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九岭,翻山越岭硬找路
★旅游地点:苏州天池·花山之贺九岭
一路从花山返回莲花峰,旁边有一座放鹤亭。风和日丽,这里的视野居然也不比莲花峰差。从这里看出去,有一段岩石路,还有不少游客坐在岩石上。
我们看了一下地图,其实往前去就只有一座普济道院,而且路远且长。虽然我们对于道院的兴趣并没有那么高,但看着时间尚早,体力也还充沛,又见那头走来两位老者,看样子像是一对退休的夫妻,顿时豪情万丈,走!
这条路真不是一般的游览通道,有的地方根本没有路,只能爬上岩石,再挑比较平坦的地方下来。
不过走了一段没有路硬找路的山道,接下来的的道路还行,居然还有垃圾桶啥的,那就是说我们从这条道路也是可以出去的吧?这样想着,就坚定了一条道走到黑的决心。
这条路倒也并不是只有我俩,时不时会遇到其他人,不过大多都是途步登山的,人家的装备就比较齐全了,手持登山杖,还是一左一右两支。
这条路,果然是很难走。一段正常的山道走完,又是非常难走的岩石,非要用两只手来辅助才能下得去。
古代苏州西部的农民从光福、东渚、镇湖等地进苏州城,贺九岭是陆路必经通道。
那时苏州西部山连着山,除了大运河外,没有可以任意行走的陆路通道。就连皇帝南巡,也只能修长砖砌御道。所以贺九岭还留下了两道石关,至今还在。
石关的建筑结构是拱券式石门,和江南的石拱桥相似,不过洞内没有水只有通道。石关的左右原来有几个龙头,在文革中被破坏,现在还有一个。石关建于隆庆年间,距今大约有四百五十年了,是苏州不多见的古代建筑遗存。
据说当年吴王打败齐国后凯旋回来,登高回来,登贺九岭抒怀。当日正逢重九,于是此后吴国百姓每年登高赋诗,就成了习俗。贺九岭之“九”,也是重九之九。
所以,我们严重地怀疑从放鹤亭往贺九岭,并非一条常规线路。问了一位看着像是前来徒步锻炼的小伙子,从普济道院果然是有另外的通道前往天池山入口的,大概也就二十分钟左右,道路还比较平坦。
普济道院在历史的长河中也算是饱经沧桑了,不过整座道院看着很新,原来的道院比翠岩寺毁坏还要严重,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道院是二零零八年重建的。
道院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看着还是很壮观的。山门上方挂着“贺九岭”“灵官殿”匾额,出殿右侧是池塘,左边拾级而上,就是玉皇殿。
玉皇殿供奉的是玉皇大帝和北京城下甲子神像,道教认为玉皇是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修为境界并不是最高的,但是神权最大。除统领天、地、人三界神灵,还管理宇宙万物的兴隆衰败、吉凶祸福。
三茅殿里供奉着三尊神像,大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三茅君茅衷,听名字就是三兄弟啦。茅字听着很耳熟,没错,正是道教茅山派的祖师,又被称为三茅真君。
民国元老李根源曾经三次光临贺九岭,第一次写了《吴郡西山访古记》,第二次留下摩崖:“志载吴王登此贺重九,故以名岭云。腾冲李根源遊山宿此,住持道人蔡雍属书摩崖,民国十八年。”
第三次留下了摩崖石刻“天马徕”三个字,落款很长,“民国二十年(1931)十月偕李根源、王謇、丁南洲自阳山来遊,道人蔡雍属题,张一麐并记。”
财神殿和城隍殿规模也不是很大,城隍是在本地造福人民的人死以后任的,算是道教神灵中护卫城邦、扶正祛恶的地方神司。这里奉祀的是战国时的春申君黄歇。
据说这儿还流传着一句话,说是先有贺九岭,后有穹隆山;先有上真观,后有玄妙观。所以,大名鼎鼎的苏州玄妙观,从历史上来说,居然比不了普济道院?
自驾游:苏州天池·花山之贺九岭
11月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