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的高墙,才能赚大钱,才能摆脱穷忙的'烂'命

1 “烂”命一条,是思维模式造成的

比尔·盖茨,当今最引人注目的世界首富。他的一个著名理念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主要是脖子以上的区别——大脑决定一切!”

丁磊,网易的创始人。他从一名穷大学生,发展成为IT行业的翘楚,仅仅用了7年时间。当记者问他怎么创造奇迹时,他的回答是——“因为,我在大学学会了思考。”

这两位首富,对思维的重视相信给大家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而2004年10月,美国《商业周刊》刊登的一篇文章,可能让我们对思维方式在致富中的价值认识更深刻。

有篇名为“最佳商学院排名”的文中披露:在调查雇佣MBA学员的公司中,芝加哥大学的毕业生最受欢迎。为什么该校的毕业生最受欢迎呢?主要是该校培养了大批“经济神童”。而这些“经济神童”之所以产生,是由于该校特别重视对MBA学员,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能力的系统训练。

事实证明:对思维方式的重视,已经成为世界最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不仅如此,一些管理大师级的人物,也把思维方式的突破作为提升业绩的关键内容之一。如“学习型组织”的提出者彼得·圣吉,在其著名的《第五项修炼》中,把“改善心智模式”作为五项修炼之一,并明确提出——“三流管理者学管理知识,二流管理者学管理技巧,一流管理者修炼管理心智、学管理智慧!”如果上述权威人士对思维方式的重视,还不够对你造成巨大影响的话,那么请你再与我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吧!

几年前,加拿大政府带着一帮华人企业家来中国访问。在这个考察团中,有一位姓杨的先生。他原是在国内发展,后来到加拿大发展,目前资产达10亿美元。

很多中方代表都对杨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他的智商和财商高山仰止,其中一个最年轻的中方代表恰好和杨先生是校友,他们在同一个学校读大学。他很想知道这个牛人致富的秘诀,这个年轻人整天抱怨自己烂命一条,总是发达不了,他真的好想从杨先生那里学个一招半式的来改变命运。于是他主动接近杨先生。杨先生是明眼人,一下子就看穿了这年轻人的心思,在宴会后与他的小学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年轻人问:“杨先生,您在国际上有这么大的影响,我想您在大学里一定很突出,说说你的辉煌业绩吧!”

杨先生很谦虚地否认:“没有啦!”年轻人还是追问不放。

杨先生无奈,只好说:“我就是在大四的时候赚了点小钱!”年轻人连忙问是多少,他不好意思地说:“1000元!”

年轻人颇为吃惊,杨先生上大学的时候是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候,1000元也很了不起!当时的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也才21元!年轻人对他的故事充满了兴趣,再三追问,杨先生道出了实情:

一天晚上,他喝多了水,要去洗手间却没有开灯,一不小心,绊倒了热水瓶,打碎了!

第二天,他就去学校商店配瓶胆,结果商店的女服务员十分不客气地说:“没有瓶胆,要不就买热水瓶!”

杨先生再三跟那服务员说好话,说先放钱到商店,请他们下次帮自己进一个瓶胆。即使这样,女服务员还是不同意。

杨先生当时也是年轻气盛,和服务员争吵起来:“你们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吗?怎么这样啊?”

“就是这样为人民服务的,怎么啦,不行啊!”

“你这样的态度,我要去向校长反映!”杨先生气愤地说。

“你去告啊!现在就去,我才不怕呢!”没想到那位服务员一点也不畏惧,反倒与他激烈地对抗起来了。

这下,杨先生真生气了,回去就准备写信给校长。可是当他铺开稿纸的时候,他停下来了!他想到:这女的既然敢这么嚣张,一定是有后台的,说不定是哪个校领导的亲戚。我何必浪费精力做这没意义的事呢。我配不到瓶胆,别人也肯定遇到过这样的困难。好了,倒不如我来做这个生意!

于是,他把下一个月的生活费都拿出来,跑到市中心的商店买了20个瓶胆回来。他本想一个星期把它卖掉,没想到刚刚摆在食堂门口,一天就卖出去了。第二天,他又去进……

后来,他干脆不摆摊了,直接贴广告宣传:要配瓶胆请到某某寝室找杨××同学!

再后来,他出钱请同学把周围学校的 瓶胆 业务也包下来了。

一年后,挣了1000多元钱!

杨先生在大学的这次壮举,让这个年轻人肃然起敬,与此同时,他也想起了自己在大学时期的糗事!

读大二那年冬天,他也是夜间起床,没有开灯,就从上铺跳到了中间的桌子上。平时大家的水瓶都放在各自的床边,那天却都摆在桌子上。

可是他的一脚可比杨先生那一脚强大多了,“咣啷”一声,八个热水瓶全都粉身碎骨了!

第二天,他也去学校商店配瓶胆,和杨先生的遭遇相同,他也没配着瓶胆!

后来,他只好老老实实地买了8个水瓶。这笔额外的开支,让他的经济困困了整整一个月!

你看,同一个学校读书,遭遇到同样的一个问题,杨先生把它变成了赚钱的机会,而这个年轻人却成了亏本的机会!这就是思维的区别——不同的思维方式产生不同的结果啊!

人人都会倒霉,人人都会遭遇变故和挫折,都会面临困难,关键是你怎么看待困难怎么思考解决方案,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可能形成什么样的解决方式,解决方式不同,结果不同。贫富自见分晓。

富人的思维方式是:遇见问题——分析问题——相信自己能解决问题(我行,我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商机——富了;

穷人的思维方式是:遇见问题——被动地排斥问题——不相信自己能解决问题(我不行,我不能)——在消极的思维中一穷到底。

所以,烂命一条,是思维方式造成的,要想丢掉这条烂命,就要先改变思维方式。

2 运随心转,财因念生

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说得好:“思考创造财富”。

接下来我急不可耐地做一下补充:“运随心转。”我相信,一个人的运气是跟着心走的。你有一种积极的心态,就可能有一种荣耀的命运。你有一种消极的心态,就可能产生一种颓废的命运。你向着太阳走,全身都会沐浴在阳光里,可你向着一把尖刀奔去,就肯定有生命危险!财运也是如此,你对财富有渴望,有念想,用积极的态度去勇敢追求,你迟早会获利。你对财富不感兴趣,不相信财神会青睐你,那你只能艰难度日。

这是因为人的心思、意念是有能力的,日本的江本胜博士所著的《生命的答案——水知道》用科学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人对一瓶水的意念不同,水就会形成不同的结晶。你对财富的意念不同,财富就可能以不同的面目回报你。

他曾是某大学校园内一名特困生,别的特困生都靠社会的捐助生存,而从未做过生意的他靠40元钱起步,很快成为校园“富翁”。他大二时买了房子,大三时又资助11名贫困学生读书,到毕业时,他成为拥资数百万的小富哥!

他就是武汉海浪生物乳业有限公司的副总何志强先生。

1993年8月,何志强从农村考入重庆医科大学。又残又病的父母在奔波了近半个月后,终于东挪西借为他凑足了学费。父亲饱含热泪地对何志强说:“孩子,除了你的学费,借来的钱恐怕只剩40元了,这就是你大学5年的全部生活费了。原谅我们,我们只能做到这些。”

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何志强就满脑子想着一个问题:我太需要钱了,我用什么办法赚我的生活费呢?

几天的观察和思考后,何志强在开学的第四天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何志强发现女生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早晚餐可以不吃,但水果却不可或缺。何志强看到了一个赚钱的途径,他借钱跑到水果市场批发了几箱水果,搬回宿舍。然后在校园宿舍楼的布告栏上写下了一个广告:“请到校园×栋×号×室吃水果。”何志强在每栋宿舍楼找了一个老乡,每天把装满水果的水桶送到这些老乡的手中帮忙代卖,每晚再去结账收钱。结果引得女大学生们走马灯似的去“吃自己花钱的水果”,那一个月何志强足足赚了1000多块钱!

为了鼓励老乡们接着干,何志强每个周末必邀请老乡们共聚晚餐。

第一个学期,何志强不仅赚取了生活费,还从贫困生上升成了一个校园老板!

大一下学期,爱下象棋的何志强在一次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于是,何志强有幸成为学校象棋协会的会长。谁也没想到,“财迷心窍”的何志强从象棋中又想出了一个生财的路子。

校象棋协会当时有30多个会员,因资金不足很少活动。何志强自费给每个寝室买了一副象棋,还派会员到每个宿舍传授棋艺。一时间,学校掀起了一股象棋风。预想的气氛达到了。何志强让人写出通告,凡交纳5元会费者,即可成为校象棋协会的会员。于是乎,报名入会者纷至沓来。不到两个星期,校象棋协会由30名会员发展壮大为500多个会员。为此,协会筹足了2000多元的会费,棋类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

这次棋协活动,让何志强受益匪浅。他彻底地领悟到“欲取之必先予之”的深刻道理。何志强成为校园学子议论的话题。大家对他的财富褒贬不一。对于这一点,何志强的表白更是让人惊诧不已。他说:“在我很贫穷的时候,我从不悲观,相反,我还充满一个信念,我要将商场最值钱的东西搬回家。”对财富的渴望和追求,让何志强的创业之路迈得越来越深入。同时,他发觉自己身上蕴藏的“财商”很发达,只要多动脑子,总能发现赚钱的门路。

大一寒假时,何志强没有回家,他留在了重庆市内,应聘到一家乳业公司做送销员。拿着广告宣传单,提着奶产品,何志强在重庆大街小巷转了三天,鞋都磨去了后跟,可是一瓶鲜奶都没有卖出去。夜深人静,劳累了一天的何志强来到长江边,对着长江亮开嗓子大声吼:“我是何志强!我一定要有钱!”回到宿舍躺在床上,何志强启动思维,寻找商机。终于,他又想到了一招。

很快,何志强戴着医科大学的校徽来到重庆儿童医院。何志强是儿科专业的大学生,他拿出自己的所学,向每一位过往的家长讲解奶产品的性能与营养,还特别针对胃肠功能较弱的幼儿讲解了一套奶产品的营养保健学。家长们被这位大学生折服了,纷纷订购他的牛奶。那一天,何志强卖掉了300多杯酸奶,赚取纯利润100多元。

第二天,何志强趁热打铁,把公司的宣传海报贴到医院的每个角落后,再次从医学和营养学的角度向过往家长进行解说。这一天,何志强又大获全胜,他共卖掉1000多杯酸奶,赚了300多块钱。

这一年春节,何志强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回家了。他给父母和弟弟各买了一套衣服,还给了父母4000多块钱。

进入大二,何志强在校园里做出了一连串令人称奇的大举动。在接近暑假前,何志强花3000多元在一家电视台做起了奶品广告,还从学校里请了40多位贫困生做促销员,在全市7个县市进行了宣传。慢慢地坚持、积累,三个月后,何志强有了3万多订户,送奶工发展到100多人,而他的利润一个月就达到了人民币10万元!

1994年11月,读大二的何志强用自己赚来的钱在重庆市区买了一套二室一厅的房子。他将父母兄弟从乡下接到城里,过上了幸福而又富有的生活。

1995年10月,何志强已成为重庆校园内的名人了,人们不再叫他何志强,而称他为“何老板”了。身为大三学生的何志强理解贫家子弟的艰辛,他主动扶助了11名贫困大学生,每个月给他们150元钱,直到这些贫困学子大学毕业。

1999年8月,何志强放弃了医生职业,彻底跳入了商海。那时候,他已经身价百万了。

从贫困大学生到百万富翁,短短几年,何志强利用自己的“财智”,用40元钱孵化出4000倍甚至更多的钱,让人们看到了奋斗创造的奇迹。

对金钱的向往激发了何志强的财智细胞,让他爬到财富金字塔顶。

何志强是伟大的,至少,他把吸引力法则诠释得淋漓尽致,当你想要做一件事情,全宇宙都会帮你。虽然这个观点无法被证实,至少我是相信的,你对某些事情的期望和仰慕,会促使你朝着想要的东西而努力。而努力必然有收获,哪怕最终和你想得到的相去甚远,但早晚有一天你会如愿以偿。在信仰上不可迷信,在财运上可以迷信,别信命,信运吧。

3 褪去书生气:书生气是致富的大敌

毕业很多年了,你还在惦记着大学里你取得的友谊成绩,还惦记着你名牌大学的辉煌,那时候有多少女(男)孩子追你,在辩论赛上你如何展示妙语连珠的口才,运动会上如何出类拔萃;你开口闭口可能不是“我爸是李刚”,但总是“我导师,我们学校,我表哥表姐”之类的话;每次和同学通话,说起那个整天逃课学位证差点都没拿到却发了大财的家伙,你都愤愤不平把人家抨击个半天;对于单位里比你受老板器重的几个新员工,你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因为你学历比人家高学校比人家好,甚至是家庭条件比人家优越,你说人家是乡下来的或者外来妹……无论何时何地你总有种天然的优越感,认为自己才是有思想有文化有素质的高端人才,其他人都是俗物下品。甚至是老板,你也不放在眼里,觉得他除了运气好一身铜臭之外,再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总之,你看不起比你穷的,看不惯比你富的。你看谁都不顺眼。哎,我的兄弟姐妹,你这么自以为是,你让我说您什么好呢?

我忍了再忍,还是忍不住说一句:你以为自己是文艺青年,其实你真是“有点二”。你飞扬跋扈,心浮气躁,这样你会一穷到底。因为书生气是致富的大敌。

小胡姑娘在一家传媒公司客服部上班,几乎每天都有一些快递小子敲门,有些是接送快递的物品,但大多是来送名片,宣传业务。他们送来的名片,小胡一般都会留下,顺手塞进抽屉里,用的时候随便抽一张,不管张三李四,打个电话,很快就会过来一个穿着球鞋背着大包的男孩子……对于这些快递小子,小胡从来不放在眼里,总觉得他们是些没知识没文化没前途靠劳力混饭吃得可怜家伙。和这些快递小子比起来,小胡貌似很有骄傲的资本,曾经武汉大学新闻系的才女一个,家境不错,追求者多得能站成一排,其中不乏高帅富。

所以每次这些快递小子递名片过来,小胡看都懒得看他们一眼。直到他的出现。

他也是个快递小子,20岁出头,其貌不扬,还戴着厚厚的眼镜,一看就知道刚做这行,与其他快递小子不同的是,他竟然穿了西装打着领带,皮鞋也擦得锃亮。说话时,脸会微微地红,有些羞涩,不像他的那些同行,穿着休闲装平底鞋,方便楼上楼下地跑,而且个个能说会道。第一次来时,他只说了几句话,说自己是哪家公司的,然后认真地用双手放下名片就走了。皮鞋踩在楼道的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小胡对同事说,傻小子还硬装绅士,穿皮鞋送快件,也不怕累。

几天后小胡有信函要发,正好找到了这小子的名片,于是就给他打了电话。电话打过去,十几分钟的样子,他便过来了。还是穿了皮鞋,说话还是有些紧张。因为刚做不久的缘故,他比他的同行要认真许多,要确认签收人的身份,又等着接收后打开,看其中的物品是否有误,然后才走。所以他接送一个快件,花的时间比其他人要多一些,由此推算,他赚的钱不会太多。因为他的厚眼镜、他的西装革履、他的沉默、他的谨慎、他的认真,小胡不小心地记住了他。但觉得这个行业,真不是他这样的笨小子能做好的。转眼到了“五一”,放假前一天快中午的时候,他又来了。这次他换了件浅颜色的西装,皮鞋依旧很亮。手里提着一袋红红的橘子,进了门没说话,脸就红了。

小胡很诧异地问:有我们的快件吗?他摇头,把橘子放到桌面上,说,我的第一份业务,是在这里拿到的。我给大家送点水果,谢谢你们照顾我的工作,也祝大家劳动节快乐。小胡和同事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这么长时间,还没有任何有工作关系的人来给她们送礼物呢,而他,只是一个凭自己努力吃饭的快递小子,也只是无意让他接了几次活,实在谈不上谁照顾谁。他却执意把橘子留下来,并很快道别转身就出了门。也许因为他的橘子、他的人情味,再有快递的信件和物品,整个办公室的人都会打电话找他。还顺带着把他推荐给了其他部门。

这样频繁地接触,大家也慢慢熟悉起来。他在很热的天气里也要穿着衬衣,大多是白色的,领口扣得很整齐。始终穿着皮鞋,从来都不随意。小胡有次跟他开玩笑说,你老穿这么规矩,一点不像送快递的,倒像卖保险的。他认真地说,卖保险都穿那么认真,送快递的怎么就不能?我的领导告诉我,去见客户一定要衣衫整洁,这是对对方最起码的尊重,也是对我们工作的重视。小胡觉得这家伙太小儿科了,继续打趣他,对领导的话你就这么认真听啊?

听领导的话当然要认真听,他依旧认真地解释。小胡觉得这个家伙简直迂腐,这么简单的工作,他做得比别人辛苦多了,可这样的辛苦,最后能得到什么呢?一个要学历没学历要什么没什么的送快递的能多大出息。那天小胡又打电话让他来取东西。因为她的大学同窗在一所专科学校任教,“十一”结婚,她有礼物送她。填完单子,他核对信息时冷不丁地说,啊,这是我念书的学校。他的声音很大,把小胡吓了一跳。

小胡有些吃惊地看着他,问:你也在那里上过学呀?

可能那个地址让他有些兴奋,忙不迭地说,是啊是啊,我是学财会的,前年刚毕业。

小胡忍不住问他,你有学历也有专业特长,怎么不找其他工作?

那你当初学的知识不都浪费了?小胡还是替他惋惜。

不会啊。送快递也需要有好的统筹才会提高效率,比如把客户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业务类型明细分类,业务多的客户一般送什么,送到哪里,私人的如何送……通常看到客户电话,就知道他的具体位置,大概送什么,需要带多大的箱子……他嘻嘻地笑,知识哪有白学的?小胡真对他有些刮目相看了,没想到笨笨的他这么有心,而他的话,也真有着深刻的道理。转眼又到了“五一”,节前总会有往来的物品,小胡又给他打电话来取东西,电话是他接的,来的却是另外一个更年轻的男孩。说,我是快递公司的,主管要我来拿东西。

小胡愣了一下,转念明白过来,他当主管了。

在询问中,小胡获悉,他是公司唯一干得最长的快递员,是唯一有学历的快递员,是唯一坚持穿西装的快递员,是唯一建立客户档案的快递员,是唯一没有接到客户投诉的快递员……所以他连升三级,从普通的业务员直接晋升到主管。那一刻,小胡终于相信了,认真是有力量的,那种力量,足以让快递小子成功!现在,那个笨拙的快递小子成了国内知名快递公司的副总,而清高的小胡,还在原地踏步!

我本来准备了大把的理论对那些个自命清高的文艺青年们再继续教育一番,可是有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没必要多嘴了。这个故事,给了各位什么样的思考?毕业三年了,你依旧穷酸,是不是你姿态太高了?

4 走出心灵舒适区:越舒服越堕落

每个人都有一个舒适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是很自我的,不愿意被打扰,不愿意被催促,不愿意和陌生的面孔交谈,不愿意被人责怪,不愿意按照规定的时限做事,不愿意主动地去关心别人……这在学生时代是很容易被理解的,有时候这样的同学还跟“个性”“另类”这些字眼沾边,算作是褒义。然而,在工作之后,你要极力改变这一特征。不然,你会很快变成公司年会上唯一没有人理睬的对象,或是因为人际关系紧张而职场挫败,甚至会因为压力而内分泌失调。但是,如果你能很快打破之前学生期所处的舒适区域,比别人更快地处理好业务、人际、舆论之间的关系,那就能很快地脱颖而出,踏入富人行列。

在会议上,一个停留在心灵舒适区域的人会消极地听取领导的话语,消极地待命,死板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事情,但从来不关心此事以外的任何事情,更不会想到多做一步,让接下来的别人的工作越发容易上手。而敢于打破这个舒适区域的人,敢于在适当的时候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不理解,并在得到上级认可和指点之后把手头的工作尽快地完成,并随时接受别人的批评和调整。在办公室里,当前者遇见领导,会主动打招呼,主动汇报工作,和领导混个脸熟,不失时机地给领导留个好印象。而后者则见了领导绕道走,想方设法回避与领导的正面接触。殊不知当他口口声声抱怨和领导走得太近不自在的时候,另一个不畏领导的同事却成了他的主管。

在工作上,当前者碰上一名新的同事,会视而不见,继续自己的工作。可是新来的同事很快就变成了自己的上司。而后者则大方客气地自我介绍,并了解对方和自己的关系。在聚会上,前者总是等待别人发言,并喜欢私下里评论对方的言语;如果这个桌子上没有人发言,那直到用餐结束,他也不会说一句话。而后者是勇敢地和一起用餐的人相互介绍交谈,这看起来很困难,有时候可能被误会,但有时你会发现,对方是多么希望能和你说几句话。

以上只是很小的几个例子,但是要说明的是,大学生在走出校园的同时就要在工作上把校园中的“随意性”从身边赶走,尽早地冲出自己的舒适区域,开始做好和这个社会交流的准备,否则,等待你的只有原地踏步,一事无成。事实上,你越贪图安逸,上帝越不让你安逸,不敢冒险,实则是最大的冒险。

两颗相同的种子一起被抛到了地里。一颗这样想:我得把根扎进泥土,努力地往上长,要走过春夏秋冬,要看到更多美丽的风景……于是,它努力地向上生长。在又一个金黄色的秋天,它变成了很多颗成熟的种子。另一颗却这样想:我若是向上长,可能碰到坚硬的岩石;我若是向下扎根,可能会伤着自己脆弱的神经;我若长出幼芽,可能会被蜗牛吃掉;若开花结果,可能被小孩连根拔起;还是躺在这里舒服、安全。

于是,它瑟缩在土里。一天,一只觅食的公鸡过来,三啄两啄,便将它啄到肚子里。在慨叹两颗种子迥然不同的命运时,我们惊讶地发现这个简单的道理:越是想安于现状,越不能安于现状,因为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使你的周围充满风险。相反,坚定地树起奋发向上的信念,走出心灵舒适区,敢于冒险,敢于承受岁月的风风雨雨,就一定会拥抱令人羡慕的成功。

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要实现人生的梦想。他动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他对族长说:“我的一生不能平庸,我不愿与草木同朽,我要与日月同辉,我要建立丰功伟绩,我该如何做呢?”老族长正在练字,他听说族中有位后生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写了三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六个字,今天先告诉你三个,供你半生受用。”

十年后,这个年轻人已建立起了一个商业王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封密信对他说:“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他这才想起来,十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诀,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三个大字:有何怕?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注定了要经受许多苦难,指望躲避是逃不过的,逃得过今朝,逃不过明夕。与其自欺欺人,不如搏击风雨,换来雨后彩虹。

据社会学专家预测,未来的社会将变成一个复杂的、充满不确定性的高风险社会,如果人类自由行动的能力总在不断增强的话,那么不确定性也会不断增大。各种变化已经在我们身边悄然出现,勇敢地投身于其中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竞争意识的萌发,使敢于冒险的人们有了危机感,主动应对各种风险。缺乏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安于现状、缩在心灵舒适区不肯出来的家伙,如果还没有被惊醒,就会被时代所抛弃,被前一种人远远甩在后面。

5 别被他人的创业悲催吓退咯

很多想致富的人在意欲干生意做买卖前,都习惯去向前辈们打听,多方了解下这个行业的行情和前景,企图听过来人传授些生意经,提点忠告,或者泄露点商业秘密啥的。可是,十有八九你听到的不是忠告和鼓励,而是恐吓!

大部分人都不会给你建设性的意见,他们喋喋不休地对你一再强调的是当年他们创业的历程是多么的艰辛,一路摸爬滚打,好容易才熬到现在。再者就是这个行业不好做了,竞争激烈,壁垒重重。还有就是投入非常大,一般人承受不起,万一投资失败,好多年都翻不过身来……大部分人这时候会犹豫不决,转而考虑别的行业。别的行业也同样。最后他们只好什么都不做,一如既往地穷着。这样的创业者我认为属于“找死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