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湖南省第一个环保民间组织发起人蒋科侧记

80岁高龄的蒋科参加植树活动

   致敬词——

  生活在湘西南偏僻一隅,却心忧苍茫大地;

 放弃皓首之年的闲适,矢志献身于绿色事业!    

10月30日上午,湖南邵阳,新宁崀山北大门广场。“自强不息,守护扶夷江,保护母亲河,我们是资水守卫者;厚德载物,传承文明,宣传环保,倡导绿色生活,我们是绿色的传播者……让我们拥有共同名字——绿色卫士!”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湖南新宁崀山游客中心,蒋科、刘惟炳等20多名身装绿色马甲的环保志愿者举起右手郑重宣誓。这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绿色卫士下三湘”走进新宁活动主会场的一个剪影。
1998年发起成立湖南省第一个环保志愿者协会的环保达人蒋科,今年83岁,原新宁县广播电台退休干部。他信守承诺 30多年,为“守望山水 关爱家园”志愿服务义务奉献,2017年获评“诚实守信中国好人”,成为2006年以来,新宁第二位、邵阳第八位入选的“中国好人”。

蒋科个人照片

“守望山水,关爱家园,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信仰。”这是一位八旬老人蒋科的座右铭。为了这份责任和信仰,他30多年奔走在推进环境保护、守护绿色家园的路上。他以执着和艰辛,不知疲倦地守护着新宁的山山水水。
蒋科是新宁县广播电台原台长,同时也是一名以“控制人口、保护生态”为核心理念的环保志愿者。1988年,他奋力举起新宁环保第一面大旗,开全省县级电台先河,创办“环保之声”节目,倡导绿色生活,一办就是10年。1998年退休后,他更是全身心投入环保事业,组建湖南省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新宁县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历时20年,蒋科按月举办《环保讲座》230多期共 38万字,开展巡回环保教学640多堂,听课达20万人次,组织、参与环保活动400多场次。2008年,他创建新宁县第一个农村留守儿童、特困孤儿帮管示范村,至今募捐现款和实物共计15万余元。
甘于清贫、乐于奉献,成为他恪守的人生信条。1998年至今三十多年,蒋科一直坚持义务奉献原则,开展巡回环保教学做到“四不一备”,不报车费、不收讲课费、不吃请、不受礼,自备上课润喉茶水,义务投工2600多个,自费交通、通讯等费用4万多元,深受社会各方赞誉。

蒋科夫妻

用环境科学教育人

蒋科是位知识型的资深环保志愿者,具有比较深厚的生态保护理念,他的环保座右铭“守望山水,关爱家园,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信仰”,将环保志愿者的核心价值定位到社会责任和人生信仰的高度。1996年世界环境日这一天,他深刻领会联合国“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口号的警示意义,利用报刊电视第一个提出“人类只有半个地球”的环保新理念,对联合国“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进行解析和深化。他在“人类只有半个地球”一文中写道:“30 年弹指一挥间,然人类和环境的变迁早已天翻地覆。时下,世界人口接近翻番,地球千疮百孔,人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人均占有环境资源锐减近半,人类的自身生产和物质生产同地球的供给力严重失衡。这沉重的‘人口无限’和‘环境有限’之间的极大反差,构成笔者提出‘人类只有半个地球’理念的思维基础。”“半球”理念很具警示性,不少读者对蒋科说:按照“半球”理念推测,我们中国人恐怕半个地球的待遇都享受不到了!
蒋科(左一)看望留守儿童
青少年学生是蒋科传播环境科学的主要对象。开始,他以“全球青少年环境公约”和“全国青少年环境公约”为基本教材。后经过一番推敲,蒋科将两个“公约”的基本内容浓缩成《青少年保护环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中“三大纪律”是:“不乱丢垃圾,不攀摘树枝花草,不伤害野生动物。”2003年“六·五”世界环境日,当时的《湖南环境保护报》全文刊载推广全省。蒋科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倡导绿色生活 呵护地球家园”,用塑料布喷绘成幅,张挂全县所有中心小学和部分中学。

蒋科(右)参加绿色卫士下三湘时被采访

开展全民环境教育,蒋科没有忽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朋友。他深入农村调研,把握农村环保症结,于2002年提出颇具科学内涵的《改善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倡仪书:少生孩多栽树》。2006年9月,人民日报海外版载文指出:“倡仪书深入浅出地向民众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保护环境的好处,引导民众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倡仪书》印发10多万份,新宁“两会”多次装袋发给代表、委员和列席人员,这在环保民间组织中绝无仅有。
有媒体称:蒋科拥有自己的环境知识产权。他第一个将人口问题融进原来界定的环保内涵之中,提出“控制人口,保护生态,节约资源,防治污染”环境保护十六字诀;他第一个提出“人类只有半个地球”的环保新理念。他还遍阅介绍世界十大生态名著文章,摘录要点写成《环保讲座》刊发县报,并编辑成册广为赠发。从电台《环保之声》到报纸《环保讲座》,他历时30年,讲稿数千篇,除了编印《人类只有半个地球》、《敬畏自然》等7本环保书籍,还写出“人类文明的开始与终结”长篇论文发表于《中国绿色时报》。
用环保行为带动人

蒋科的环保座右铭,是他锲而不舍坚守环保的一个动力源。1998年盛夏,他以邵阳市人大代表和环保志愿者的双重身份,带头组织第一次大型环保活动,带领10名省市县人大代表考察湖南省舜皇山自然保护区3万亩原始次生林,将“守望山水,美爱家园”绿旗插进茫茫林海,随即向上发出增加投入保护生态的呼吁,为保护区从省林业厅获得5万元天然林保护费。这次活动拉开了环保志愿者活动的序幕,成为随之成立的新宁县环保协会影响社会的一个良好开端。
1999年冬,为改善县城环境卫生状况,推进夫夷江生态保护,蒋科又带头在县城大街和夫夷江岸捡起了第一片垃圾!为了促进政府推动部门发起母亲河夫夷江保护行动,他带领数名志愿者,串街巷、攀江岸,用彩笔绘制出县城及夫夷江垃圾污染图,向县人大和县政府连递三个报告,引起县委、县人大和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于次年县人代会上做出了“整治夫夷江、保护母亲河”的相关决议,组织县城居民共同向垃圾开战,先后清理陈年垃圾4000多吨,为后来的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一举成功奠定了基础。人们赞扬说:这是一个人的环保行为带动了整个县城。
蒋科和宣传部副部长文德绍
协会组建20年来,累计组织环保活动400多场次,崀山景区、森林公园、烈士陵园、县城广场、乡村农家,乃至垃圾场内,都留下了蒋科深深的足迹。他组织千名学生环保大游行和组织环保文艺宣传队上山下乡,是协会早期最具特色的环保活动,均开邵阳市甚至湖南省群众环保活动之先河。他长期坚持巡回全县开展环保教学,成为他带头环保的又一亮点。新宁县是丘陵山区,世纪之交通行状况差,开展全县巡回环保讲课免不了颠簸之苦。蒋科最吝惜时光,凡远距离外出讲课,他都是五更起床,黎明出发,达到目的地就在街头小吃店吃碗面条,或啃个馒头,一般都要赶上学校一、二节课时间进行环保教学。以2013年3月15日为例,天一放亮他就坐上班车,赶到50公里之外的回龙镇中心小学上第一、第二节课。环保讲课之后,又谢绝学校招待美意,只去街上吃了碗水饺,下午再给新宁二中初中学生讲建设“两型社会”。在环保行动上如此疲于奔命,蒋科习以为常。2017年,蒋科年晋八旬,全年给学生授环保课30多堂,其中在县城解放小学授课18堂,从未喝过学校一瓶矿泉水。
周迎春看望慰问蒋科
随着年事增高,蒋科健康状况日渐下降,冠心病已持续服药12年,现已形成主动脉血液重度“返流”病状;2008年发生的“甲亢”病亦在治疗之中;2015年10月住院证明,又显然填写着“肺气肿”和高血压已发展到“3级、极高危组”。可是,协会每年都要重点开展植树造林、夫夷江水资源污染防治和保护候鸟安全过境活动,特别是2017年的抗洪救灾,蒋科这部已经老化的机器都是“带病运行”。近两年,因为老伴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需要他全天候照料,加之自己多病缠身,蒋老才减少了活动的参与。
用诚信奉献感染人

蒋科认定:奉献社会,应是环保志愿者行动的价值取向。可是,万事开头难,协会成立后的几年中,他在热忱与冷漠的夹缝中艰难前行,却从未动摇一个拓荒者的意志和决心。他自掏腰包编印环教资料,制作环保宣传牌,先用自己的钱支撑着环保志愿者大旗,不出两年就讲遍全县所有中心小学、部分农村中学和县城、景区所有学校,没收取一分钱讲课费,也没有向学校和协会报销一分钱的下乡车费,拒绝学校进餐馆招待,只吃过几个学校的食堂饭菜。一次,他与县人大一位干部去马头桥乡石洞村宣传环保,各人车费40元。蒋科要那位干部写下车费领条,并在一角加注:“蒋科同行,未报车费”,被湖南日报记者叹为观止。他赠送省环保联合会、醴陵市环保协会、邵阳市环保协会环保书籍480本,计值6000余元,三个单位决定返赠邮寄费和劳务费2500元,蒋科分文不受。对于一个生活现代化一直为“零”的小家庭,金钱不是没有引力,然他却心甘情愿地承受这种义务付出。蒋科兼任协会出纳期间,既坚持“无私奉献”还须坚持“廉洁自律”。2017年2月9日,协会组织大中小学生开展“夫夷江100米净滩活动”,蒋科负责去新华书店采买纪念册。他从不改变自己的既定原则,断然拒收20元“折扣费”,那收银员感叹地说:“我还没有见过这样的老人家……”。自2002年接待省报记者,至2017年8月接待桃江县环保协会一行,蒋科一直为协会无偿提供自制药酒和葡萄酒200余斤,总成本达3000多元。
(图为蒋科拿着他主编的环保手册,林承海摄)
蒋科家境不佳,夫妻收入低,住房特简陋,特别是老伴身体差家务重的矛盾,是他难于拆卸的沉重包袱。蒋科老伴年近八旬,常以骨瘦如柴的躯体独自承受着繁重的家务压力,使蒋科面对相濡以沫的老伴深感内疚。几年前,光明日报一记者采访蒋科,文章结尾采用了县委宣传部一位副部长的话:“他是背着包袱搞环保”。于是,一些友好人士劝他“金盆洗手”,安度晚年;协会会长亦建议他报销车费,收点讲课费。面对好心劝告,他都笑而置之,不改初心。
明知桑榆晚,偏绘夕阳红。在环保志愿者路上,他只设起点,不设终点。
(2017年12月一稿,2020年11月二稿)

作者简介:林承海,笔名林海,生于1963年,现供职于湖南省新宁县委宣传部,从事新闻宣传工作20多年,先后在中央、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新闻、文艺稿件1300多篇(首)、共计100万字;曾担任邵阳市杂文学会理事、新宁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