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重要的智慧:事过,不追问(深度好文)
任何事业都弥补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
温馨提示
在看文章之前,请点开音乐,愿你的生命活成天籁!
人是种很固执的动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撞南墙,决不回头。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根结,解不开,就不放过。所以才有那么多人选择飞蛾扑火,为自己的执念殉道。
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查个清清楚楚,问个明明白白,人活着,聪明有时候是一种罪过,糊涂反而会让你活得更好。
个中差别,最重要的就是学会——
事过,不追问。
不追问,是种善良
微博之前很流行一句话:
“离开了,就别过问人家过得好不好;过得不好,你会心疼;过得太好,你会心塞。”
有些事,过去就过去了,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湿衣服。事过不追问,对别人,对自己,都是一种放过。
放过,就是慈悲。
我见过太多人,总是纠结在对别人的执念里。
知道别人离婚,便恨不得把谁先犯了错、为什么离婚、孩子怎么办、家里人啥意见全都刨根问底说一遍。
别人跳槽他要问,别人生病他要问,别人发条朋友圈他也要问两句。他们的兴奋不是来自对陌生的好奇,而是想要通过一连串发问来获得我比你好的慰藉。
这些人,说到底就一个字:坏。
情景喜剧《宋飞正传》里,有一次乔治突然良心发现,跑去参加了一个社区养老院的志愿者活动。
他所帮助的老人已经86岁,伴侣去世,自己孤零零一个人生活在养老院,但每天却过得异常快乐。
乔治在目睹这个事实后很困惑,一个人都这样了怎么还能这么快乐。
于是,他不停追问老人:“你害怕吗?你知道自己活不了几年了吧?你离死亡这么近,怎么能不害怕呢?你一定心里很痛苦吧?”
最后老人忍无可忍,非常愤怒地说了个字:“滚!”
老人为什么这样做,原因很明显。因为你层层逼问的过程,就是在一刀一刀划开别人不想被人看到的伤口。
多少曾经言笑晏晏的人,经不起久别重逢的考验,正是因为人们总是执着于了解别人的过去,却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真正有道德的人不会这样做。
只有懂得控制自己的好奇心与表达欲,你的爱才会事半功倍,否则,你爱得鲁莽,别人承受得也吃力。
不追问,是种懂得
有些事,看透了,就不必说明。
想让你懂的事情,说话的人自然会解释清楚;不想让你懂的事情,你问再多也无益。
得不到回应的热情,要懂得适可而止,这是人最珍贵的品质。
因为很多时候,无意间的追问也是一种伤害,不论你承认或不承认,大部分尴尬都是因为一个本该闭嘴的问题所导致的。
就像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里说的:“试探的背后有善良的旨意,但是试探的背后也潜伏着邪恶。”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位抑郁症患者的分享,他说自己特别讨厌出现在人群中,不论对方是朋友、同事、还是亲人。
因为每次他和别人说起自己的病情时,得到的永远是一连串轻飘飘的质疑:
“你有啥想不开的呀?”
“你父母对你那么好,多想想他们,哪还有这么多矫情?”
“平时看你很阳光啊,怎么还得了这种病?”
“你有啥想不开的呀?”
“你父母对你那么好,多想想他们,哪还有这么多矫情?”
“平时看你很阳光啊,怎么还得了这种病?”
抑郁症也是病,但是大多数人却只觉得抑郁症患者是想太多,是矫情。他们不做任何了解,就用一句:“你要积极”、“你要乐观”来揣度你、敷衍你。
最后,那位知友写了一句话,我到现在都印象深刻:“作为一个别人眼中乐观的人,大概就是你上吊快死了,别人还以为你在荡秋千。”
真的无法想象,一个人得经过多大的痛苦,才会写下这么刻骨铭心的文字。
做人,一定要懂得在该闭嘴的时候闭嘴,想是一回事,该不该是另一回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提及、别人无法理解的事情,即便你不善言辞,也要学会辨别对方的意愿。
因为爱一个人,不是用你需要的方式去关心别人,而是用别人需要的方式去爱他。
就像我们从小就被长辈教育,不要在矮子面前谈身高,不要在胖子面前谈体重,不要在孤儿面前谈父母。
不是因为这些不能谈,而是因为这些事情无法感同身受,只能报以温柔。
不追问,是种释然
古人常说,人生有四然:“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而来去之间,最高的境界,便是在看透世事变幻的本质之后学会释然。
《爱在日落黄昏时》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回忆本来是非常美好的,只要你能让过去的都过去。”
这部电影里,曾经陷入热恋的两个人,在失去联系数年过后意外重逢,男人是著作等身的作家,女人也成了相夫教子的贤妻。
多年不见,两个人的身份、地位、模样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当他们再次坐到一起聊天时,却没有一句话是关于对方的过去。
我想,他们之所以选择对最陌生的几年避而不谈,原因既是因为无从谈起,更是因为不必去谈。
好事坏事,都是往事,往事如烟,又何必琢磨。
属于你的永远属于你,不属于你的你永远得不到,虽然他们曾经是爱人,但在那一刻,他们注定是擦肩而过的路人。
人可以难过,但不要唠叨,不追问,就是对自己的一种放过。总是停留在过去的人注定不会幸福,因为他们失去的是现在和未来。
一个人要活得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而不是陷落在回忆的泥淖,像祥林嫂一样郁郁寡欢。
你能放下的越多,你能拿起的才能越多。
成年人的世界里都有一种冰冷的默契,在私人领域,我们以互不干涉来保全自己,以心照不宣来成全对方。
即便在无意间踏过了别人敏感的边界,也会熟稔地选择沉默,一个不问,一个不说,最终一笑而过。
这种默契看上去很冷漠,但常常却带给人温暖。
因为不是每件事上我们都需要享有知情权,有些事,知道得越多,就越坏,知道得越少,反而越美好。
不追问、不纠缠,就是让我们拥有幸福的大智慧。
愿你也能不为往事扰,只为余生笑。