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7日, 是个特别的日子——
虽然他离开我们三个多月了,但他依然活在我们心中,并将永远载入史册。今天,小普想和所有感恩于袁隆平的人一起,祝他生日快乐!
“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全世界23%的人口”等词句。他是奇迹的缔造者,引领团队,一次次刷新亩产的世界纪录。他也是始终坚守在稻田的守望者,直到九十高龄,仍坚持每天去试验田里看看。在这里,我们想撇开这些光环,看看他的另一面,看看生活中的他,有着怎样丰富的个性和自我世界。
多才多艺的科学家
穿着白大褂,闷声不响地在实验室里拨弄各种精密仪器,忙着发现,忙着解惑。稻田里,风抚稻穗,窸窸窣窣,古典的小提琴曲悠扬舒缓。
踢踏舞可不是一般人学得来的,首先你得拥有一颗自由开放的心灵。
“排球王子”的称号不是浪得虚名,不过球场上的风云都是拿来快乐的。
游泳,你如果觉得太费力气,那你的技术肯定不是一流的,真正的游泳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畅快和自由。
他曾形容自己“不是书呆子气十足的人,我什么都想学一点,什么都会一点儿”。拉小提琴、跳踢踏舞、唱歌、游泳、打排球,下棋,看电影等等……理工起身,志业科研的他,却在生活上拥有如此广泛的兴趣,并非是他天赋异禀,而是他对生命的理解。1953年,他从西南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临行前一晚,母亲陪着他,在一张密密麻麻的地图纸上找了很久,才找到那个不起眼的小点。母亲心疼儿子:“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
那年他23岁,只身一人来到异乡,让自己像一颗种子在安江生根发芽。在农校的教室里,乡间的田埂上,总会出现他认真忙碌的身影。只有下班回家,他能得到一时空闲,此时农夫打扮的他似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深情的小提琴演奏家。他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小提琴,给自己拉一首《梦幻曲》《蓝色多瑙河》或者舒伯特的《小夜曲》。他说古典音乐可以让他很快抵达那种“很舒服、很美好的境界”,沉醉其中时,就仿佛所有的疲惫都消弭了。
晚年,他和妻子还会时不时来一次小提琴和钢琴的和鸣,浪漫和仪式感兼备。在忙碌的工作之外,给自己在心情上留有一个空闲的余裕,让生活更加丰富一些,这是袁隆平一直以来的生活态度。无论是拉小提琴,还是其他爱好,其实都是受他的兴趣驱使,只要他感兴趣,他都想去尝试,不管到什么年纪。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去美国进行杂交水稻的种植技术指导。在那里,他偶然接触了踢踏舞,几乎立马被这种自由欢快的舞步吸引。这是一种不讲究形式的舞蹈,随着音乐节奏起舞,即兴表演的味道非常浓。他很快就学了起来,肢体跟拍非常灵活,就像一个天生的舞者。已是知天命的岁数,他的舞步却能像年轻小伙那样,跳得激情四射、动感十足,实在让人叹服。
在袁隆平这里,兴趣爱好并不是什么奢侈品,相反,它们能锻炼身体、丰富精神、陶冶情操,是生活的必备品。以这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生活,即便到了八十岁,他也还能保持“50岁的身体,30岁的心态”。所谓生活,就是生机勃勃地活着,最重要是保持心态上的开放和乐观,这样的种子才是健康的,才有生命的活力。想想他那老骥伏枥式的蓬勃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就源于他在这些兴趣活动中所获得的滋养吧。
袁隆平应该是目前国民度最高的科学家了。
这一方面源于他在杂交水稻领域的建树和成就,一方面则源于他是一个非常亲民的科学家。
袁隆平在科研上一丝不苟,但到了日常生活中,就变成了一位可爱幽默的老小孩,一点科学家的架子都没有。有一次社区民警上门给他办理身份证,录指纹的时候,他对民警说:脸上那副得意满满的样子,就像一个小孩在向同伴炫耀他的玩具。
他还喜欢打麻将,每天都会跟牌友搓一会儿,有时对方出牌慢了,他就会说上一句:“打咯。”他也很喜欢吃零食,而且来者不拒,尤其是甜食和水果。曾被吐槽是“甘蔗压榨机,西瓜挖掘机,糖果粉碎机”。
他经常会去同一家理发店理发,店子很小,就是我们在巷弄里常看到的那种小发廊,只有一位理发师。
对于理发,他很有自己的主张和追求,理发师要是剪错了,他会像小孩子一样较真,告诉对方哪里该怎么剪。但每次剪完,他都不忘自恋一番,露出那张招牌式的可爱笑脸,俏皮地对镜子里的人说:“哈,又年轻了。”
因为这种可爱、接地气的性格,年轻网友们称他是“最不典型的科学家”。“我绝对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因为我童心未泯,不喜欢古板,不喜欢一本正经。”一本正经显得太高冷,古板则一股子迂腐气,都是特别不自由的形象。就像他上学时得到的那句评价:“爱好自由,特长散漫。”他向来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意志去生活、去做决定,自由自主,百无禁忌。
不过有一次,他这种百无禁忌的性格也差点为他招来祸患。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对毛泽东的农业八字方针,即“土、肥、水、种、密、保、管、工”,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与农业长期打交道的他意识到,八字方针里漏了一个“不违农时”的“时”字,而“时”其实是农民最关心的事。他将自己的观点和同事讨论,结果在文革期间,他就因此事被写进大字报里,罪责是“修正毛主席的八字宪法”。在那样一个盲目狂热的年代,摊上这样的罪责,是肯定要遭疯狂批斗的。红卫兵不久就找上了他,几番逼责之下,他却依然坚持己见,不肯承认这莫须有的罪名。后面要不是他发表的水稻论文得到上级的肯定和支持,以他这种不服软的个性,是免不了要被当成“牛鬼蛇神”在大会上批斗一番的。
这次事件并没有让他长记性,他还是保持他一贯的自我作风,不随波逐流,不以权威是瞻。有一次,研究员廖伏明做出来的研究报告,与袁隆平之前做的有出入。廖不敢明说,袁隆平后来自己发现了差错,对比了数据后,直接在廖的文章中加了一段话:在真知面前,他不以权威自居,不仅敢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还大力支持廖继续研究下去。“我认为我是个年轻的科技员,他是权威,但他就说'我的力量是不畏权威’。……认为你这个有前途,你就提出来,就支持你。这就是胸怀。”
袁隆平就是这样,他不拘格,爱自由,敢较真,也敢认错。可以是童心未泯的老小孩,也可以是一身正气的“侠之大者”。尽管他在人们眼中,是像神一样的存在,但只要你稍微接近他一点,你就能感受到他身上有一股浑然天成的野生感,仿佛从来没有被什么规训过,一种罕见而独特的性格魅力。
田地里的“疯子”
当袁隆平一下田,他就变成农人眼中那个“铁了心的疯子”。刚研究杂交水稻那会,他的研究猜想并没有得到同行的认可和支持。因为当时的美国和日本早已尝试过水稻杂交,但都以失败告终。他的研究显然是站在世界权威的对立面,可谓虽万人吾往矣。“别人都研究水稻结实,他却铁了心研究水稻不育,不是疯子是什么?”那是1964年的盛夏,为给杂交水稻找到雄性不育株,他打着赤脚,弓着腰,顶着酷暑,一股脑儿扎进田里。日复一日,拿着放大镜在稻田里挨个挨个寻找,一连14天,早出晚归,观察了一万四千多株稻穗。
喜出望外的他,顾不得休息,马不停蹄地将苗株投入试验。当时的设备不够先进,也不够齐全,很多环节都是人力操控,但没办法,试验必须跟进。最先试验出的一批稻子光长高不结实,这时又有人嘲笑他:他倒觉得,“通过杂交,水稻变高,这不是说明杂交确实有优势吗?”水稻育种专家邓启云曾评价袁隆平:老爷子是很坚定的一个人。他一点都不怕失败和挫折,只要他认定事情存在可能性,就一定会坚持到底,直到成功。
有段时间,他几乎不穿鞋,总是打着赤脚,在试验田和学校来回奔波,上课就“经常打着赤脚在台上讲话”。“水稻专业是一门应用科学,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想学好这门科学,离开了田间地头不行,没有实践操作更不行。”后来他带研究生,不同一般的老师,首要标准就是:“你下不下田?”要是不能下田就不带了。虽然后面有各种头衔、名誉加身,但他更愿意说自己是一个务实的农民,只是在倾尽全力经营自己的农田。文革期间,他的试验经常遭到人为破坏,最惨重的一次,试验田全部被毁,现场一片狼藉。痛苦又不甘的他到处寻找幸存的活株,最后在一口井里发现了五根秧苗,这才保住宝贵的研究样本。从这以后,他就把秧苗当成自己的命根子来保护,1970年,试验田附近发生7.2级地震,他不顾生命危险,从快要塌掉的房子里抢救苗种。为了守护幼苗,他可以在水稻田边上铺草席,三个月,夜夜如此。“杂交水稻真的浸入他的血液里,是他的命根子,他的魂。”研究员杨耀松说。
袁隆平之所以这样忘我地投身杂交水稻事业,很大一部分的动力,源于他对饥荒年的认识和记忆。在上个世纪,中国发生过几次大饥荒,人们没有东西吃,便挖草根,剥树皮,最严重的,是历史重演,出现人吃人事件。年少时,他不止一次见过倒在路边的饿殍,那些可怜人,在饥饿夺走了他们所有力气之后,死神便毫不费力地拿走了他们的生命。
这些梦魇般的记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他无法化解的心结,而这心结又慢慢变成了他的忧患意识。“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这是粮食的重要性。你年纪轻轻不知道,上世纪六十年代,饥荒的时候饿死人,大家都吃不饱饭,我都亲眼见过。”记者接着问他:“您是不是特别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那坚定的表情中,一半是对现在生活的坚信,一半是对饥馑年的余悸。
即便到了现在丰衣足食的年代,他也依然在追求“高产高产再高产”,保证“粮食安全”。因为只有粮食安全了,一个国家才有足够的底气去撑起更多的未来。
一辈子的梦想,实现了
从1953年参加工作开始,袁隆平差不多把他人生的大部分岁月,都献给了水稻事业。从最初的亩产700公斤,到800公斤、900公斤,再到亩产1000公斤、1100公斤和1500公斤。他和他的团队不断缔造着粮食产量的奇迹,不仅让中国人民彻底摆脱饥饿,也让我们的未来后顾无忧。这样伟大的人,如果非得说一个遗憾的话,我想对他而言,就是还没有看到“禾下乘凉梦”的实现,就走了吧。“那个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太阳晒起来,我跟我的同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然而就在近日,重庆市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的15亩“巨型稻”,将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兑现于眼前。
那一排排高过人的稻株,巍然挺立,稻尖上热热闹闹地挂满了谷粒,就像豪华的仪仗队。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想必前者说的正是袁隆平了。
90岁生日的时候,袁隆平曾说,希望自己能活到100岁。
他说,他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要为祖国的繁荣做出更多贡献。
可谁料,才刚过了8个月,他就撒手人寰了。
时间仿佛永远定格在了2021年5月22日。
那晚,长沙下了一整夜的雨。
“滴滴答答——仿佛是在为他哀鸣。”
整个中国都陷入空前的悲痛之中。
还没来得及多听听他的故事、他的梦想,他就这样突然走了。
太不舍了!
但我们会永远记住他的。
9月7日,是他的91岁生日,让我们一起祝袁隆平院士生日快乐!
“您在天国,一切都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