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影像] “肺隔离症”临床知识、病理特点、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概述】
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指不通过正常支气管与中央支气管相通,且接收异常体循环供血的肺内病变。肺隔离症分为叶外型和叶内型,叶外型绝大多数为先天性,但叶内型是否为先天性有争议,多数学者认为叶内型大多数为获得性,可能由于慢性支气管阻塞导致反复肺感染所形成。叶内型比叶外型常见。
【相关临床】
先天性肺隔离症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可发现于任何年龄,但大多数在婴幼儿期被发现。叶内型大多见于成人,常因合并感染才被发现,表现为发热、咳嗽、咳脓痰、胸痛、咯血或反复发作的肺部炎症;叶外型因具有独立的脏层胸膜和完整的解剖结构,肺部感染罕见,常合并其他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膈疝、先天性心脏病等,可因其他原因做影像学检查时被偶然发现。
【病理特点】
先天性肺隔离症的病因可能由于:①局部肺动脉发育不良,由体动脉供血,影响肺发育,无呼吸功能;②胚胎发育期间异常肺芽离断;③前肠下部重复畸形。发育异常的肺与正常支气管不通,并由异常体动脉供血,形成无呼吸功能的肺组织肿块,其中可有囊变。叶内型位于脏胸膜内,发育异常的肺组织一起包入比邻的正常肺内。叶外型位于脏层胸膜外,发育异常的肺组织与比邻的肺组织分开生长,有自身独立的胸膜包裹。约90%见于左侧,与膈面关系密切,可位于下叶与膈之间,亦可在膈下或被包围在膈肌之中。其血液供应多数来自胸主动脉下部,少数可来自腹主动脉,也有的来自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等;95%的患者静脉回流到肺静脉系统,产生左向左分流;剩余部分回流到下腔静脉、奇静脉或半奇静脉、门静脉等,产生左向右分流。
【影像学检查及方案】
影像诊断方法包括X线胸片、CT、MRI、DSA等。本病表现多样,并无特异性形态,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是异常体循环血供。以往DSA显示异常供血血管被认为是金标准。目前增强CT、MRI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已能无创、可靠地显示异常供血动脉、回流静脉及其与病变的关系,可取代DSA成为首选检查方法。
【影像诊断】
典型X线表现为下叶后基底段的局部致密阴影,发生于上半胸部罕见,左侧多于右侧,双侧罕见。叶外型的肿块影内侧缘在胸片上通常不能显示,易误认为纵隔肿块,叶外型隔离症也可见于其他部位如心包、纵隔、膈肌和腹膜后等。叶内型仅位于膈上,表现为肺内肿块影,密度均匀,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部分病变边缘模糊,少数可含气体甚至出现气-液平面,个别可表现为肺内含气囊肿样改变,提示病变与周围肺组织或支气管有交通(图1)。抗感染治疗后肿块大小、密度变化较明显,一般规律是继发感染时,病变影增大且边缘模糊,炎症吸收后,病灶缩小但不会完全消失。
尽管X线平片上肺隔离症表现为实性病变,但CT上通常显示斑片状影内有不规则的囊性成分(图2),少数可呈实性软组织病灶,呈结节或肿块样。叶内型多以囊肿型为主(图3),囊壁厚薄不一,外形不规则,不具张力。病变周围肺组织内常可见肺气肿或空气潴留征象,其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这种改变可见于叶外型和叶内型,且叶外型比叶内型更常见。少数病变中可见钙化。
异常的体循环供应动脉多来自胸主动脉,部分直接起自腹主动脉,也可发自其主要分支,如腹腔干或脾动脉。大多数为单一异常血管供应,值得注意的是约20%的患者发现多支异常供应血管。随着多排螺旋CT和多种后处理血管显示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认为薄层增强CT扫描和MRI均能清晰显示异常供应血管。
图1左下叶肺隔离症
图2左下叶肺隔离症(叶内型)
图3左下叶肺隔离症
【诊断要点】
下肺基底部囊性或实性软组织肿块,周围见纡曲增粗血管影提示本病可能,CT或MRI增强扫描血管重建可显示异常体循环动脉供应血管的起源、走行和形态。
【鉴别诊断】
肺隔离症的鉴别诊断包括坏死性肺炎、肺不张、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内肿瘤合并坏死、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等。叶内型肺隔离症感染时病灶中常出现气-液平面,边缘模糊,与坏死性肺炎和肺脓肿相似,但是其特殊的病变部位与一般肺脓肿和坏死性肺炎的好发部位不同,肺脓肿好发于上叶后段和下叶背段,而坏死性肺炎多见于肺外周带,短期内随访变化大,与本病好发于下叶后基底段,临床上有反复感染史且患者年龄较轻等特点有明显区别,最主要的鉴别点是发现异常供应血管。下叶局部节段性肺不张可与呈实性病变的肺隔离症相似,但肺不张有明显的肺叶容积缩小,无异常供应血管。支气管扩张合并黏液嵌塞时可表现为局部多发囊状影,也好发于左下肺,有时可与叶内型肺隔离症相似,但支气管扩张以小囊状或蔓状表现多见,且常合并所在肺叶的容积缩小,无异常供应血管。肺内肿瘤合并坏死时尽管增强扫描病灶中央有低密度区,但往往边缘不规则,周围软组织动脉期强化明显。叶外型隔离症主要表现为下叶纵隔旁软组织肿块影,可误认为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但后者多边界光整,可见局部椎骨或肋骨受压改变,如局部椎间孔增大更有利于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
需要强调的是在肺隔离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应仔细寻找异常供应血管,并发现其来源及引流静脉回路。
【治疗转归】
无论是叶内型还是叶外型的肺隔离症都可能发生感染(真菌、结核等)、致命性的咯血、血胸、心血管疾病等。有症状的患者需在感染消退后择期手术切除病肺;对无症状的叶内型肺隔离症多数学者主张预防性手术切除,特别是影像学上与肿瘤或其他囊性病变难以区分时。本病可行介入治疗,即利用弹簧栓塞肺隔离症的供血动脉,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新型疗法,尤其适用于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