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去哪嗨?行遍中国传统村落之乡上蒲溪!

中国传统村落之乡——上蒲溪瑶族乡

走遍了辰溪县星罗棋布的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所有乡镇,唯有瑶乡深处的上蒲溪保存了静如处子般的传统村落独特风味。巍巍罗峰下的上蒲溪瑶族乡,八个村落全部坚守着青瓦翘角,飞檐吊脚的传统工艺,又以保树坪、茂兰冲、梯田、当锋、五宝田等五个国家级传统村落最具风味,处处散发着传统中的独特魁力。

一、五更其名保树坪

驱车100千米,在上蒲溪瑶族乡政府小戴的带领下,我们最先走进了五更其名的保树坪村。保树坪,村如其名,是古树的王国。曾先后更名为大山坪、宝盛坪、宝胜坪、保胜坪、保树坪。沿着山岭走进村庄,岭上挺拔的参天古树遮天蔽日,从村口到村部不足200米的路程两边数百年,上千年的古树数百棵,尤以两棵桂花树枝叶缠绕更显虬劲。

岭的两侧便是村庄,沿山势地形呈环形布局,呈等高线状分布,成列的青瓦木楼沿坡林立延伸至山湾,建筑之间巷道分隔,层叠梯次,阡陌交错,尤以飞檐翘角上的青瓦白线最为醒目;行走村中,水泥小道顺着房屋建筑村中穿行,大小连通,大体上呈“井”字形状,曲折婉转,形态丰富。

保树坪保留着丰富的瑶乡传统特色文化,飞山庙和土地庙祭祀、哭嫁、栽田歌、茶山号子、草龙灯文化、双唢呐……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尤其是用稻草扎的草龙更是瑶乡一绝。

二、双凤朝阳路神村

第二站是茂兰冲,瑶乡路神许万忠在此养马而名马栏冲,后因才子许高发闻兰飘香改为茂兰冲。四周环山,中间低,左右山脉遍布梯田,形似凤凰,意为“双凤朝阳”之地。

山川灵秀必出人杰,历史上的茂兰冲是个人才辈出的富裕之村,瑶乡路神许万忠,瑶乡才子许高发,嘉庆年间皇清侍赠太学生许科彰,皇清侍赠登侍郞议叙九品许大邦,黄姓亦曾有六品文房四郞捐官。

如去茂兰冲村,沿梯田分布的传统建筑值得一看。茂兰冲的传统建筑多为穿斗式木结构传统民居,屋顶飞檐翘角,流线青瓦,正面三开间,阁楼为杂物间,楼梯安置在房屋侧面。根据地地形,大部分建筑采用双层吊脚楼模式,窗户刻有上蒲溪地区特有的雕花。现有保存完整的清代古建筑许万忠仓屋,屋以青石板为基础,石块堆砌而成,砖木式民居,墙体为木板与泥砖结构,其一层墙体主要为泥砖,有少量木板,二层墙体均为木板,坚固耐雨;保留了传统木门和木窗,其一层木窗辅以雕花,精致美观,二层木窗则较为简单;屋顶别具一格,为重檐歇山顶,风貌甚佳。清代黄始华宅院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砖木结构,就地采取的青石块为墙基,悬山坡屋顶,大门成八字形,门体窗户刻有精美雕花,大门上设门簪,周围墙体有青砖铺置,飞檐翘角,似双凤飞舞,尽显大气。

三、美丽如画梯田村

第三站是梯田村,一个美丽如画的地方。梯田村是排子坡、陈家和温溪等几个自然村的合称。先到两溪交汇之处村部陈家,溯其而上便是排子坡,村分上下两院,依山势而立,阡陌交错于层层梯田之间。站在村口,可远望侧方罗峰耸翠,俯视前方谷地古树群秀,与革命红村温溪隔溪相望。

排子坡的石姓先居石溪口,后迁排子坡。村寨整体处于山林的环抱之中,百亩梯田散布于山峦之上,山峦与梯田层叠,梯田与村落交错,山、水、田、寨和谐共生。坡上梯田、坡间村落,村、田之间的石板小道连接,山林、院落构成的丰富结构肌理、地理纹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美不胜收。

温溪曾是罗子山战斗的主战场。辰溪“三·五”匪变后,肖洪量将所属大队200余人枪拉上龙头庵脱离张玉琳控制,成立“湖南人民解放军湘西纵队”。张玉琳命石玉湘、刘华峰率匪众2000余人前往追击至罗子山,双方在温溪后山交火。“湘西纵队”指战员得到瑶族同胞的支援下战斗12小时,打退匪敌十余次进攻,最后突出重围转移到溆浦龙潭。

梯田村仍保留有最原始的民俗文化——舞虫灯。“虫灯”的形状和结构似龙灯,但灯头是一只由竹片和红纸编制的雄鸡头,灯尾是鸡尾,寓意是雄鸡啄百虫,消灾除害。每当田栽了,禾苗长好,虫害开始活动时,村民就会用竹篾扎好“虫灯”祭拜神灵,然后由十余位年轻体壮的男子挥舞“虫灯”,在田坎上来回穿梭,齐声吆喝,意在赶出害虫,让鸡啄吃。

四、辰黔通衢当锋村

第四站,沿县道前往当锋村。当锋为“抵触其锋芒,御外敌之门户”之意。当锋坳古时是“辰黔通衢”,来往辰溪与黔阳的必经之处,来往辰黔两地的经商及走亲访友之人络绎不绝,是以坳上建凉亭,亭上立有功德碑,一块是光绪年间立,一块为民国所立,民国碑上,瑶乡大善人萧隆汉的大名赫然在列。

当锋村一直有“先有彭家,后有刘家”的说法,流传着“三打瓜子金,换来聚宝盆”的村史典故。村虽地处瑶乡腹地,四周群山环抱,却是森林茂密,自然生态保护良好,被怀化市定为市级生态村。

行走在当锋刘家,村落建筑之间巷道分隔,纵横交织,通过曲折小路把村子贯穿成一个整体。民居建筑属于典型的湘西木构架干栏式建筑风格,以向阳、空旷朝向为宜,各户以单栋或者一主两次构成,主次分明。建筑一般为三柱一层或三柱二层的吊脚楼形式,青瓦盖顶,屋脊塑白色雀尾装饰,惟妙惟肖,形态丰富,极具地方特色。

五、两山排闼五宝田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是五宝田“耕读所”大门上的一副对联,“绿绕”、“青来”两个动态中的用词,生动地表达了五宝田迷人的田园风光和生态特色,也写出了在此“耕读传家”的萧姓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五宝田,原名“乌泡园”,因村前田中有5个形似“元宝”的小土包,遂改名为五宝田。萧家先祖第23代宗安公,携家眷于清康熙年间从辰溪龙头庵萧家老屋搬迁至五宝田定居,牢记“耕读兴家”的祖训,通过置办田产、收租放贷等积累了大量财产而成为辰溪巨富,并从外地请来能工巧匠,对村落进行整体规划,修建了集美观、防御、实用于一体的民居建筑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