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勿强读 早几

书勿强读

早几年“国学”盛行之际,不少家长也跟风加入,让低幼儿童诵读《论语》、《诗经》等儒家经典。很多家长的想法很简单:小孩子的记忆力强,即使当前尚无法读懂经典的义理,但只要熟读能诵,打下了基础,日久自然会贯通明晓,体悟到其中的涵意,从而具有广博的学识和儒雅的修养。
这种强读之法,说起来亦有其历史渊源,民间尝有谚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意为只要把唐诗牢牢切记,背诵得滚瓜烂熟,浸淫其中,久了就会有深刻的理解,就会具备吟诗作赋的能力。实际上,真正会作诗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句毫无道理的废话。因为生活中即时得来的微妙情思和感触,对于自然、人生的悲喜体验,远比强读死记要来得真实深切。如果一味强读却无法融会理解,无法与现实形成链接,即使把诗集读烂了,也不会有任何的帮助。
而且,强读不仅无益,还会有害。朱熹在《朱子语类》里谈到强读的危害性:“如吃物事相似,将甚么杂物事,不是时节,一顿都吃了,便被他撑肠拄肚,没奈何他。”把读书比喻成像是吃东西,须应时当令,在不同的年龄段就应当读不同的书。毕竟读书之目的,并不在于向人炫耀所读书籍的数字,而是全面提升自己的智识、思辨及实践能力。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问的基础深浅不同,若是累积不够,见解未到,有些书即使勉力强读,毫无所得不说,反而会有损阅读兴趣。就像逆时令饮食,不仅难以消化,还会引发疳积滞胀等病症。
读书的过程,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北宋司马光说:“道如山也,愈升而愈高;如路也,愈行而愈远。学者亦尽其力而止耳。”认为读书做学问须从浅近处入手,经过日积月累,有了一定的知识积淀,到了可随时拿出来济用的程度,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能力,渐渐深入,如此读书为学,最后能达到怎样的境界,就看各自的修为和领悟了。反之,若是思想未深,学问未到,却勉力去强读理解不了的书,就像是攀登一座高山,越往上爬越高,力气不济就会摔下来。又像是走路,越往前走越远,能力不足就会半途而废。
明代“嘉靖八才子之首”的王慎中,年少时强读唐宋古文,却理解不了其中的妙处,遂极力推崇秦汉散文。及至年纪稍长,思想成熟,学力见识有了积累,再看欧阳修、曾巩等人的文章,顿时发现佳境所在。于是,他把原有的旧作全部废弃,专师唐宋古文,后来成为明代开唐宋派风气的第一人。这个道理,与孔子所说的“五十可以学《易》”,意有相似。因为人对于读书的领悟,与其知识底蕴、人生阅历等背景是成正比的,积累越深,所得也越深。若是逆势而读,亦难有成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