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散文五人行|华静|隔着山河岁月读苏轼

周末散文五人行祝新春快乐

周末散文五人行

五位志同道合的作家

周末奉献给读者一杯清茶

愿我们的书写

能拨亮心灵那盏小桔灯

送给读者一份精神食粮

送给自己一份开心快乐

隔着山河

岁月读苏轼

文|华静

坐在2021年年初的一个午后阳光里,读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出生在四川眉山的苏轼。隔着千年的山河岁月,远远地读苏轼的诗文,凡尘中,竟感觉到一种向心力。苏轼的诗文背景,苏轼的人生经历,苏轼的乐观态度,苏轼的纯真天性……构建并丰富了包括我在内的多少人的精神世界。

难怪在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届的舞台上,主持人龙洋在开场白中那一句“在苏轼的明月里,祝福永久的安康”让人无法忘怀。

“在苏轼的明月里”。仅这一句,就拉近了苏轼和我们的距离。去年九月,故宫午门文华殿举办了“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许多媒体用的标题都几近相同——苏东坡:不断生长的文化符号。

的确,苏轼就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而这种“不断生长的文化符号”的表述更能说明苏轼是中国人心中的“全民偶像”。这就是每次遇见苏轼的名字,遇见苏轼的诗文,我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将注意力转移过来的原因。苏轼的魅力,苏东坡的魅力。

在我眼里,苏轼是一位永远都不会退休的先生。他帮助我们养成了豁达的个性,在他的影响下,我们至少学会了在逆境中也能给自己找无数个应对的方式,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理由,都能带给我们巨大的空间。更重要的是,涌动在我们心里的善意,从没有丢失。

去年冬天去眉山采风,我有幸来到三苏祠。在我的日记里写着:拜访本身就是一个奇迹。静静地站在院子里,咀嚼着苏轼家风独有的气息,依然追寻着原本就向往的志趣,从心里向苏轼父子致礼。

凝视着院子里的每一处时,总感觉有一束追光跟着我的视线。听着一路同行的师友们各自发表着内心的感受,倾听的同时,我希望苏轼也在窗外的竹林里出现,那一刻,我百感交集。于是,我发言时竟然说:“眉山苏轼无处不在。徐州苏轼带领官员防洪,筑堤;杭州苏轼疏浚西湖,修筑苏堤;惠州苏轼建东坡孤儿院,引泉入城,供百姓饮用;湖州苏轼兴修水利;海南苏轼修东坡医所……还有各地的东坡井、东坡书院,各有故事,都是苏轼为官时为百姓做出的实事。只是,我们各自心里的那个苏轼与我们各自的思想温暖相拥时,我们读懂他了吗?”

蛰伏在我记忆中的苏轼被唤醒了。

眉山是苏轼的出生地,苏轼是眉山的奇迹。

就连我登上瓦屋山时,听见人说,当年苏轼也来过这里,敏感的我都认为瓦屋山是被苏轼祝福过的地方了。心里想着,我是在沿着苏轼的足迹前行,就可以遇见更纯的纯真。因此,面对着浓雾中的瓦屋山,我满目的虔诚。

那是一种信念,藏在我充满爱和梦想的心底。尽管,在瓦屋山的浓雾里根本看不清山的轮廓。但悬浮在山里的雾,都因在我心里潜藏着的苏轼故事里有了光彩。

我知道,凭着我的阅历读苏轼,是借光助力。苏轼诗文的每一出处,都有故事。而我,总想着借助他某一诗句的表达来武装或证明自己。这是依靠我们心中的文化自信吗?这是优秀文学的熏陶吗?我相信,苏轼大爱无疆的人伦情怀不仅仅给了今天的我们,也给了历朝历代无数仁人志士行稳致远的理想范本。清浅流年,细细思量:有信心,就有出路。

苏轼的意义非凡,苏轼的引领美好。读苏轼,不再认为他的任何付出不可思议。他慷慨的给予,解开了狭隘自私的结;充满智慧的生命,在他身不由己的经历中给了我们精神养分。

世间的博爱,激发出各种正面情绪,把那些潜伏在内心深处的勇气拽入崇高的、温暖的空间里,直到很久以后,我们才意识到这种中华传统文化的引领其实代表了时代的一种预言,这也是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有那么多人在为实现自己的信念而努力的缘由。

苏轼无处不在。透过岁月的光,我们感受到他传递出的无言的力量。他慈爱地望着眉山,望着西湖,望着琼海,望着庭院,望着高山和平原,继续感慨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黎明,夕阳。每一天,我们还是会遭遇迷茫,还会为自己的过失道歉,还是会有挫败感,还是希望有理解我们的人出现,还是愿意有丰沛的喜乐常伴。

感恩有苏轼,他告诉我们人生不能有止步不前的遗憾。

他诗文中的明月陪伴着我们,他的人生态度熏陶着我们,我们和他一起延续人生华章。

有时,我们会对着不太明朗的决定沉默许久,有时,我们也会不情愿地独自远行,但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路途中发现的风景真的很美。这个时候,任何决定都淡薄如烟了。正因为我们没有止步不前,才见到了大自然呈现出的最美风光。于是,我们庆幸自己一直在走,被自己的不曾放弃感动了。苏轼的梦想是做一名义士,为正义而战斗。苏轼在评价自己的一生时,这样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儋州惠州。”苏轼一生游历四方,为何只提到这三个州?

读史可知,只因黄州是苏轼词作达到巅峰之地,惠州是苏轼为官的巅峰之地,儋州是苏轼生活的巅峰之地。而在三个巅峰的背后,这三个州,也“正是苏轼的三个贬谪地,一个比一个更远离中原。”在这三个州的经历中,其实苦难相伴,可苏轼却念念不忘,这又是为何?甩不开的牵绊,躲不掉的谗言,都在苏轼始终如一的长情中暂时隐退,化解。

在黄州,苏轼写下了传世名作《赤壁赋》和《赤壁怀古》,开豪放词之先河。在惠州,苏轼心系百姓,苏堤正是他作为优秀好官的见证。在儋州,苏轼致力于改善当地百姓恶劣的生活环境,创造出了恬静的生活空间。苏轼在风中,在雨中,大写着自己。

正像我们在无数版本中遇见过的“也说苏轼”,都在解读苏轼对理想的看重以及他为了理想不断前行的勇气,都在诠释苏轼的人格因理想的动力愈臻完善。读苏轼,我们学到了什么?

暖阳高照,温暖众生;水流无声,滋养万物。我们在学习中越发理解和了解了苏轼,立体地看他,看他在山河岁月的深处告诉我们: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生活中,我们经历过的那些毫不在意的离开,不问因由的判断,人为制造的困局,苏轼都经历过了。“乌台诗案”是他人生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他因此见识了人间冷暖。从济世苏轼到文章东坡,从壮志未酬的官人到文坛巨匠,苏轼开始生命新的起点。“苏轼是一只蛹,而苏东坡是一羽蝶。这种蝶变是在黄州完成的,而促成这种蝶变的,正是那次贻笑千古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本就豁达的诗人苏轼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从翰林学士到躬耕东坡,苏轼依然有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气魄。

虽然苏轼心怀“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恬淡向往,但却没有丝毫厌世情绪,他安心地亲近人间烟火,从美食等诸多追求中享受快乐。

不得不说苏轼有一种仿佛与生俱来的神圣责任感:“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隔着山河岁月,为什么我们读苏轼时还能体会到他心中涌动着的那种报效国家的浓浓情感?才华横溢的苏轼,博学多识的苏轼,家喻户晓的苏轼,不应该早就在历史的长河里隐去了吗?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呢?为什么每次读苏轼,我们依然有着那么浓厚的兴趣,还会对他生命的过程若有所思?为什么每次望明月时,我们依然会把那皎洁的月光同苏轼链接在一起?

乐于接受新环境,乐于接受新事物,学会转化负面心态,达到心理上的平衡。然后,把那个原本心存善念的自己大方地介绍给平凡生活中的自己。冷静到如同看试卷一样,按照考试规定的题型,该填空的填空,该选择的选择,该完善的完善。苏轼那首“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道出人生真谛。读到苏轼的“雪泥鸿爪”时,激发了我们要做成点什么的冲动。这也是苏轼坚韧的生命力带给我们的启示。

没有理由拒绝苏轼带给我们的思考。阳光明媚的春在苏轼笔下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狂风暴雨的思在苏轼看来“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未来境遇的景在苏轼眼里是“用舍俱无碍,飘然不系舟”。

苏轼也有过属于自己的迷惑,有过孤独和惶恐。“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但他把那些迷惑大都写在了夜间。月夜独处时,苏轼也会情绪低落。关于夜色和月光里的所有词句,其实也暗喻了他的一种情怀:“舟中行客何所爱,愿得猎骑当风披”。他的表达就是这么理性和乐观。踏实,谦逊,厚道,仁慈,纯真,重情……天地间,这样的苏轼为此声名远播。名正言顺,理所当然。

“他身上有一股道德的力量,非人力所能扼制,这股力量,由他呱呱落地开始,即强而有力地在他身上运行,直到死亡封闭上他的嘴,打断了他的谈笑才停止。他挥动如缘之笔,如同儿戏一般。他能狂妄怪癖,也能庄重严肃;能轻松玩笑,也能郑重庄严。从他的笔端,我们能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振动,有喜悦,有愉快,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受。他享受宴饮、享受美酒,总是热情而友善。他自称生性急躁,遇到不惬心意之事,便觉得如蝇在食,吐之方快”。这是国学大师林语堂描绘给我们的苏轼。

苏轼自然流露的本性,在他留下来的著作、札记、遗墨、书信、各种资料中都有所展现。千百年来,苏轼的人格魅力感染过多少人,没有谁能统计出具体的数据,可他光明磊落、无忧无惧的一生给了我们有益的启迪。

隔着山河岁月,苏轼的精神依旧存在于今天。苏轼的格局和修为让人心悦诚服,苏轼让人不可忘怀的词句似乎还沉浸在人们今天的对话里。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养分,他引用典故最多的古代名人就是苏轼。“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借古人政绩观呼唤以民为本、以廉为首的官员人格: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我们从书本里结识的苏轼和他的诗文,圣洁而深情,深沉且旷达。

读不完的苏轼,豪放;读不尽的苏轼,坚毅。

读不倦的苏轼,童真;读不够的苏轼,纯情。

今天读苏轼,不知不觉中吸引着我们从思想上变得积极起来。

12

吴重生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浙江传媒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国新闻出版报浙江记者站站站长、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市场总监、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分社社长,现任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摄影出版社)总编辑。

这是一位后代知音写给苏轼的信笺,穿越时空,神交古人;穿越山河,视通万里。

作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苏轼的思想文化价值早已为人所共知,要挖掘出独特的见解很难。作家华静的散文《隔着山河岁月读苏轼》娓娓娓道来,不叙述具体历史故事,只讲自己的感受认识,引用苏轼的诗文也是信手拈来,绝无斧凿之痕。

隔着山河岁月读苏轼,作家华静读到了不一样的苏轼。苏轼的才情是立体而丰满的,苏轼的精神充满着金属的光泽。苏轼就像是一块璞玉,华静拿着放大镜翻来覆去地看,看出了华丽的纹彩,看到了不一样的光芒。

山河何其壮丽,岁月多么深沉!在华静笔下,苏轼复活了。这是知音的呼唤,这是文学的力量。

华静

笔名丹琨、元琪。高级编辑。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第三届中国产业报协会“十佳编辑”。第八次全国作代会代表。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

出版诗集《有梦在前头》《那只安抚我灵魂的手》《给相遇多一点时间》。出版随笔集《给心找个家》《送给自己的玫瑰花》《旧铁路上的寻觅》。出版报告文学集《梦里梧桐》。
出版《华静文丛》三卷:《挂满情怀的生命树》《那一片诗情牧场》《停不下来的脚步和云朵》。

阅读别人的故事

突围只在心里

现实

只把手伸给你

伸给你

就代表没有距离

—华静

       点击下方

       延伸阅读  

周末散文五人行|剑钧|战地年味

周末散文五人行|冻凤秋|和春天 一起醒来

周末散文五人行|沈俊峰|让时光朴素

周末散文五人行|李培禹|爱上散文,你好幸福

周末散文五人行|华静|传奇就在 各自的心里

周末散文有约

李培禹|鲜花乱开的地方

王玫|嘉宾有言

2021·2·26

“嘉宾有言”名录(以文字发布时间为序)

冯秋子  刘秀娟  梁衡   凸凹    穆涛

张凡   杜卫东  史建军  王剑冰   乔叶

张庆和   施亮    王也丹 刘琼 郝朝帅

李林栋  罗雪村  尹世霖   李迪  何向阳

梅洁    古耜   徐忠志   王小朋    彭程

王谨   陈先义  侯军   高洪波   裘山山

徐迅  李硕儒  单占生  沉石   林立公

王彥     刘虔   李静宜   俞胜   马淑琴

梅小璈  陈喜儒    范昕   简以宁  刘齐

陈丹玲   何频   宁新路   王道生 宋长征

任彥芳  颜华    阿紫     陈桥生  纪从周

刘丙钧   阚则思  刘玉琴 胡健    任蒙

吕高排  祝欣     程步涛  戴荣里  雨瑞

冯敏飞     周璐  徐庆群   张策   苏北

何弘  王贤根  朱竞   李迪  鲍尔吉·原野

范党辉  赵李红刘湘如  蒋建伟  魏华莹

胡玥   马誉炜  韦法明 任启亮     冯杰

毛梦溪  董岩   吴光辉   王彬    孔会侠

艾 英   李青松  张国领   叶竹钧  碎碎

王子君 王克臣  欧阳青  郑润良   章平

林遥   江南    陈戎      张刃  周华诚

江耀进  刘笑伟   周敏  王巨才 高众

杨勤良 孙书柱 卢盘卿  陈先平 孙现富

苏湲   沉石   施亮   刘红  雷健  李明新

孙晓青 董国政 刘永良  廖华歌  王晓霞

金涛   盛慧    黄传会   邱梅    初小玲

蔡秀文  北乔  王升山  刘海燕  周振华

夯石 舟扬帆  张健 李玉梅  陈新  彭俐

王晓君  续维国   赵岩  曹怀新  孟庆忠

白忠德  吴小妮  刘虔   吴重生

鸣谢报刊名录(排名不分先后)

自“周末散文五人行”2018年3月问世以来,承蒙诸多报刊杂志厚爱,对五人行公众平台发表的散文加以刊发或转载,特刊登此名录,以鸣深深谢意。

报纸: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人民政协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学习时报、工人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作家文摘、检察日报、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建材报、中国测绘报、中国环境报、中国自然资源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京郊日报、贵州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山西晚报  河南日报

期刊:

海内与海外、学习与研究、海外文摘、散文选刊、散文、天津文学、中国老年、民主、国酒文萃、厦门文学、红豆  安徽省文联

    每周一书

西河渡

李培禹  著

红旗出版社

山水游记散文集《西河渡》,是红旗出版社2020年新年伊始推出的“散文名家名作集锦”丛书之一

同步上线  支持媒体

《北京日报·名家夜话》公众平台

《今日头条》媒体平台

《天天快报》媒体平台

《腾讯新闻》媒体平台…

制作  剑钧

周末散文五人行信箱

zmswwrx@163.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