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王献之、赵孟頫所有书法竟在这里?
《兰亭修禊图卷》清 樊圻 局部
书不入魏晋,终成俗格。魏晋书法已经在古今书法界享有了几乎不可能动摇的地位。
自魏晋以后,历朝历代至近代和当代,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书法功绩和创新可以超越魏晋时代。
其中以王羲之和王献之的贡献和创新最为突出。
“魏晋风度”在书法上的体现,王羲之是毫无疑问的代表人物。王羲之在钟繇书法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将钟书之翻易为敛,笔法“内擫”,是“中和”之美的典型代表。
他在前人无数功绩的基石之上,加以融会、贯通和改进,使纯粹出于自然发展的书法,走进玄远精致的神韵境界。
王羲之《远宦帖》
其作品的神韵有二:一是表现多变的技法之美;一是表露种种人格之美。
从技法上讲,王羲之书法已变汉代质朴书风而为妍美流变的新体。南齐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提出的“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可以说是对王羲之及其这个时代书法作品基本特征的准确地概括。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从表露人格之美上,王羲之行草书的外在形态率真朴实,章法气韵流畅自然,而内在却涌动着欲罢不能的动荡感。
这种种情感在《姨母帖》和《丧乱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兰亭序》进一步开拓这一文化领域,成为表现种种人格美的最好诠释,表现出书法创作主导趋向从表现自然精神到人自身精神的重心转移。
王羲之《姨母帖》
王羲之《丧乱帖》
王羲之书法传世作品不多,但楷书、行书和草书都有涉猎,而真迹现无一留存,可见的都是后人的摹本,人们将其辑录成这本《王羲之书法全集》,便于学习和研究之用。
《王羲之书法全集》结合书法名家多年的经验,汇编成集,该书内容丰富,楷书、行书、草书、集王字书法均有收录。
此外,前面还增添了王羲之的人物简介、生平、艺术特点,旁边还有内容说明。
《王羲之书法全集》会让你在欣赏学习王羲之优美字帖的同时,也对王羲之的生活经历和作品流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魏晋南北朝趋新尚妍的时风下之时,王献之书法曾一度盛过其父之名望。宋齐年间形成了“比世皆高尚子敬”的局面。到了“海内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的地步。
“外拓”笔法的先行者王献之,书法更加流便妍美,笔势更加放纵,更加强调笔触的外张和书写的意趣。
行草书《鸭头丸帖》用笔明快而灵动,笔势连贯流畅,笔画婉曲而奔张,既“雄秀惊人”,又“飘逸洒脱”。
王献之行草书《鸭头丸帖》
王献之还是“破体书”的创制者,不仅突破了字体的限制,还在于突破了以单字为造型的旧法。
不拘泥于某一种书体的书写,行书间杂草书,如《鸭头丸帖》《授衣帖》等;或者行书间杂楷书,如《廿九日帖》。其书写一任自然,不拘泥于前人的种种法度的限制,为后世行草书和行楷书开了先河。
《廿九日帖》
总之,王献之在书法上取得的成就,堪当『小圣』之名。王献之的真品流传下来的很少,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大都是唐摹本,虽然与原迹有一定的距离,但仍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参考众多范本,吸取多家之长,编成《王献之书法集》。不让这样一个在书法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人物,不因作品的散失而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该书收集字帖甚多,字体种类不一,全书目录按字帖种类的不同而排列,先小楷再行书后草书。以及没有分类的字帖。
同时也包含了人物简介,生平经历以及艺术特点,代表作品中还有部分作品说明等内容,帮助您对王献之的艺术特点及作品流传有进一步的了解。
在中国书法的历史长河中,“二王”常被看作是“源”,而后世的其他书家多是“二王”之流。
赵孟頫在继承二王笔法的基础上,创建出儒雅遒劲、妍丽精绝、清和洒落的书法境界;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强烈的艺术个性,卓立於当时的书坛。
卢熊说,“本朝赵魏公识趣高远,跨越古人,根柢钟王而出入晋唐。不为近代习尚所窘束,海内书法为之一变。后进咸宗师之”。
赵孟頫《万寿曲》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件书法是现存赵孟頫唯一署‘臣’字款的作品。
赵孟頫《万寿曲》局部
作品虽即兴而作,但61岁晚年赵孟頫下笔娴熟自如,字字遒劲儒雅,风度翩翩,字里行间文气十足,且对比强烈,通篇气息流畅,就书法而言,无疑是行楷小字佳作,是赵孟頫晚年成熟水平的呈现。
《俗尘帖》此札为日常生活往来,与禅师谈论生死之事,似已彻悟。纵观其法帖,字距与行距较为疏朗,字字独立,较少有连带牵丝。
赵孟頫《俗尘帖》局部
在用笔上,直追晋唐,顿挫有致,擒纵自如,一气贯注,用笔的来龙去脉表现得特别清楚,笔笔精致可掬,丝毫没有老太粗涩之感。其笔锋劲健而稳实,实有《十七帖》之余韵,体现了赵孟頫用笔的丰富性。
赵孟頫书法集包含了他集晋唐大成的书法,上下数百年间无人可与之并肩,流传下来书法代表作有很多。
楷书《千字文》《秒严寺记》《胆巴碑》《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行书《洛神赋》《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兰亭序十三跋》只是《赵孟頫书法集》中的部分作品
《赵孟頫书法集》这本书收录的不仅仅是它的作品,还有它他字里的一种贵气,平淡,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