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掉一个孩子的最快方式:逼他自律!

开学有段时间了,面对“双减”的政策,很多家长调整了“战略”。
既然学科类培训班不能去,干脆自己来给孩子制定计划吧。
现在真正到了拼家长的时刻,真的丝毫不敢“怠慢”,生怕一个不留神,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
虽然学校都提供课后服务时间,一般都可以延长五点半之后再接孩子放学,但很多家长偏要早早地接孩子。
家长们认为学校的课后服务也就是个摆设,孩子放学后的时间要自己安排。
用他们的话说:“孩子放学后的每一分钟都不能浪费。”
可是,家长为孩子铺的路终究有长度,更无法陪伴他们走完全程。如果事事都干预,无疑是折断了孩子飞翔的翅膀。
“父母律孩子”,正在摧毁孩子
在《爱、金钱和孩子》一书中,作者介绍了一种父母,叫做“直升机父母”。
这种父母说的是他们像直升机一样在孩子的上空飞行,对孩子的任何行为都要掌控。
这种父母在生活上事事包办,只要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孩子都可以不做。孩子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就养成了“生活的矮子、学习的机器”。
在贵阳一所中学,发生了一件“奇葩”的事。
郑老师的班里有45名学生,在回收午餐垃圾时,他发现居然有39枚完整的鸡蛋。
一向节俭的他认为学生们的这种现象太浪费了,郑老师决定给大家上一次教育课,要知道鸡蛋对于很多山区的孩子还是“奢侈品”。
等郑老师真正上完课才知道,原来不是学生们不吃,而是他们不会剥鸡蛋。
何等可笑!
当父母为孩子做好了一切时,孩子也就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能力。
前面说了“直升机父母”。其实,还有一种父母叫做“铲雪车父母”。
这种父母会替孩子把前行道路中遇到的所有困难,提前完美的解决,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一帆风顺。
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遇到的困难、挫折,“铲雪车父母”也会将他们一一填平。
其实,父母为孩子做得越多,孩子便越会失去锻炼自己的机会。他们的人生没有自律,有的只是“父母律孩子”。
“父母律孩子”不会成为他们的助推器,反而会让他们失去对生活的兴趣。让孩子在漫漫人生旅途中迷失自我,找不到前行的方向。
“破土而出”的过程,
谁也不能伸出援手
孩子的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是不同的,只有让他们明白若想得到一块糖,需要踮起脚尖自己获得,才能真正实现“破土而出”。
假如一个5岁的孩子如果缺乏耐心,就训练他与同伴做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便是胜者。当他们感受到胜利的果实是自己取得的时,便会从中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当孩子上了小学之后,让他们正确对待家庭作业,这也是培养他们自律的最佳时机。
当孩子满12岁时,已经不用家长敦促,就可以先完成功课,再去做其他事情。
当孩子们建立了良好的习惯,便会成为自己的一种常态,习以为常。
8岁的迪迪是一名二年级的学生,他每天清晨洗漱后,就会大声朗读课外书10分钟。
目前,已经坚持了400多天。
迪迪最喜欢做的事是看课外书。
他每天一放学回到家,就会捧起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就这样,迪迪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书籍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迪迪的自律羡慕坏了其他的妈妈,谁不想拥有这样一个自觉又勤奋的孩子呢?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才能培养出一个羡煞旁人的“别人家孩子”呢?
如何科学培养孩子的自律?
《自驱型成长》一书中说,孩子的自律来源于内心的驱动力。
如同一艘动力充足的船只,只有能量足够,才可以驶向想要的方向。
而这种力量,离不开孩子内心热爱的事,只有内心真的想做,才不惧怕懒惰和困难。
家长与其逼孩子自律,不如放手让他主动去开启内心的力量,规划自己的人生。
这样,他才有满满的动力去追寻想要的生活,父母不妨看看以下这3点建议:
1.让孩子自己做主
樊登老师说,这三句话,可以明确教孩子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第一句话:你特别懂你自己,你可是自己的专家哦。
其实,孩子本身最懂得自己。
经常这样告诉他,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激发内驱力。
第二句话:你有自己的小脑袋哦。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明确告诉孩子,你有自己独立的判断。
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放手先让孩子独立去分辨是非,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慢慢成长,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决断力。

第三句话:宝宝,你能有条不紊地读书、生活。
这句话给了孩子非常强烈的心理暗示。
让孩子知道自己既有意愿又有能力做到想做的事情。
因为孩子也希望自己的生活井井有条,把决定权交给孩子,反而能培养他自律性和自主力。
2.让孩子找到控制感
若孩子的言行举止被父母紧紧把控着,不能逾规矩,更不能随心所欲,该是多么悲哀!
毕竟,没有人喜欢做提线木偶,那样的生活是痛苦且无奈的。
主持人李小萌在微博上曾说,与其琢磨孩子,不如琢磨自己。
周六日是孩子的自由时间,当女儿不想练习钢琴时,她没有强迫孩子必须弹曲子。
而是耐心地给女儿翻看,自己这几个月以来的跑步记录,用事实告诉孩子坚持的力量,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女儿看完后,二话不说,就回房间练琴了。
她知道,妈妈已经给她做了最好的榜样,接下来需要自己去掌控生活,才能成为想要的样子。
3.支持孩子的自主性
要想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父母首先要不干预孩子的决定。
孩子虽然小,但有自己的喜好,父母的支持,就是他们最大的慰藉和力量。
著名的教育家伏见猛弥,在儿子2周岁的时候,就开始支持并培养孩子的兴趣。
有一天,他发现儿子对汽车很着迷,于是买了很多类似的车具,来启发孩子的兴趣。
果然,儿子对其爱不释手,同时孩子的专注力和观察力都高度集中。
在他3岁的时候,就画出了各种车辆的图片,逼真程度令很多大人都叹为观止。
其实,父母不妨在确保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下,给予其足够多的选择机会,让孩子自己做出决定。
这样有益于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可以锻炼孩子的自主性。
作为父母,点燃孩子的内驱力,他们才有源源不断的力量去奋斗,最终过上想要的生活。
最好的教育结果是,孩子眼里有光,心中有火,遵循热爱的事,一路披荆斩棘,实现梦想,如此才不枉辛苦一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