊发塔等建筑。
菩萨顶
菩萨顶
菩萨顶
菩萨顶
菩萨顶 ·108级台阶
菩萨顶
菩萨顶
菩萨顶
菩萨顶·祖师殿
菩萨顶·真容院
菩萨顶·大文殊殿 大文殊殿
菩萨顶
菩萨顶
菩萨顶
菩萨顶
菩萨顶是五台山最大最完整的一座喇嘛教寺院,初建于北魏,到了清朝顺治年间,经过扩大重修改为黄庙,由喇嘛主持。寺院规模宏大,占地45亩,有殿堂房舍430余间,均为清代重建。因历代皇帝都曾登临菩萨顶,所以寺内有不少御笔亲题的碑和匾。在东院过厅和后院,有两座汉白玉四棱柱碑,碑身四面分别刻有汉、蒙、满、藏四种文字所书的碑文,均为清代康熙帝手书。
千钵文殊殿
千钵文殊殿内
殊像寺·牌坊
殊像寺·照壁
殊像寺
殊像寺·大文殊殿
殊像寺内的文殊菩萨圣像:文殊菩萨骑着绿头狮子
壁塑:五百罗汉渡江的故事
般若泉(万岁泉)
殊像寺建于东晋初年,唐代、元泰定二年(1325年)、明代弘治九年(1496年)、万历年间重修。殊像寺的文殊殿内有一尊文殊菩萨骑猗狻的塑像,为五台山中最高的一尊彩塑文殊像。殿内的殿壁上还塑造了五百罗汉渡江的故事。殊像寺外有般若泉。
罗睺寺
罗睺寺
罗睺寺
罗睺寺
罗睺寺
罗睺寺
罗睺寺·唐代遗物 五台山最大的石狮子
罗睺寺·文殊塔(松树灵塔)
罗睺寺·藏经楼
罗睺寺·藏经楼 开花现佛
罗睺寺·藏经楼 开花现佛·底座
罗睺寺·藏经楼 开花现佛·顶轴
罗睺寺·藏经楼 开花现佛
罗睺寺·藏经楼 开花现佛
罗睺寺
罗睺寺
罗睺寺
罗睺寺
罗睺寺
罗睺寺
罗睺寺
罗睺寺
罗睺寺
罗睺寺始建于唐代,明代弘治年间重修,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又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该寺现存有天王殿、文殊殿、大佛殿、藏经阁、禅房、配殿、廊房等建筑。
五台山建筑群落体现了佛教建筑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一千多年来的佛教建筑对中国宫殿建筑的多方面影响。五台山由五座台顶组成,珠联璧合地将自然地貌和佛教文化融为一体,典型地将对佛的崇信凝结在对自然山体的崇拜之中,完美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成为持续1600余年的佛教文殊信仰中心——一种独特而富有生命力的组合型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