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次下西洋,过程轰轰烈烈,为何后来又实行海禁了呢?
很多人认为明清时期的海禁是因为统治者自大引起的,不过这并不准确。清朝可以说完全是因为天朝自尊心作祟,但明朝却不完全是。明朝曾享受过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巨大福利,有郑和七次下西洋这样的史诗,却在之后放弃了经济利益戛然而止,原因肯定没那么简单。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很多人说郑和下西洋起因是明成祖朱棣为了巩固统治,四处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允炆,这其实是谬论来着。史书里明确记载靖难之役结束的时候,南京皇宫大火,很显然是建文帝故意放的。建文帝放火的目的有50%概率是自焚,另外50%概率则是为了逃命。
如果按照朱棣的意思,对外宣称建文帝被烧死了,权力掌握在朱棣自己手上,即便之后建文帝再冒出来,朱棣也可以一口咬定是冒充的——那建文帝是没法号召不动百姓跟着他造反的。再说了朱棣在靖难之役之后对建文帝旧臣清算得十分彻底,就算建文帝真的没死,之后又想冒出来造反,也不会有人响应。
朱棣实在没有必要为了找一个没有威胁的人,而花费巨资打造空前绝后的船队。试想一下,千里迢迢跑到非洲去寻找建文帝,建文帝跑得了那么远吗?
故而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不是建文帝,主要还是为了经济,然后准备再捞一点面子工程。
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效益
汉武帝开辟河西走廊,将西域纳入疆土范围内,陆上丝绸之路就开始建立起来了。西域可以为汉朝提供优良战马,促进汉朝军事上的强势;而通过西域与中亚、西亚、欧洲进行贸易,又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弥补农耕经济的短板。汉朝(西汉与东汉)立国407年,是有一部分原因来自陆上丝绸之路的。
汉朝的陆上丝绸之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断,唐朝的时候又重新开启,也成为了唐朝强大的资本之一。不过唐朝中后期因为安史之乱、藩镇问题,吐蕃侵占西域与河西走廊,导致陆上丝绸之路中断。为了弥补这一项损失,大唐又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唐朝在安史之乱之后还坚持了150余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南方经济的支持,而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十分巨大。
到了北宋时期,因为西北横着一个强大的西夏,弱宋又打不过,陆上丝绸之路一直没法重新开通。所以北宋就继续唐朝海上丝绸之路,为它的经济加分。宋朝商业发达,与此关联很大。北宋的经济是当时世界最强,约占全世界GDP22%左右。南宋继承了北宋的海上丝绸之路,即便在丢失了半壁江山的情况下,依然是世界经济最强国——可想而知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效益是多么诱人。
举个例子,一艘商船将宋朝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可持续输出的廉价商品直接交换世界各地稀有的香料、工艺品、药品,然后高价卖到自己国家,利润是数十倍。扣除海难、海盗等风险,仍然可以有十几倍的利润,你说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们会不会趋之若鹜?会不会将其变成一门热门的生意?所以GDP出现巨大增值,也就不难理解了。
最关键是经过唐朝与宋朝的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的积累,到了明朝已经十分成熟了。历史已经给明朝准备好了巨大的蛋糕,对于明朝的统治者们怎么能不眼馋呢?
明成祖朱棣的考量
唐宋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其实是以民间的商业行为为主的。朝廷靠收那些商船一点税,就可以富得流油。假如朝廷将这块贸易垄断了,原先百分之几的税过渡到十几倍的利润,等于提高了一百多倍收益——简直是太惊人了,国库都可能直接爆仓!
朱棣最初的想法也许就是这样的,通过组建大规模的官方商队,直接从民间抢过来生意,达到垄断的效果,利益最大化。而且官方商队的商船又大又坚固,可以点满科技树,可以比民间更好地抵御自然风险;商船再配备一定数量的职业军人,以及最好的武器装备,基本没有海盗敢来抢劫,安全是十分有保障的。
值得一提的是,元朝虽然灭亡,但其政权却没有被彻底消灭,一直对大明是个威胁。朱元璋组织了十三次北伐,朱棣五次亲征,一直没有达到预定目标,这当中要消耗的财力与国力是十分惊人的。如果朝廷垄断了海上丝绸之路,对继续打击蒙古残余势力是十分有帮助的,甚至可能是决定性作用。
最关键的是朝廷组织的商队,规模大,可以比民间商船航行到更远的地方,开辟新的贸易路线,可操作性也可能非常高,获益也将成倍增加。
然后是郑和的问题,忠诚且军事、外交能力都不俗,而且还是太监,朱棣也不用担心他会出去了赖在某个地方繁衍生息不回家。
再加上朱棣的野心膨胀,天朝心态不比康熙、乾隆差,也十分乐意在海外收服一大堆小弟(藩属国),满足自己万国来朝的虚荣心。
于是一拍即合,轰轰烈烈的郑和下西洋史诗展开了。
郑和下西洋存在的问题
本来官方商队是会挤占民间的商业空间的,在政策上或多或少会挤兑民间的海上贸易行为。不过这最多也只是限制,但还达不到民间海禁的地步。开始出问题的其实还是朝廷的商队,也就是郑和七次下西洋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
最大的问题就是面子工程,要怎么让海外的势力做的大明的“藩属国”是个不容易操作的事情。近的地方比如东南亚人家不服你,你可能还可以就近派兵过去征服,但再远一点的,就没法派兵了。虽然郑和开始的时候确实说服了不少势力愿意向大明称臣纳贡,保持商业往来,但是又没有驻兵留守,大明的商队一走,天高皇帝远,他们哪里还认你作宗主国?
很显然这个面子工程不好做,不能像汉唐那样靠军事维持藩属关系,就只能用经济利益引诱了。这意味着原本设想的“等价交换”的贸易规则,变成了“朝贡经济”。即进行贸易的同时,大明需要“赏赐”给当地势力财物,来换取他们的忠诚——至少需要保持名义上“朝贡”关系。
不过这种官方垄断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由朝贡经济慢慢变成赔本买卖,还是有一个过程的,所以郑和下西洋有七次。而在这个过程中,还生出了其他问题——海盗问题。
开始的时候,郑和会顺手剿灭路上的海盗组织,比如陈祖义。按理说官方逐渐垄断,加上不遗余力地打击海盗,海盗数量会锐减才对。但实际并没有减少多少,因为官方垄断了海上丝绸之路意味着民间原先那批商人以及背后的官员的利益受损,反而怨恨这种与民争利的行为。破产的商人们可能会转为海盗,他们背后的明朝官员也可能会暗中支持,这样导致沿海一带海盗猖獗起来。
最关键是走私行为变频繁了,对于新增的那批海盗而言,也是巨大的诱惑。因为沿海的治安成本,也因为官方的垄断行为间接成倍地增加。
朝贡经济赚得越来越少,甚至可能开始赔钱了,海防支出又是一个大窟窿,这些都导致明朝的统治者打起了退堂鼓,考虑海禁起来。
但是海禁之后,官方的贸易也停了不少,走私行为更加频繁了。这个时候倭寇也眼馋了,与前面的几股势力搅在一起,演变成沿海的倭寇问题。
实际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倭寇问题变严重,又进一步坚定了明朝统治者们的海禁决心,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清朝都没有改变。
故而郑和下西洋戛然而止,迎来海禁,说到底还是经济模式出了问题,朝廷与民争利又把争来的利花在了面子工程上,然后间接导致海盗问题加剧,海防支出增加,变成了亏本买卖。再加上自以为是天朝天下第一的心态,就毫无顾忌地实行海禁了,酿成了近代落后于西方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