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脸被谁用了,还安全吗?什么才是“打开”人脸识别的正确方式?

面部识别技术,已经发展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曾经使用过这项技术:面部解锁手机、刷脸打卡上下班、进出某些超市商场自动感应……

你只要在摄像头面前“出现”,不管你想不想,你的脸就已经给出了所有信号。

问题随之而来,很多时候,你并不能以知情的方式,给出你的“同意”。

你的脸被谁用了,还安全吗?什么才是“打开”人脸识别的正确方式?

01

随意泄露你的脸,

暗藏什么风险?

面部识别技术原理并没有很复杂。和其它的图像识别一样,它的原理是提取图像中的特征,然后判定这个特征是否与数据库中的特征符合、有多少概率是同一张脸。

技术无罪,但就现实情况来说,这项技术长期存在被滥用的风险:售楼处、汽车4s店、一些服装店,甚至超市,都会有人脸识别摄像头的分布,所采集的面部数据常常被用于进行“人脸互动营销”,而所有的数据收集和分析,都在顾客不知情的前提下展开。

这并不合规。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人脸信息属于生物识别信息,也属于个人敏感信息,收集个人信息时应获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授权同意。

现在,回想一下,你授权过吗?

此外,还有很多人担心:和面部信息一起,我的其他个人信息数据,被采集后存储在哪里,它们是否被用来盈利、是否有泄露的风险?会不会有技术/人,能够通过你的面部数据重新建模,“重建”一个你?

我们的很多生物特征,包括基因、指纹、虹膜、面部特征等,都存在被数据化的可能呢。当这些生物特征被悄无声息获得,我们还能保证“我”真的是“我”吗?

02

面部识别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

一项技术,一旦投入社会,就不仅仅只是一项技术、一件工具了。

以人脸识别技术为例,在售楼处被“识别”,意味着我们和售楼处的关系,变成了商家和“猎物”,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商家能分析你的真实社会身份,从而对你进行“精准营销”。

技术一旦被利益捆绑,向经营者、管理者、客户倾斜,对实际用户势必造成损伤。一个良性发展的技术,不应该如此。万幸,从人脸识别这项技术来说,我们还是有正确的打开方式的。

A

人脸识别助力人间“团圆”

据媒体报道,在今年的打拐工作中,截至目前,公安部已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2609名,其中时间跨度最长的达到了61年。
在这样漫长的分别时间里,失散人员的样貌发生变化,给确认身份带来了难度,而跨年龄的人脸识别技术为走失人员的找回提供了新的可能。
认证为主检法医师的头条账号@非著名法医 发文称,对比同一个人儿童与成人时期的人脸识别技术,属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成果。
比如让智能系统先从上千万人的数亿张人脸图片中学习了人脸的600多个特征,再搜集几万对成年人与其本人小时候照片的人脸数据,提取了人脸特征后,通过双层异构网络进行特征迁移学习,找到了成年人脸和儿童照的特征空间映射关系,准确率在人脸特征清晰的情况下可达95%以上。
随着人脸识别算法的不断迭代优化,有些企业的人脸识别技术海量数据检索能力的精准度已超过99.99%,毫秒级时间内便可完成千万级人脸检索,大大提高了走失人口匹配的精准度和速度,为警方寻人减轻压力,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帮助更多家庭团聚。

B

人脸识别帮助诊断疾病

近年来新兴的人脸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跟踪监控、身份识别,同时也用于临床的辅助诊断,如唐氏综合征、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等具有面部异常改变的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部分患者伴随着面部结构的异常,同样成为人脸识别的潜在应用场景。
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中,人脸识别辅助诊断的准确度在70%~80%,结合人口统计学资料或应用3D立体成像分析能进一步提升该技术的诊断效力。
相比其他颌面研究手段,如X线、CT及MRI,照相技术(人脸识别辅助诊断)具有成像清晰、无辐射伤害、成本低廉以及识别方式简便等优势;相比其他诊断设备,能从病生机制上依靠颌面异常做出诊断。

除上述优势外,人脸识别还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如果能将技术整合到手机APP等设备中,更能大大降低疾病筛查门槛。

03

如何使用

比技术本身更加重要

技术本身没有错,人脸识别等技术也并不可怕,在前沿、科技领域不存在对与错,如何使用某项技术,比技术本身更加重要。

对待新鲜事物,我们可以探索、尝试,去追问技术存在的理由,追问技术与人的关系,不盲从、不惧怕,坦然面对,才是与之“和解”的正确方式。

比如说,在人流密集场所,我们牺牲一些隐私,获取更多的方便、安全;在打击人口拐卖中,我们奉献一些隐私,换来更多的团圆、希望;在疾病辅助诊断中,我们提供一些隐私,以便更快捷、精准诊断疾病。这些都是技术带来的福祉。

正确认识,理性对待,善加利用,技术让生活更美好。

部分参考来源:央视新闻、头条非著名法医、果壳、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