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在2018
中考作文在2018
“老杨,看了今年的中考作文,你有何感想?”我深舒一口气说,顺便给出一个不错的分数。
“没啥感想。”老杨平静的说,这是老杨的传统,扫地僧式的处变不惊。
“我觉得写作不分年龄段,看这文章,有的比高中生写的还强。”我停下来看着老杨说。
“但是也有不行的,总体来说高中要写的好,个别的初中生可以写的比高中生强。毕竟高中生的阅历多。”老杨还是沉静的说,不过,这时他也停了下来,平静的看着我。
“我觉得我能做到让我教过的学生都写好。”我声音上扬一点。
“那当然,经过作家点拨肯定好很多。”老杨冲我一笑。
顿时,我已知全部意,甚至更多。
喝了口水,我意识到我把话题深刻化了,深刻到不适合谈论的程度,何况这又是在阅卷现场。于是,我调整好坐姿,笔挺笔挺的,一边看文章,一边打分,一边思考。
我不完全同意老杨的观点,因为我觉得写文章最重要的不是阅历,而是艺术思维或者说艺术哲学。
没有艺术思维,不懂艺术哲学,很难写出好文章。
比如这个题目——
“‘爽’有以下意义:轻松,利落;痛快,率直;差失,违背;舒服之意。请以“爽”为话题,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学生可以写出好文章,但并不一定知道为什么能写好。有的学生写暑期玩水、吃雪糕、淋雨,感觉很舒爽;有的学生写痛快、率直的同学、朋友、亲人,感觉很温暖;有的学生写树木凋零的秋天和微风细雨的江南,感觉很舒服;有的学生写爽约的故事及其得失;次一点构思的文章会写到历史上的爽快之人,如李白、苏轼等,甚至武侠人物,如鲁智深、李逵等。能够得到好评的大致就如此而已了。
可是,再深入一层,这个题目中暗含着艺术思维和艺术哲学。从这个角度入手分析题目才能看到阅卷人的顶层设计,只有看破顶层设计,我们才可以借助题目完成写作,其实对于写作,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但为了选拔人才,命题人也不得不设置一个难度。下面,我们从题目入手分析里面的艺术思维和艺术哲学。
题目说“爽”的含义,那么,我们将它们分为三组。第一组,轻松,利落,舒服;第二组,痛快,率直;第三组,差失,违背。这三组,第一组为一种类型,属于一种写法,归入一种思维,即辩证思维;后两组为一种类型,属于一种写法,归入发散思维。
最终回归的是一种思维,辩证思维是讲对立统一的看问题,具体到题目上,不要仅看到题目中的爽,即轻松,利落,舒服,还要想到反面,即不爽,紧张、纠结、难过。真正的写作要从不爽写到爽,这就是辩证,艺术手法叫对比。很多学生紧盯着爽,看不到她的反面,写作思路受阻。发散思维是指从一点出发讲述一个故事或道理,只给起点不给落点。比如第二、三组明确告诉我们要写一个爽快的人和爽约的事儿。但具体是什么,作者说了算。
而无论写什么,要深刻,还要对为什么爽思考清楚,这里的爽其实是一次感动、一次成长、一次悲伤、一次喜悦、一次思考等,围绕着深刻的思想来写,肯定没问题,至少内容肯定没问题。到这里,我们清楚了,“爽”只是一片景,我们可以用艺术的方式解读这景,也可以在这景中艺术的描述自己。
这样想着,非但没有影响工作,反而促进了工作,思路更清晰了。
我又在想自己平时给孩子们的文章训练有用吗,比如这学期我给孩子出的文章题目“凉凉的初夏”、“初夏晓风”、“告别冷雨里的痛”、“榴花初红”等,孩子们都有很好的作品,体现出一次感动、一次成长、一次悲伤、一次喜悦、一次思考等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平时的训练是正确的、有效的。
老杨还在不急不慢的工作着,思考这些,我也无心说话了。只是我还要说一点,当然是说给自己。作家不能是脱离实际玩弄文字的人,而是要立足现实,发现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进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我认为我们要用艺术哲学的方式教学生写作,因为他们需要艺术思维,艺术思维不是文科思维,也不是理科思维,而是人的美的思维。第一要做的就是我们应该将文学看做是像音乐、美术一样显见的艺术形式,虽然文学不显见,甚至一个人的文学才能经常被忽视、被鄙视,但文学真的是一门基础性的艺术。
或许我们担心孩子们是否能接受艺术哲学,但是存在先于本质,没有存在就无所谓本质,即没有教艺术哲学,就不能谈能否接受。
“到点儿了,吃饭去吧。”老杨依旧平静的说。
“好的,走吧。”我也平静的说。
榷山
戊戌榴月
【江一简介】
江一,青年作家,诗人,中文课程设计师,原名金江昆,号榷山,1988年生,2012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师从实力派作家、诗人、著名文艺评论家胡业昌先生,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侯颖教授,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衡中诗词协会理事,著有长篇小说《渡缘》《一江琴声》《湖畔弦歌》、诗集《桃花坞雨》《榷山问樵》、美学著作《美的唤醒》、哲学著作《生活世界与艺术境域》、学术著作《情境之门》《一个诸境斋的故事》《洒落的从前》《唐宋诗发展史简话》等,指导中学生创作诗文集《繁荇集》《化境风》《童音》等。发表的论文有《叙事类写作限制初探》《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探究与解决》等。曾独立开发课程《汉字硬笔书法入门与提高》《美的唤醒》《中西思想小史与文学写作》《知“古”与知“己”》,并教授北大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对策探究》《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责任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青少年职业规划》等。曾长期负责全国创新作文大赛的指导工作,并担任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河北省决赛评审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