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中西医诊治
发热(fever,pyrexie)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反应。作为临床的常见症状,常见于传染病和炎症性疾病。也可由其他如血液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外伤手术及肿瘤等引起。
【诊断策略】
1.问诊要点 重点询问病史、既往史、伴随症状(包括流行病学史)。
(1)病史:应当问清患者发热的情况,起病缓急,发热时间和最高体温。急性发热常常伴有感染。在体温和感染程度上,两者有一定的联系。
(2)流行病学史:患者来自的地区,年龄、性别、职业、发病季节、旅游史,接触感染史、预防接种史,尤其疑为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史很重要。家中与周围有无类似病例,如与麻疹患者接触史,最近有无外出史。食物中毒性感染暴发性流行时,食物与水的细菌性检查极为重要。
(3)起病:判断起病的缓急,发热前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一般寒战常见于突然高热,为肺炎球菌肺炎、泌尿系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输血或输液反应等。各种严重感染,由于细菌不断侵入血液,病程中可反复出现寒战。应当指出,对发热患者滥用解热药可人为地引起大量出汗,甚至引起脱水、虚脱,年老患者可产生直立性低血压而晕厥。
(4)热型:许多发热性疾病具有特殊的热型,可为诊断提供帮助,常见的热型有以下6种。
稽留热:多为高热,常持续在39~40℃或以上的高水平,24h体温波动不超过1℃,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体温波动2℃,较多见于风湿热、败血症、化脓性炎症、重症肺结核等。
间歇热:24h温差大,波动在正常与高热之间,或高热与无热期交替出现,如疟疾、肾盂肾炎、回归热、淋巴瘤、布氏杆菌病及周期热等。
波状热:热度逐渐上升,达高峰后又逐渐下降至低热或常温,如此反复有似波浪,可连续达数月之久,见于布氏杆菌病。
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的规律,热度高低不等,呈不规则波动,见于流行性感冒、阿米巴肝脓肿、肺结核、癌性发热等。
回归热:热度波动幅度更大,在高热期与无热期规律交替出现,常提示霍奇金病等。
必须提到的是在疾病过程中,也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热型交互存在,如大叶性肺炎并发脓胸及肺脓肿等,热型可由典型稽留热变为弛张热。另一方面,由于抗菌药物的普遍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或由于解热药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也可使发热变为不典型或不规则热型。此外,热型还与个体反应强弱有关,例如老年人患休克型肺炎,发热可不高或甚至无发热。故对发热患者应按临床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分析,才能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2.查体要点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并应重点检查皮肤黏膜有无皮疹、瘀点,以及肝脾淋巴结是否肿大。
(1)脉搏、呼吸、血压:脉搏、呼吸一般随体温升高而加快,对于贫血患者的心率增速更加明显。伤寒或某些病毒性传染病常出现相对缓脉、而发热伴有中毒性休克时,患者面色青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常见于休克型肺炎、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型菌痢、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
(2)特殊面容:伤寒患者常表情淡漠;斑疹伤寒、恙虫病、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常呈酒醉样面容;麻疹患者常见眼睑水肿,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面容苍白见于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发热伴有面部蝶形红斑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殊病变;口唇部单纯疱疹常见于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炎球菌肺炎、疟疾及上呼吸道感染等。
(3)皮肤:发热患者的皮肤干湿度、皮疹、出血点等改变都有重要的意义。皮肤多汗见于结核病、风湿病、败血症和恶性淋巴瘤。
发热伴有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水痘、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风湿热、结缔组织疾病、药物热等。
皮肤出血点:重症感染及某些急性传染病,也可见于血液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重症肝炎、败血症、血液病和药疹等。
(4)发热伴结膜充血:可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
(5)发热伴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急性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疹、转移癌等。
(6)发热伴肝脾大:常见于:①病毒性肝炎、巨细胞病毒、EB病毒感染;②细菌感染:败血症、伤寒、布氏杆菌病;③寄生虫感染: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④血液病: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⑤变态反应病:成人斯蒂尔病、药物热、血清病等。
(7)发热伴昏迷: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流行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严重感染性疾病引起的中毒型脑病(斑疹伤寒、败血症、中毒型菌痢、脑型疟疾、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可见于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
(8)心、肺:发热伴有心脏杂音,尤其是原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脏杂音发生明显改变时,应注意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发热伴有心包摩擦音时或心包积液体征,常提示心包炎。急性心肌炎常表现发热与心率不成正比,心率增快常超过发热程度。如果发现肺部实变体征或闻及肺部干湿性啰音等,应考虑呼吸系统感染。
(9)关节肿痛:发热伴多关节肿痛,常为各种关节炎,如化脓性、感染中毒性、风湿热、结缔组织病、痛风等。多关节疼痛也可能是血清病的伴随症状。
3.辅助检查要点 血象、血沉、C反应蛋白、肝功能检查、病毒性肝炎免疫检查、血或骨髓培养,必要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X线、CT、超声放射核素扫描、磁共振、诊断性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等。肝胆B超、心电图、分泌物涂片及培养。
4.中医辨证要点
(1)辨外感、内伤:内伤发热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而外感发热表现的特点是,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而不减。常兼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表证。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属实证者居多。
(2)辨证候虚实:应依据病史、症状、脉象等辨明证候的虚实,这对治疗原则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由气郁、血瘀、痰湿所致的内伤发热属实;由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所致的内伤发热属虚。若邪实伤正及因虚致实,表现虚实夹杂证候者,应分析其主次。
(3)辨病情轻重:病程长久,热势亢盛,持续发热或反复发作,经治不愈,胃气衰败,正气虚甚,兼夹症多,均为病情较重的表现,反之则病情较轻。若内脏无实质性病变,仅属一般体虚所致者,病情亦轻。
(4)辨发热的特点:温病的发热起病急剧,在发热的过程中,一般具有卫气营血各阶段的症候变化,病程较内伤发热短。在不同时期发热具有不同特点。如寒热往来、壮热、身热不扬、发热夜甚、夜热早凉等。
【鉴别诊断】
1.感染性发热 根据引起疾病的病原体不同,考虑以下各种发热。
(1)病毒感染:常见有流感、普通感冒、单纯疱疹、麻疹、乙脑、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及散发性脑炎等疾病。病毒感染一般有以下四大特点:自限性发热;大多呈弛张热型;病毒血症可有明显乏力、食欲减退、过敏症等;除乙脑、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病毒感染白细胞总数正常或下降。
(2)细菌感染:常见的球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常见的杆菌有沙门菌属、结核杆菌、肠道条件致病菌、可导致G-杆菌败血症、菌痢。
(3)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常引起间质性肺炎。
(4)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恙虫病、Q热等。
(5)螺旋体病:以钩端螺旋体较为常见。多流行于夏秋季,骤然起病,早期出现三大主症(畏寒、发热,全身酸痛,明显乏力),三大体征(眼结合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中期可分为肺大出血型和脑膜脑炎型。后期可有后发症状,凝溶试验1∶200以上有诊断价值。
(6)真菌感染:主要是内脏真菌病,常发生在慢性全身性疾病的基础上(如恶性肿瘤、血液病、糖尿病患者),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及放射治疗的患者。常见有隐球菌脑膜炎、肺真菌病、播散性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等。
(7)原虫感染:最常见的有疟疾、阿米巴病。
(8)蠕虫感染:能引起发热的蠕虫病主要有急性血吸虫病、丝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及蠕虫在内脏移行时所致的过敏性发热。
(9)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有SARS冠状病毒引起。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白细胞不高或降低、肺部阴影,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10)人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H5N1、H9N2、H7N7,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临床症状急性起病,主要为发热,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
(11)各器官炎症: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炎、胆囊炎、肾盂肾炎、盆腔炎等。
(12)各器官脓肿:肝脓肿、膈下脓肿、肾周围脓肿、髂窝脓肿、脑脓肿、臀部脓肿等。
2.非感染性发热
(1)结缔组织病:特点,①长期不规则发热;②大多有关节症状,皮肤损害;③不同程度的内脏损害;④实验室检查,常有血沉加快,丙种球蛋白增加等;⑤病程中常见缓解期与加剧期交替;⑥常见于女性。
(2)血液系统疾病:特点,①多呈弛张热型发热伴有大量出汗;②进行性消瘦衰竭;③进行性贫血;④进行性出血。
(3)恶性肿瘤:特点,①老年患者多见;②进行性消瘦衰竭;③通常无明显畏寒寒战,全身毒血症状,但消耗明显;④实验室检查常有贫血、低蛋白血症、白球比例倒置等。
(4)变态反应性疾病:①过敏性疾病。如药物热、过敏性紫癜、过敏性肺炎等;②变应性亚败血症。临床有发热、皮疹、关节痛三大主症,试验室检查可有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沉增快,黏蛋白升高,α2和γ球蛋白升高,各种培养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激素治疗有效;③血清病。如输血反应、疫苗接种反应等。
(5)中枢性发热:由于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到影响而引起的发热,见于中暑、脑外伤、脑出血、安眠药中毒等疾病。高热无汗是这类发热的特点。
(6)其他:①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栓塞性疾病、心力衰竭、阵发性心动过速等。②体液平衡失调。脱水、大出血、酸中毒。③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类癌综合征。④外科手术后吸收热,骨折后吸收热、烧伤。⑤皮肤病。⑥少见病。结节病、坏死性肉芽肿、肉芽肿性肝炎、贝赫切特病等。
【治疗措施】
1.应急处理
(1)首先应给患者保暖并尽快查清发热原因是处理发热患者的关键。长时间高热的患者,可使组织的分解代谢加强,还可引起脱水、充血性心力衰竭、惊厥等。观察患者的热型对诊断和指导抗生素的应用均有重要意义。何时采取降温措施是一个很难决定的问题,体温不很高的发热患者自觉症状不明显者,一般不应视为对机体有害,不必过早使用降温药物。轻中度发热的患者,多饮水是降温的重要措施,可在水中加入少许食用盐和蔗糖,以补充在降温过程中随汗液丢失的盐分。即使高热患者亦不要轻易应用退热剂和抗菌药物,以免改变其原有热型或掩盖其他临床表现,给诊治带来困难。若高温系感染所致,应在必要实验室检查和各种培养标本采集后,才给予相应的抗菌药物。遇下列情况应作紧急降温处理:①体温超过40℃;②高温伴惊厥或谵妄;③高热伴休克或心功能不全;④高温中暑。
(2)物理降温
①可用冰袋或冷毛巾置于头枕部大血管处,使体温降至38.0℃以下。
②30%的乙醇擦浴,微温盐水灌肠,注意不要擦拭心前区和背部。由于乙醇溶液的刺激性较大,不宜用于皮肤柔嫩的小儿。
③降低室温至30℃以下(有条件时置于恒温的空调房内)。
(3)药物降温 尽管不宜过早使用降温药物,但如物理降温不能降低患者体温,对严重高热、物理降温无效的患者,药物降温毕竟是有效的。
①10%~25%安乃近滴鼻,每次2~3滴。
②复方氨基比林2ml或柴胡注射液2~4ml,肌内注射。
③酌情选用水杨酸类解热药物、对乙酰氨基酚、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
④对过高热或高热伴惊厥、谵妄者尚可应用冬眠疗法。若因高温引起脑水肿,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可用20%甘露醇溶液或25%山梨醇1~1.5g/kg体重静脉注射和地塞米松5~10mg快速静脉滴注,有利于降低体温和减轻脑水肿。高热惊厥或谵妄者也应用合理镇静药如地西泮、苯巴比妥口服(切勿过量以免抑制呼吸)或水合氯醛鼻饲或灌肠。糖皮质激素是极有效的退热药物,但同时可以抑制炎症反应,使感染扩散,故在未查明发热的病因时,一般不主张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高热伴有感染性休克时,可考虑使用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
上述各种药物在使体温下降过程中均伴有发汗,所以,无论使用哪种药物,都应让患者多饮水,否则不但起不到退热的作用而且可能引起患者脱水,导致对患者不应有的损害。此外,各种口服解热药物都对胃肠道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反复使用可引起消化道出血,所以,如高热需要应用退热药物,其用量要小,用药后要大量饮水。
2.西医治疗
(1)病因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肺炎、腹膜炎、泌尿系感染等,除对症处理外,应早期、联合、足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有病原体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可针对感染细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2)非感染性发热:应根据患者的原发病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病情一般复杂。
(3)其他措施:包括卧床休息、补充水分、补充营养,对病情较重或有脱水者应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3.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发热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发热,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疠疫之气所致。内伤发热是以内伤为病因,气血阴精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为基本病机所导致的。
(1)外感发热:以恶寒、发热、体温升高、口渴脉数为主要临床特征。常见于伤寒、温病发病过程,应根据不同病因辨证论治。
①风寒证:辛温解表。方用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防风、生姜、柴胡、薄荷、桔梗、羌活、独活、川芎。
②风热证:辛凉解表。方用银翘散加减,连翘、豆豉、竹叶、甘草、薄荷、桔梗、荆芥、牛蒡子。
③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方用新加香薷饮加减,金银花、连翘、香薷、厚朴、扁豆。
④秋燥证:辛凉解表。
温燥方药:桑杏汤加减,桑叶、杏仁、南沙参、贝母、梨皮、豆豉、栀子。
凉燥方药:杏苏散加紫菀、款冬、百部等,若恶寒甚、无汗,可加荆芥、防风。
温病发热:按卫气营血辨证进行辨证施治。
卫分证:辛凉解表,宣肺泄热。方药:银翘散加减,连翘、豆豉、竹叶、甘草、薄荷、桔梗、荆芥、牛蒡子。
气分证:肺热用麻杏石甘汤加黄芩、鱼腥草;胃热用白虎汤加减,腑实可根据病情选用(大、小、宣白、增液、人参)等承气汤,胆热用大柴胡汤、茵陈蒿汤。
营分证:方药:清营汤加减,水牛角、生地黄、玄参、竹叶、麦冬、丹参、黄连、金银花、连翘。
血分证:方用犀角地黄汤,地黄、白芍、牡丹皮、犀角。热毒较重而热势较高者,可加大青叶、知母;如斑色紫赤,可加大青叶、玄参、丹参、紫草;神昏较重者,可加安宫牛黄丸。
(2)内伤发热:根据证候、病机的不同而分别采用有针对性的治法。属实者,治宜解郁、活血、除湿为主,适当配伍清热。属虚者,则应益气、养血、滋阴、温阳,除阴虚发热可适当配伍清退虚热的药物外,其余均应以补为主。对虚实夹杂者,则宜兼顾之。正如《景岳全书·火证》说:“实火宜泻,虚火宜补,固其法也。然虚中有实者,治宜以补为主,而不得不兼乎清;……若实中有虚者,治宜以清为主而酌兼乎补。”
①阴虚发热:滋阴清热。方药:清骨散加减,银柴胡、知母、胡黄连、地骨皮、青蒿、秦艽。盗汗较甚者,可去青蒿,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阴虚较甚者加玄参、生地黄、首乌(制)。
②血虚发热:益气养血。方药:归脾汤加减,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远志、木香。血虚较甚者加熟地黄、枸杞子、首乌(制);由慢性失血所致的血虚,若仍有少许出血者,可酌加三七粉、仙鹤草、茜草等。
③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本方是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剂。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自汗较多者,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时冷时热,汗出恶风者,加桂枝;脾虚夹湿,而见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者,加苍术、茯苓、厚朴健脾燥湿。
④阳虚发热:温补阳气,引火归原。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附子、桂枝温补阳气、山茱萸、地黄、山药、茯苓、牡丹皮等。短气甚者,加人参;阳虚较甚者加仙茅、仙灵脾;便溏腹泻者,加白术、干姜(炮)。
⑤气郁发热:宜疏肝理气,解郁泻热。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牡丹皮、栀子清肝泻热,柴胡、薄荷疏肝解热,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气郁较甚,可加郁金、香附、青皮;热象较甚,舌红口干,便秘者,可去白术,加龙胆草、黄芩;妇女若兼月经不调,可加泽兰、益母草。
⑥痰湿郁热:燥湿化痰,清热和中。方药: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加减,半夏、厚朴、枳实、陈皮、茯苓、通草、竹叶、黄连。呕恶加竹茹、藿香、豆蔻;胸闷、苔腻加郁金、佩兰;湿热阻滞少阳枢机,症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呕逆者,加青蒿、黄芩。
⑦血瘀发热:活血化瘀。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川芎、赤芍、地黄养血活血,桃仁、红花、牛膝活血祛瘀,柴胡、枳壳、桔梗理气行气。发热较甚者,可加秦艽、白薇、牡丹皮,肢体肿痛者,可加丹参、郁金、延胡索。
中成药应用应当辨证使用中成药,可与中药汤剂综合应用。
清热解毒类口服剂可选用清开灵口服液(胶囊)、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颗粒)、银黄颗粒、板蓝根冲剂、抗病毒胶囊(口服液)、藿香正气丸(胶囊)、羚羊清肺丸、安宫牛黄丸、蛇胆川贝口服液等,注射剂可选用清开灵注射剂、醒脑静注射剂、双黄连粉针剂等。
【常见误诊原因分析及对策】
发热的原因很多而且复杂,是临床鉴别诊断中重要课题。发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情的发展及变化,常常是一个重要指标。在临床实践中以发热为主诉或唯一症状就医者有急性发热,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长期低热、超高热与反复发热。急性短期发热的原因很多,绝大多数由于感染所引起,且伴有定位症状,比较容易诊断并及时接受治疗。但也容易误诊、漏诊。其原因主要有:①发热的临床表现不典型;②对病史、体检不详细,对流行病方面资料(如接触史、流行情况及其近年的改变等)重视、调查不够;③医技检查选择不当,在某些疾病的初期,某项医技检查结果正常,随着病情进展将出现阳性反应,而一些医生不注意复查,以致延误诊断;④医生基本功不扎实,对疾病本身认识不够,考虑不够全面;⑤盲目用药,如在检查、取各种标本及血培养前滥用抗生素、大量应用激素或解热镇痛药造成体温下降的假象,掩盖病情。综上所述,在诊断发热病因时,必须多方面地考虑其可能的致病因素,详细询问病史及全面细致地体格检查,合理选择医技检查项目,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不应孤立看待某个临床表现或某项医技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全部临床资料,沉着冷静,才能避免误诊、漏诊。(安冬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